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微爱萍乡

近日,湖南上市公司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发布两个收购公告: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江西益丰与陈芝萍、皮翃、李雄以及江西天顺、江西简易康签署《重组收购框架协议》,陈芝萍、皮翃、李雄以及江西天顺、江西简易康以现金出资设立江西天顺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新天顺”),标的公司共持有139家零售药店(其中82家门店具有医保资格)资产和业务,江西益丰以现金方式收购重组后的“新天顺”60%股权,交易价格为:40,200,000元。交易对方承诺标的资产2018年净利润不低于260万元。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公告称: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与陈芝萍、皮翃、李雄及浏阳市天顺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浏阳天顺”)签署《资产收购框架协议》,收购浏阳天顺所有及控制的43家门店的相关资产,相关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天顺”及其门店的经营场地租赁使用权、账面及实物固定资产(不包含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其他建筑物及车辆)、低值易耗品、现有门店装修、天顺品牌字号、会员信息、软件及43家门店经营及医保定点资质等有形或无形的经营性资产,转让价格为3,500万元。同时,以不超过950万元购买其存货。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天顺大药房在萍乡医药连锁企业中排行第二

这里详细记录了天顺大药房的创业故事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也希望这家医药连锁企业今后的路越走越好

江西药店圈的中国合伙人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这是一个连锁药店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故事,这更是一个从2000年前后开始在药品零售行业摸爬滚打的“奋斗”故事,它像是一个缩影,浓缩了药店圈的“中国合伙人”的故事。

一直“被迫”的仨人

带着各种羁绊,陈芝萍、皮翃和李雄三人,从一间40平方米的小药店起家,逐步把企业发展扩大至拥有一百五十多家零售药店,一个药品批发公司和一个控股合作饮片厂。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左一/李雄 右二/陈芝萍 右一/皮翃)

“被迫”离了

2006年初,还就职于江西萍乡某医药企业的陈芝萍最后一次向上级报告,总结汇报了公司的经营和资金状况,随后,陈芝萍、皮翃、李雄三人再次向公司提出离职的申请。

事实上早在2002年,连锁药店发展的黄金期,湖南老百姓大药房的平价模式横扫药品零售圈的时候,陈、皮、李三人就已经按捺不住创业的热情,向公司提出过一次请辞。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左一/陈芝萍 右二/皮翃 右一/李雄)

当时,三个工资只有一千多块,而且都还拖家带口的男人四处借贷,硬是拼凑了45万创业启动金。之后,又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各个部门间周旋,困难地拿下药品经营许可证。紧接着,装修门店、陈列货架。临开业前,原公司终于答应调整了经营管理制度,劝归了他们仨,并且买下他们即将新开的门店。

“当时迫于一些压力、制度、感情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没有往下走。如果我们开店,把生意给抢了,原公司的经营就更困难了,这让还在老东家打工的人怎么办?”陈芝萍回顾那次创业经历时这样说道。

事实上,当时在这三个人的潜意识里,还是更为希望原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能够改善,让他们能够有所发挥,把老东家搞好,把一直在一起工作的兄弟们都带起来。除此之外,他们毕竟和老东家都有着超过十年的感情,在它岌岌可危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做那个最后的推手。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然而四年的回归,旧公司的经营制度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渐渐磨灭了他们三人对公司的希望。到2006年,公司经营不善所引发的财务危机,已经严重到危及员工的安置费用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回天乏术。

另外,随着当时的形势,如果再不出来发展,以后药店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发展机会了,于是三人最终只好选择了离职。

“被迫”创了

“老陈(陈芝萍)‘净身出户’,放弃了旧公司的职位和薪酬补偿。我和小李(李雄)还好些,每人获得了三万多的补偿。”皮翃回忆道。

从旧公司出来后,他们又“厚着脸皮”跟亲戚朋友借款,向银行贷款,最后筹集了100万启动资金。

然而自2000年连锁药店黄金发展元年开始,医药零售终端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前后,江西昌盛、湖南老百姓、志康、百姓等药房逐渐占领原本一片蓝海的萍乡市场。到2006年,萍乡的药店数量已达到一百多家,其中以江西昌盛的门店数为首,总量超过50家。

由于错过了最佳时机,三人的二次创业显得小心谨慎。他们选择先在当时最具人气的购物中心——洪城大厦里的超市内试水,开了一间40平方米左右、以非处方药为主营业务的小药店。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这间试水的小药店投入了二十多万,和当时行业内动则三五十万的转让费相比,算是比较小投入。”李雄告诉记者。由于地段繁华、人流密集,加上模式新颖,无竞争对手,这间小店迅速盈利。

