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证”的12项优惠政策

很多残疾人朋友出于情面不愿意办理残疾人证,殊不知在国务院和中残联关于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大好形势,残疾人证的作用更显重要。

“残疾人证”的12项优惠政策

一、出行。政府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要求有关部门和行人应当为残疾人出行提供方便。盲人、一级残疾人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地铁、轻轨、渡船等。残疾人搭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优先购票,并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公共停车场所免收残疾人车辆停放费。

二、就学。残疾人在学前教育阶段,政府给予学费补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优先享受“两免一补”外,国家还给予困难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高中(含职高)和大学(含职大)阶段,国家也优先给予困难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国家举办各类层次的特殊学校(含大学),保障各类残疾人就学和教育资源平衡发展。另外,各类学校在助学金发放中向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倾斜。

三、就医。重度残疾人免缴农医保或城镇医保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享受免缴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费用;免费救治白内障、儿童唇腭裂、重性精神病、聋儿人工耳蜗等;就医入院缴费门槛低于普通群众,就医药费报销比例比普通群众提高5—10个百分点;精神残疾人免费用药与救治;精准康复工作的开展,对自闭症、孤独症等残疾患儿实行药费补助。

四、免费游玩景区和公共设施。残疾人免费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美术馆、展览馆、体育场馆、文化馆(室)、图书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公园、动物园、风景名胜区等场所。但举办体育比赛、大型商业性活动时除外,民营、私营企业开发或承包的景区和设施除外。

五、税收优惠。1、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2、残疾人员的所得,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报市地税局审核批准,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3、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暂免征收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4、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用地,凡安置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的,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六、减免规费。1、凡残疾人本人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修理业等,规模较小的,登记费、个协会费、管理费减半收取。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90%收取,个协会费适当收取。2、经核实,确属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各所报请市监局里同意后,可免收登记费、会费和管理费。3、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中的残疾人就业人员达30%以上的,按福利企业对待,管理费按核定标准的70%收取。4、残疾人领办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的,登记费减半收取。5、凡残疾人本人从事图书、电子游戏、歌舞厅(卡拉ok)、台球、录相、影碟出租等经营,规模较小的,管理费免收。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残疾就业人员达30%以上(含30%)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50%收取。

七、就业。1、盲人申办按摩所时,经市残疾人就业办批准后,有关部门应履行并简化相应审批手续。2、地税局对残疾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符合认证条件的企业,安置每位残疾人员每年可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3.5万元。残疾人员个人劳务免征营业税。残疾人员所得,经地税部门批准后免征个人所得税。残疾人员可减征所得的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国税局对残疾人个人从事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的,免征增值税,(批发零售等商业经营的,不享受次优惠政策。)对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增值税由税务机关按企业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定额退还,实行即征即退的方式,每位残疾人人员每年可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3.5万元。4、人社局在指标分配、人员调整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

八、残疾人劳动者权益。中国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下岗残疾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国残联教就[1999]87号)规定:除宣布停产和破产的企业外,有生产任务的企业,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进行经济性裁员的企业,进行改组、改制的企业,一般不安排残疾职工下岗、裁员。残疾人所在的单位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文化、艺术、体育和其他有益活动,其在集训、比赛、表演期间,视为出勤。

九、法律维权(申请法律帮助或法律援助)。残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纠纷,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帮助,可以直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残疾人法律威权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或法律帮助,还可委托律师事物所或法律服务所办理有关事项;如果当事人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需要提起上诉还可以向二审法院同级的法律援助机构、残疾人法律维权机构申请援助帮助,具体程序相同。

十、解决“三无”残疾人的生活问题(保障)。对“三无”残疾人(即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属城镇户口的,由社会福利院收养或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救济金;属农村户口的,由所在农村基层组织,按五保户供养的办法,保障基本生活、“两项补贴”的发放。

十一、建房。农村残疾人危房、旧房拆迁或改建享受政府补贴,补贴比普通群众略高,城镇困难残疾人享受政府保障房政策即廉租房、公产房和经济适用房等。

十二、辅助器具。优惠政策:1、对贫困残疾人(肢体、视力、听力)免费适配轮椅、坐便器、助视器和助听器等辅助器具。2、对贫困缺肢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对贫困视力残疾人免费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安装。3、对贫困0-7周岁肢体残疾儿童免费适配辅助器具。残疾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除了享受上述12大优惠政策外,在社保、民政救济、康复、培训、创业、贷款等方面也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涵盖残疾人吃、穿、住、行、学、医、业等方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残疾证优惠政策略有差异,具体的还需要残友们以当地残联发布的优惠政策为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