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是怎麼回事

“安史之亂”後,朝廷官僚集團內部結黨樹派,爭權奪利,史稱“朋黨之爭”。“牛李黨爭”則是唐朝朋黨之間歷時最長,鬥爭也最為激烈的一次黨爭。其中牛黨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其主要成員還有李珏、楊嗣復、令狐絢等;李黨以李德裕為首,其主要成員有李紳、鄭覃、陳夷行、李讓夷等。

歷史上的“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始自憲宗元和三年(808)策試賢良方正科。當時應試的舉子牛僧孺、李宗閔在考試中抨擊時政,主考官楊於陵、韋貫之將他們的策文評為上等,使宰相李吉甫大為不滿,李吉甫向憲宗陳述此事後,憲宗貶斥了楊於陵、韋貫之等人,牛僧孺、李宗閔也長久不能遷任,通常認為這一件事揭開了“牛李黨爭”的序幕。歷史上的“牛李黨爭”

在這以後,雙方的鬥爭互有勝負。唐穆宗時,牛僧孺因為得到宰相李逢吉的引薦,拜為宰相,遂將李德裕貶為浙西觀察使;文宗時牛李兩黨並用,每逢在朝堂議政時,雙方便互相攻擊不已,致使文宗感慨:“除去河北的賊子(指河朔三鎮)容易,要想除去朝中的朋黨卻實在太困難了。”武宗時,李黨掌權,牛黨失勢,李德裕為相,李宗閔被貶死,牛僧孺被黜。宣宗時,牛黨當政,白敏中、令狐絢先後為相,李黨生遭罷斥,李德裕被貶為崖州(今廣東儋縣西北)司戶,不久即死於美州,李黨被清除,而牛僧孺還朝後也病死。至此,歷經唐憲宗、穆、敬宗、文宗、武宗和宣宗六朝的“牛李黨爭”才告平息。歷史上的“牛李黨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