負面消息不斷的拼多多,爲啥可以上市?

這個世界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意外和不確定性是可以確實存在的。

一個不賺錢的公司可以成功上市,只要是未來有巨大的回報,資本市場還是認可和歡迎的,如亞馬遜,它更像是一場明智的延遲滿足。

而一個未來盈利模式不確定、造血趕不上出血的公司也可以上市,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有人也可以從中獲利,只要有人接盤的話。

商業世界,從來都有精明的獵人和狡猾的獵物。

負面消息不斷的拼多多,為啥可以上市?

美國東部時間7月26日,拼多多將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並將通過遠程在上海陸家嘴舉行敲鐘儀式(傳聞創始人黃崢不願坐飛機)。

據說拼多多美股IPO認購火爆,目前已經超募20倍,最終將按照16美元/ADS-19美元/ADS定價區間的上限19美元/ADS定價,只看價格,拼多多比小米要不少。

過去三年,拼多多演繹了一個精彩的商業神話。

2015年9月才成立的拼多多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了近3億的年活躍用戶,創造了1987億元的年成交額。甚至對阿里、京東為首的電商格局形成了強烈衝擊。

2018年3月,在《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拼多多以15億美元估值排名第6。

那麼拼多多到底是做什麼的呢,以至於有如此高的成長速度?

黃崢曾表示,我們與淘寶是錯位競爭,爭奪的是同一批用戶的不同場景,錯位才會長得更快。。。

而看拼多多官網中的描述:拼多多作為新電商開創者,致力於將娛樂社交的元素融入電商運營中,通過“社交+電商”的模式,讓更多的用戶帶著樂趣分享實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購物體驗。

負面消息不斷的拼多多,為啥可以上市?

社交電商,是拼多多自我標榜的概念。電商運營中融入的娛樂社交、樂趣分享實惠和共享式購物體驗模式,是拼多多“作為新電商開創者”的根據。

可是,所謂社交/社群電商不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微商嗎?誰的微信好友裡還沒有幾個“左手家庭,右手事業”的微商呢。

但拼多多不一樣。

“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化定製生產”,拼多多CEO黃崢認為拼多多的模式應該是“拼多多=Costco+disney”。

同雲集、環球捕手等社交電商類似,拼多多是微信流量大海里成長起來的一條大魚。可以說,沒有微信,也就沒有今天的拼多多。

拼多多的消費群體,主打的是三四五六線地區,這和vivo和OPPO手機的市場佈局重疊,又恰逢微信紅包對鄉鎮農村市場的移動支付習慣的迅猛催育, 同時,騰訊是拼多多的重要投資人,而vivo和OPPO的老闆、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是拼多多早期投資人,並和黃崢關係匪淺。

流量和消費下沉,“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微信流量的土壤,資本的大力推動,才是拼多多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負面消息不斷的拼多多,為啥可以上市?

拼多多上市,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點。按照黃崢寫給股東的信裡的表述,雖然拼多多隻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也面臨許多危險和挑戰,往後看3年、5年還是更長時間上市,其實沒有本質區別。而在公眾的監督下,拼多多可以成長得更好更強。

但實際上,拼多多面臨的危險在擴大,上市也許可以釋放拼多多快速生長過程中積累的負能量,並提振信心和獲取成長機遇。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拼多多活躍用戶為2.45億,2018年一季度增至2.95億,單季用戶增長5000萬。而從用戶的環比增速來看,2017年9月底、12月底以及今年3月底,環比分別增58%、55.2%和20.47%。

隨著拼多多瞄準的消費群體的收割接近完成,市場觸及天花板,必然相應地增速下降且降幅明顯,此時不上,難道要等危機爆發、估值下降時再上嗎,老方認為,這才是拼多多急於上市的原因。

在線市場服務收入和商品銷售收入,是拼多多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僅僅靠電商平臺的在線廣告和交易佣金,拼多多又豈能威脅到阿里和京東?