不过,由于整个萍乡市内,出名的超市也就这么一家,使得这种模式无法铺开复制。所以,这家小药店的成功试水,只是加强了他们对萍乡药品市场的信心,对药店之后的经营模式,不具备太大的借鉴意义。

当年7月,三人又收购了萍乡市金象大药房。“花了几十万的转让费,这样把金象大药房顶下来真的是背水一战,因为盘下这家店几乎用尽了我们所有的创业资金。”李雄回忆说。好在新门店争气,很快开始盈利,于是他们趁热打铁,同年十月一举拿下萍乡另外四间门店。

至此,江西天顺大药房基本成型,陈芝萍、皮翃和李雄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我们原本预计第一年的亏损额在30万左右,不过在创业的第一年,我们居然就实现了收支平衡。”李雄分析说,“2000年以后,药店私营化政策带来药店大爆发,我们创业的时间点虽然稍迟,但毕竟有十几二十年的专业经营经验。内行人做行内事,始终是要比其他药店更有优势的。”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左/李雄 右/皮翃)

“被迫”扩了

随后三年,陈芝萍掌舵,皮翃和李雄分别负责对外、对内的事务,企业迅速成长,到2009年,在江西萍乡,天顺大药房基本与昌盛大药房并驾齐驱。

然而在那三年间,陈、皮、李三人却没有强烈成立连锁和对外扩张的欲望。

陈芝萍说:“老实讲,创业之初我没有所谓的鸿鹄之志。”增加的收入比不上去一间间门店里逛所带给他的自豪感,“把门店开在萍乡,我每天都可以到各个门店看看,挺好的。”药店就像他初次收到的工资一样,他要揣在怀里,一遍遍数才觉得踏实。

直到2009年,天顺还是以单体药店的形式存在,甚至连药店标示也仍未确定。如果不是老百姓、海王星辰等药店快速扩张,逐渐成为全国性连锁,并对区域药店形成强烈冲击,恐怕天顺还会舒适地躺在“安稳”这张暖床上。

“大型连锁的扩张入驻,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原本独占山头的区域药店挤兑出市场,这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才意识到在别人都快速发展的时候,你停滞不前将面临的严重后果。”陈芝萍说。

于是,陈、皮、李立即重新制定发展规划。就在2009年,同时完成对批发企业江西顺峰药品营销有限公司的收购和购买下11亩厂房兴建总部两大动作。随后两年,企业像坐着火箭一般,先是完成15000平方米的总部投建。总部落成后,批发企业在2010年通过GSP认证,零售板块紧随其后在2011年正式成立连锁公司——江西天顺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同时,直营门店数量还突破了70家。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被迫”壮了

而在天顺的发展历程中,2010~2011两年也恰恰是其破茧期。“太痛苦,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太苦了。”皮翃说道,“资金前所未有的紧张,单总部的建设就投入了一千多万,另外还有收购批发企业、零售药店继续扩张、药品储备等方面资金。还好当时政府提供了500万的担保,之后又把建好的总部厂房抵押给银行贷了些款,才勉强解决了资金链的问题。”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李雄回想起那段时间,说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钱钱钱钱钱”,连晚上躺下了还一直在愁资金问题。

在备受资金和精神压力折磨的同时,由于门店数的急速膨胀,人才资源、运营管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其实在企业发展到50家门店的时候,人才、营运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出现。”皮翃说,“只是因为当时扩张步伐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些矛盾。”而在迅猛的扩张计划中,所有的矛盾都被激化放大了。

在此情况下,企业是否应该放弃发展,停下来先解决出现的问题?三个人探讨了很久,找不到答案。于是,他们从国外请来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得到的答案是:别停下来,一停下来,机会就没了。

三个人一致认同了这一观点,“没办法了,这个企业你把它推动了,就要跟着它的运转,只能闭眼咬牙,顶上去。”皮翃如是说。

那段时间,李雄失眠了,皮翃也失眠了,不过他们没有告诉彼此,不想增加对方的压力。而陈芝萍有没有失眠无从得知,即使到了今日,记者问及当时的情况,他也只是淡淡地说:“问题是有遇到,不过很快就解决了,银行很支持,很快就给我们放贷。”似乎这一路走来都很顺利,没有什么压力。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陈芝萍、皮翃、李雄都不约而同地发出身不由己地感慨:当企业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不是你个人的了,它的命运也不是你说了算。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用陈芝萍的话讲:“他们信任你才跟着你过来,你企业没做好不就辜负了别人的信任?”

