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臭鼬工厂:专业黑科技生产车间


臭鼬工厂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先进开发项目的官方别名,1943年6月17日洛克希德获得了陆航研制美国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XP-80的合同。为了满足进度要求,洛克希德总工“凯利”约翰逊在加州B-1工厂风洞旁的临时建筑内组织了一队工程师,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以破纪录的时间完成了XP-80的设计

因这里址毗邻一家散发着恶臭的塑料厂,员工不得不着民防用防毒面具来上班,工程师Irving Culver对劳动环境表示不满,而将自己小组起了“臭鼬工厂”的诨名,由此流传下来

除了P-80和F-104这些航空史上的经典机型外,臭鼬工厂还开创了隐身战斗机时代。洛克希德在70年代把隐身技术推向一个更高高度,该公司把计算雷达反射的晦涩数学公式和计算机相结合,设计了一款被称为“回声”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准确计算出一个多面体物体的雷达截面积。洛克希德在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就用“回声”软件设计出了“拥蓝”


“拥蓝”整个飞机的样子就像用纸折出来的,棱是棱,角是角的。这架飞机的确能飞,隐身性能还不错,但飞行操控还是不好,被形容为“会飞的猪”

YO-3侦察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在1969年研制的一种单发螺旋桨飞机。越南战争期间主要用于战场监视。该机设计目的是在夜间低空飞行时尽可能保持安静,搜索丛林下方北越军队的活动踪迹,主要针对胡志明小道

虽然U-2侦察机秘密设计和研制于六十年前,但直到今日仍是美国空军最重要的侦察机,其生产线先后两次重开,原定的后继机SR-71“黑鸟”也早已退役。2014年五角大楼曾计划退役全部U-2战略侦察机,使用全球鹰高空无人机取而代之,但这个计划至今仍未实现

洛克希德U-2“蛟龙夫人”高空侦察机以其超长的机翼和恶劣的降落性能而闻名,似乎与上舰这种事风马牛不相及。但在1964-1974年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却对这种飞机进行了广泛的上舰测试,甚至从航母上起飞对法国进行过一次侦察任务……

洛克希德A-12“牛车”是“臭鼬”工厂为美国中情局制造的一种单座侦察机,也是著名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的前身。A-12在1968年6月退役后,中情局把该机的秘密保守了40多年,直到2007年才正式解密。该机一度和SR-71并存服役

SR-71可被视为A-12的后继型,这个“3马赫侦察家族”属于美国空军而不是中情局。与A-12相比,SR-71是双座,这种较重的飞机具有略微加大推力的发动机以及增强的传感器套件,其中包括强大的地面测绘雷达,能够穿透云层收集目标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D-21是一种三马赫无人侦察机,绰号“袖珍黑鸟”。D-21翼展5.80米,机长13.06米,机高2.14米;最大重量4990千克,采用RJ43-MA-11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最大速度3.35倍音速,续航距离5550千米。整个飞机从外型上看象是一台A-12的发动机舱配上缩小的三角形机翼与垂直尾翼,一开始在A-12的机背上发射


据马杰三将军回忆录记载,1971年美军“高度3万3,速度3千3”的最新型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失控坠落在云南西双版纳森林里。由于热带雨林的缓冲作用,飞机残骸保存相对完好,成为中国方面价值极高的战利品。中国方面缴获D-21残骸后,多年对其进行保密,美国方面也未公开相关历史,因此这段历史近年来才真相大白

里根政府时期,海影号隐身试验舰开始建造,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发,目的是为了研制出一种使用新动力能源、具备隐形效果的海上作战平台,以期在与前苏联的大规模海上对抗中占据优势。该项目进行得极为隐秘,其隐身设计理念与F-117同源

臭鼬工厂设计的低音爆超音速客机,外形似“协和号”,但尺寸不到其一半,但依靠独特的反V型尾以及机身前方鸭翼,可将音爆降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鸬鹚”无人机是一种隐形、喷气动力的无人驾驶飞机,可以装备近程武器和侦察设备,由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发射。“鸬鹚”潜射无人机机翼的形状设计的像海鸟的翅膀,用铰链与机身连接,长长的机翼“折叠”起来后,飞机便可以藏身于导弹发射管里

SR-72是臭鼬工厂研发的一种无人高超音速战略侦察机,是SR-71的后继机,最大速度可达六倍音速

涡轮基联合循环发动机是SR-72的核心。TBCC发动机是指由燃气涡轮发动机与其它类型发动机组合而成的动力装置,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自加速、带动力水平着陆及重复使用的关键动力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