招股書顯示,拼多多2017年營業收入為17.44億元,同比增長245%;2018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3.85億元,同比增長36.4倍。但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淨虧損2.92億元、5.25億元、2.01億元。創業三年,拼多多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累計虧損13.12億元人民幣。招股書稱,由於過去我們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未來可能還會繼續虧損。——可見拼多多對未來的盈利前景多少有點信心不足。

沒有盈利、連年持續虧損,背後支撐的是投資方的錢。對資本方來說,上市可以有個交代。

負面消息不斷的拼多多,為啥可以上市?

低價優質,是消費者的普遍需求。但拼多多在消費者心智認知中的佔位並不符合這一需求。

一箱抽紙12.9元,一條運動褲10元,一雙花花公子男鞋29.9元……廉價才是拼多多最吸引人的主要原因,為了更低的價格,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應該沒有太高期待。

目前來看,七大姑八大姨在微信朋友圈和群裡的熱鬧拼單,很難持續下去(近期京東跟風的京東眾籌團長粉絲群活躍度也已明顯下降),用戶的厭煩、對微信產品體驗的傷害,是微信不能長期容忍的。而一段時期內,拼多多也沒有脫離微信生態的可能。

“拼的多省的多”,黃崢想要看齊的Costco(好市多)可不是這麼個玩法,Costco的核心是通過供應鏈優化、大宗採購和會員付費模式把商品價格壓到最低,但從不以犧牲品質為前提。

對用戶的核心價值創造,才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在兩億多中產消費升級的潮流下,一個主打低端消費的企業能支撐起300億美金的估值嗎,難說。

這是拼多多真正的大麻煩。

負面消息不斷的拼多多,為啥可以上市?

社交是社交,商業是商業。

老方認為,社交和電商硬扯在一起,多少有點扯淡。儘管有一時的熱鬧和油水,但社交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如果是做交易、利益勾兌的話,有淘寶、京東等一批商務APP就足夠了。而且“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融通”、“通過機器算法進行精準推薦和匹配”,拼多多並不佔優勢。

“現在每48小時所產生的數據量,相當於人類文明開始到2003年累計的數據總量。”“當今世界90%的數據,是近兩年內產生的。”(IDC、IBM數據)

信息嚴重過載的情況下,人們會在商業場景中產生情感需求嗎?

單純,不打擾、不干擾,簡單直接,低損耗。。。這些才是用戶的核心需求。

所以,社交電商其實是個偽命題,在社交上搞電商,是一場不倫不類的、複雜化逆勢而行,註定是後繼無力。

拼多多本質是還只是一個交易工具。如今的社交電商正在由C2B拼團模式發展為S2b2C模式——上游對接品牌方庫存,下游為職業微商代購提供正品低價庫存,再由微商將商品分銷,形成品牌方——平臺——小b(微信代購)——消費者的交易體系。

但不管模式怎麼變,交易的本質不變,都是買方和賣方的交易,更好的產品、更低的價格是消費者不變的需求,降低交易成本和中間環節,是大勢所趨,凡是脫離這一核心的模式、概念,本質上都是空轉。

負面消息不斷的拼多多,為啥可以上市?

“拼多多作為一個成長中的機構,將永不放棄做正確的事,永不放棄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價值。”

2015年9月,移動電商項目拼多多正式上線,憑藉獨創的新穎模式,成為上海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電商平臺之一,其成長速度遠超過同時期的淘寶、京東。(官網介紹)

拼多多是個十足年輕的企業,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公司1159名員工,其平均年齡僅僅26歲。但拼多多人均支撐起了370萬個訂單和1.2億GMV,人均服務20萬消費者。

儘管飽受爭議,山寨、假貨、商家矛盾不斷,但拼多多作為一匹名副其實的電商黑馬,短短兩三年就超過唯品會,並對巨頭阿里和京東形成挑戰,這是非常難得的成績,也證明了拼多多團隊的創造力和戰鬥力。

在電商格局日趨固化的形式下,真心希望拼多多能夠真的“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價值",也真的可以闖出一條路來。

畢竟,奇蹟多是年輕人創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