带着这些羁绊,才迫使陈芝萍、皮翃和李雄,把天顺从一间40平方米的小药店起家,做到如今拥有一百五十多家零售门店,一个批发公司和一个饮片厂的规模。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为什么和另外俩个?

采访陈芝萍、皮翃和李雄是独立分开三天完成的,但是他们却分享了很多共同的瞬间和回忆。而且,三人还像预先商量好似的,这样只字不差地形容彼此的感情: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相处越久就越觉得他靠谱

1992年盛夏刚过,李雄带着一身行李来到省会南昌求学。皮翃比李雄高一届,他在新生登记处接到李雄后,一把扛起行李,领着李雄往宿舍走,一路上还热心地向这位新到的师弟介绍学校的情况。进到宿舍,皮翃指着宿舍里唯一一张被整理干净的床铺告诉李雄:“这是你的床位。”李雄对这一切十分惊讶。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左/皮翃 右/李雄)

原来,皮翃提前从学校弄了张新生信息表,发现李雄跟他同样来自江西省上栗县,就提前帮他操办了一些入学的准备。李雄说:“在学生的时候,他(皮翃)就是个热心肠,很懂得为人着想,一下子就能和别人混熟。”

自然,皮翃和李雄很快就混成很熟的朋友。毕业之后,皮和李前后一年进入上栗同一家医药公司。“事实上我们是在工作岗位上才真正变成兄弟的。”李雄说。

九十年代期间,药品流通行业还未对民营开放,在公司里,认真干活的人和偷懒者所拿到的工资基本无异,于是企业里出现不少“敲钟人”。李雄的父亲也是上栗这家医药公司多年的老员工,所以李雄从小就泡在公司,这家公司是他成长过程中一个深刻的印记。

令李雄意外的,皮翃这位比他早一年正式成为医药公司职员的“新人前辈”对这家企业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那段时间,我俩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跟这个人相处越久,就越能看到他的聪明、睿智与胸襟,也就越觉得他靠谱。”李雄如此评价皮翃。

这个董事长愿意年薪比总经理低

陈芝萍要比皮翃、李雄年长十几岁,在医药公司一直是俩人的上司,他俩都亲切的称他为“老陈”。

皮翃刚进公司两年,陈芝萍就把他从仓管员调去负责采购,“老陈肯放手,一有机会就让我们独挡一面。”皮翃说,“他就让你去做去闯,也不怕捅娄子,捅了就捅了,他总会及时出来指导。出了几次错后,工作也就慢慢顺了。”

李雄才刚在一间小店担任了一年店长,陈芝萍就决定把县公司当时业绩最高、有着十几名店员的大店店长扔给他当。“我当时肯定是有压力的,但骨子里觉得应该去做,而且我觉得我可以做好。”李雄回忆说。结果,李雄很快适应了店长工作,甚至进一步规范了药店的管理制度,将原本一百多万的销售业绩猛推到五百万。

对于这两件事,陈芝萍的态度颇有意思,他开玩笑说:“我就是让他们试试,没有想到他们就都干得不错,都真的是块料。”

然而,三人的友谊真正始于九十年代医药商业的内部承包。当时,陈芝萍带头搞起药店承包,拉上皮翃、李雄的父亲(后来李雄顶替了其父亲的位置)等共5人,开始自负盈亏经营。

萍乡本土企业天顺大药房被湖南上市公司收购!

(左/皮翃 右/陈芝萍)

谈及这段经历,皮翃说:“老陈不搞排资论辈,5人承包经营,利益均分,每人每月发500元工资,自己是领头人却从不多拿一分。这对当年参加工作不久,月工资仅有100余元的我影响很大,觉得跟这样的人干,对了。”

“老陈这位大哥没架子!承包药店的时候,每次来货,他带头就上,有时甚至光着膀子干。”皮翃说,“那个时候找搬运工一毛钱一件货,一车有一千件货左右,也就是搬运费一百多,有时候搬几车就省了好几百块。不过,更关键的是带头作用,他都这样干了,你有偷懒的念头都觉得丢人。”

“老陈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不是那种看重个人利益的人,后来我们合伙创业,他资金比我们多,又是带头的人,完全可以占大股,但是他主动提出平分股权,甚至表态以后如果不在工作岗位上,自己的股份占比还要再减少。”皮翃补充说,“你有没有见过哪个董事长愿意自己的年薪比总经理低的?老陈就是这样的。他看重的是工作能力,善于营造对发展有利的环境。”

图文::微爱萍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