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發現液態水,或未來人類可移民火星

國外媒體報道,利用衛星觀察火星南極的塵土和冰層,科學家們發現了一條12英里寬的鹹水帶,這是一個大型且穩定的水域,類似於地球南極冰蓋下面的湖泊。

這是迄今為止人們在火星上發現的最大規模的液態水,這不禁讓人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在這個寒冷的鹹水河中,可能有過生命的存在,甚至是它們目前依然存在。

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蒂莫西·道林(Timothy Dowling)在接受採訪的時稱,“在火星上發現水是對於實踐科學以及人類探索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意味著(未來登陸火星探測時)不用隨身攜帶著水,並且人類還可以利用水來製造燃料”。

意大利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羅伯特·奧羅塞(Roberto Orosei)稱:“這可能是我們在火星上找到的首個棲息地。這項發現是科學家們通過分析“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歐洲航天局的火星探測衛星)三年所收集到的雷達回波而探測到的。

火星發現液態水,或未來人類可移民火星

水的痕跡其實寫滿了整顆紅色星球。疑似被水流沖刷而成的河谷、三角洲、湖床等等,都暗示著火星曾經擁有大量流動水,甚至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時,火星的大氣層可能更稠密,溫度更高。

數十億年間,紅色星球的氣候環境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如今,火星的大氣層稀薄,氣壓只有地球標準大氣壓的0.6%;另一方面,火星地表平均溫度低至零下63攝氏度。正因如此,科學家們此前在火星上只發現過固態冰。200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賽德”號飛行器看到火星兩極覆蓋著乾冰和水冰混合而成的巨大冰冠。

火星發現液態水,或未來人類可移民火星

火星快車”是歐空局的首個火星探測計劃。天上的衛星勤勤懇懇轉了15年,地上的科學家們也15年如一日地執著用新技術不斷獲得更高分辨率的數據。MARSIS雷達的工作方式,就是發射電磁波,並接受反射回來的波。雷達會分析波反射回來的時間和強度,由此推斷出接觸到了怎樣的材料。通過衛星的飛行,雷達持續描繪出火星的地下結構。

雷達掃描了火星南極共計200公里寬的區域,找到了厚度約有1.5公里的冰層,其中有一片20公里寬的異常明亮的反射體。在排除了許多可能性後,科學家們確認這個明亮反射體是液態水與冰川的交接界面,可能混有飽和的含鹽泥沙沉積物。

火星發現液態水,或未來人類可移民火星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這個地下大湖沒有結冰,一定含有大量的鹽分。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的話說:“零下74度都不會結冰的水,該是多麼濃的滷水啊。”要知道,海水在零下2度時就會結冰。

可能成為人們討論了30年的一個想法的令人興奮的證據:火星的冰蓋底部可能有水,類似於地球上存在的水。在這樣高濃度的鹽分中,可能有生命不被“滷熟”嗎?我們只能說希望不大,但也無法揣測宇宙的神秘。科學家們打算在緯度更低、溫度更高的區域尋找更多火星地下水:那裡更有可能提供微生物的生存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