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到底差多遠?豈止是25年

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到底差多遠?豈止是25年

昨夜小編又一次賭球輸了10元,但這次輸卻輸的很服氣!因為亞洲球隊中的翹楚日本隊第一次戰勝了南美球隊,在世界盃上書寫了新的歷史,而且他們贏球的方式居然是南美球隊熟悉的傳控戰術!

“TIKI TOKYO”,在日本2比1擊敗南美勁旅哥倫比亞後,阿根廷媒體打出了這樣的標題,這是一個一語雙關的標題。

TIKI-TAKA球迷們都很熟悉,這是巴薩的標籤!而阿根廷媒體將TAKA改成了TOKIO(西語中的東京),用來稱讚日本隊在這場對哥倫比亞比賽中的控球與傳球戰術。儘管哥倫比亞輸球很大原因是因為紅牌被罰下一人的緣故,但比賽的進程讓人大跌眼鏡!

日本隊使用了“控球型反擊”戰術,哥倫比亞的卡洛斯·桑切斯忙中出錯,在禁區內手球,結果不但被罰下還送出點球。雖然佩克爾曼調兵遣將試圖彌補漏洞,但日本隊變得更加主動,他們在中場佔據人數優勢,積極搶斷對手,而且快速實現攻防轉換。

一支亞洲球隊卻在控球和傳球上壓倒技術出眾美洲球隊,這樣的情況太不尋常!他們迫使哥倫比亞只能跟著皮球跑,而又徒勞無功。日本隊甚至還利用角球的機會頭球攻門得分。

作為最後一個在本屆世界盃上亮相的亞洲球隊,日本隊表現出色,無疑為亞洲球隊爭了光!因為在世界盃的舞臺,他們成為第一支擊敗南美球隊的亞洲球隊!賽後,中國球迷不僅都充滿了羨慕嫉妒恨,又一次對國足開始了新一輪的口誅筆伐!

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到底差多遠?豈止是25年

但口誅筆伐有啥用呢?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日本足球的成功,無疑源於對青訓的堅持!提起日本足球,漫畫《足球小將》可能是國內小球迷的最愛,其中反映的日本青少年足球狀況並不是憑空虛構。

目前,中日兩國足球人口差距巨大。根據國際足聯2010發佈的統計數據,日本足協註冊球員為104萬,中國註冊球員還不足一萬人。據一份調查問卷顯示,在青少年足球方面,日本小球員一年平均可以打100場左右的比賽。這在中國是不太現實的。

除此之外,在日本足球教練的人口數也很龐大。據2011年的相關資料顯示,日本當時有將近六萬持證的青少年教練員。然而,在中國這一數據只有1.05萬名。日本成熟的青訓體系,培養了日本一批批的球員。

日本各年齡段的青少年比賽開展的都非常專業,從組織到傳播都堪比職業足球聯賽。日本球員作為亞洲的代表,雖然身體不佔優勢,但技術紮實,配合的意識更是深入骨髓,這從他們的青少年比賽中就可見一斑。

最讓我們瞠目的,還是日本高中生的比賽質量,不服不行。不僅高中足球比賽的成熟度已經接近職業,日本的小學聯賽同樣具備高水準。日本高中足球聯賽很殘酷,實行的是單場制,沒有循環和積分說。如此一輪定勝負,加大了球隊間的競爭。

日本的孩子的週末時間,大部分都在訓練場上度過。不僅僅是足球,棒球場,籃球場,也滿是熱愛運動的孩子奔跑的身影。體育文化已經與民族的教育密不可分。曾經一位日本青訓專家稱中日足球相差25年,這話現在看起來並不誇張!

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到底差多遠?豈止是25年

正如球迷們觀看比賽後所說:記得88年的時候日本還是我們的手下敗將,可現在呢?哥倫比亞可不是那麼好踢的,可我感覺這場比賽被日本玩弄於股掌之間,看了之後再想想我們中國足球確實有酸酸的感覺。

我們這幾年靠金元表面上繁榮了幾年,可我感覺卻同日本差距越來越大,我們的球員除了髮型,紋身還有私生活上能緊跟潮流之外,其他方面卻越來越遠,大家不要再被什麼亞冠什麼的弄的多麼興奮了,那對中國足球來說就是皇帝的新裝,那是外援的勝利。在技術上我們同日本球員相比可以算是不會踢球的,我們風風火火的搞了幾十年聯賽,除了急功近利我找不出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