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无光缺氧,深海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首先,要知道一样很多人不注意的物理现象:在温水中,氧不太溶于水,反而在冷水中,氧可以溶得更多.所以,在热带海洋表面,多生长一点红藻,氧气就会被用光,反而,在深冷黑暗的深海,少了藻类,细菌等,氧气供应不用很多,鱼类却能生存。

深海无光缺氧,深海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那么,深海的氧从何以来呢?海水是按密度分层的.表层的海水接近阳光,所以温暖,密度较低[即较轻],中层海水没有被太阳加温,密度较高[较重],所以,表层和中层海水之间会产生一个"断层"thermocline,两者之间不能混和.但水有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物理特性:密度最高[最重]的水不是最冷的水,密度最高的水在摄氏4度,而摄氏3度, 2度, 1度,总之在结成冰之前,会向上浮!所以海冰永远浮在海面上,而不是深藏海底哟!

所以,在中层海水往下游,到水温4度以下的区域,就算深至几公里,水也维持在4度,密度不变.所 以, 4度的水可以随意混和,有助氧气由扩散,对流的方式,传递到深海.只要几千几万年前,海面有氧气,时日久了,深海也会有氧,过程慢不要紧,源源不绝就行了.

深海无光缺氧,深海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另外也有一样很多人忽视的现象:海底也有大型环流,

当海水在南北两极,变得冰冻,就往下沉,再经深海回流到热带海洋.记得上面提过,冰冻海水带氧比温暖海水为多,所以,只要海底耗氧量不大,是可以用得较久.

海中用氧最多的, 其实是藻类/细菌等生长快, 代谢快的生物. 藻类没错在阳光中会产生氧, 但天一暗下来就会耗氧, 藻华[即红潮]不只会令鱼类缺氧死亡, 当它在晚上耗氧太多, 连自己都不能活命, 天明时海水变得腥臭, 正是因为藻类满海浮尸... 在深海没有阳光, 反而不会发生这些问题, 荒凉的海床, 生物量很小很小, 每条鱼都游得很慢, 代谢率极低, 氧使用量也低, 正是适应深海少氧的环境.。

深海无光缺氧,深海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END

垂钓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修行。深海钓更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深海钓客俱乐部,带你到深海之上,领略不一样的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