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裡面的歷史故事

電影《妖貓傳》最近在各大院線熱映,選擇冬至前後上映,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妖貓傳》中以貓為線索,在大唐氣象萬千的背景下,講述了一個神奇詭譎的故事。

妖貓也可以叫做貓妖或者貓鬼,在歷史上諸多的動物精怪中選擇貓作為唐代精怪的一個代表,無論是小說作者夢枕貘還是導演陳凱歌確實獨具隻眼,因為也許只有在隋唐之際,貓妖或者貓鬼在傳言中甚至有著左右歷史的作用。

《妖貓傳》裡面的歷史故事

這個詛咒確實讓武則天驚恐不已。(資料圖)

武則天畏“貓鬼”而禁貓

武則天本身最初並不怕貓,甚至在入宮之初還曾經親自養過貓,之所以後來下旨宮中禁貓,其實是和一樁詛咒有關。

舊唐書·高宗廢后王氏傳附良娣蕭氏傳》稱:“永徽六年十月,廢(王皇)後及蕭良娣皆為庶人,囚之別院。武昭儀(則天)令人皆縊殺之。後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蕭氏兄弟並配流嶺外。遂立昭儀為皇后,尋又追改後性為蟒氏,蕭良娣為梟氏。庶人良娣初囚,大罵曰:‘願阿武為老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宮中不畜貓。

從《舊唐書》的記載來看,這個詛咒確實讓武則天驚恐不已,在以酷刑殺害了廢皇后及蕭氏之後,武則天常常看見王、蕭二庶人披髮瀝血,如死時狀。以致於不得不“禱以巫祝,又移居蓬萊宮,復見,故多在東都。”,這裡的“禱以巫祝”四字說明,武則天的怕貓,怕的並不是單純的喵星人,而是鬼。

蕭良娣的死前之所以不用其他動物,而唯獨用貓來詛咒,和武則天的因怕貓而移居宮禁“多在東都”,都源於他們相信,貓能化鬼,尤善報復。

貓在這裡帶給人的感覺,是散發著鬼氣或妖氣,而且報復心極重。(資料圖)

在中國古代筆記小說的記載中,因害貓而慘遭報應的記載並不少見,《太平廣記》引《玄怪錄》“崔紹”條記載:崔紹沉三貓於江,之後,三貓上訴索命。《夷堅志》也記載:庖婢慶喜,置兔臘於廚,為貓竊食,而遭主母責罵,不勝憤憤,擒貓擲於積薪之上,適有木叉,正與腹值,籤此洞過,腸胃流出,呼彌一晝夜而絕。後一歲,此婢因暴衣士失腳仆地,為銛竹片所傷,小腹穿破,灑血被體,次日而亡,蓋貓報也。

太平廣記》引《聞奇錄》:“進士歸系,暑月與一小孩與廳中寢。忽有個貓大叫,恐驚孩子,使僕以枕擊之,貓偶中枕而斃。孩子應時作貓聲,數日而殞。”

就連在《金瓶梅》中白獅子貓兒將西門慶之子官哥兒嚇得嚥氣抽搐,轉為急驚風死去。西門慶怒而把貓摔死後,潘金蓮還放言此貓要在陰間索命。貓在這裡帶給人的感覺,是散發著鬼氣或妖氣,而且報復心極重。

在唐朝貞觀年間之前,首都長安的正宮為太極宮,稱為京大內,又叫“西內”。太極宮建於隋初。隋稱大興宮,唐朝初年仍被沿用,貞觀之後,開始建設大明宮,位於長安城皇城的東北角,所以叫“東內”,武則天在詛咒事發生後經常居住在大明宮,除了政治經濟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西內早在唐代之前的隋代就已經鬧過貓鬼了。

隋代獨孤氏貓鬼之案

資治通鑑》卷一七八記載: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延州刺史孤獨陁好左道,以奉貓鬼事,除名為民”,而《隋書·外戚傳·獨孤羅傳附弟陁傳》記載的更詳細:

(陁)好左道,其妻母先事貓鬼,因轉入其家……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者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也。

對於貓鬼病,成書於隋代的《諸病源候論》記載:“貓鬼者,雲是老狸野物之精,變為鬼蜮,而依附於人。人畜事之,猶如事蠱,以毒害人。其病狀,心腹刺痛。食人腑臟,吐血利血而死”;《邵真人青囊雜纂》也有這樣的解釋:“貓鬼、老狸,野物之精變為鬼蜮,依附於人,人畜之,以毒害人,其病,心腹刺痛,食人肺腑,吐血而死”。

一聽到太醫的診斷為“貓鬼病”,隋文帝馬上就想到了獨孤陁,因為獨孤陁一直都喜好這些左道邪術,並且他的母親家素來都有供奉貓鬼的習慣,即他家的奴婢徐阿尼所說“本從陁母家來,常事貓鬼”。而更湊巧的是獨孤陁的妻子家也同樣供奉貓鬼,根據徐阿尼的供述,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家財物都會偷偷地到畜貓鬼家者的家中。

所以獨孤陁曾經讓精通貓鬼術的徐阿尼對楊素及皇后施法,讓自己可以多獲財物,所以皇后和楊素的妻子都得上了貓鬼疾。

《妖貓傳》裡面的歷史故事

《唐律疏議》(資料圖)

最後徐阿尼還親自演示召喚貓鬼之術,“阿尼於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牽曳者,雲貓鬼已至。”最後獨孤陁的案件被定成了死案,重臣牛弘上奏要求定成死罪,因為獨孤家的求情,獨孤陁最終被貶為庶民,其妻楊氏也被削髮為尼。

隋文帝更是直接下詔:“辛亥,詔畜貓鬼、蠱毒、厭魅、野道之家投於四裔”,將他們發配邊疆。到了唐代,這條刑律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唐律疏議》中《賊盜律二》中就有:“若自造、若傳、畜貓鬼之類,及教令人併合絞罪。若同謀而造,律不言‘皆’,即有首從,其所造及畜者同居家口,不限籍之同異,雖不知情,若里正坊正村正知而不糾者,皆流三千里。

只要發現有人養貓鬼,就處以絞刑,周圍住家視為同謀,就算是當地刑事長官沒有及時發現,也要流放三千里,《朝野僉載

》寫到:隋大業之季,貓鬼事起,家養老貓,為厭魅,頗有神靈。遞相誣告,郡邑被誅者,數千餘家。足見此條刑罰之嚴酷。

《妖貓傳》裡面的歷史故事

求之天師,天師除妖(資料圖)

後代貓鬼之記載

在清代一些文人的筆記體小說中對貓鬼神的一些奇異傳聞也有著較為詳細的描述。

袁枚在《子不語》(卷二十四)記載:靖江張氏,住城之南偏,屋角有溝,久弗疏瀹,淫雨不止,水溢於堂。張以竹竿通之,入丈許,竿不可出,數人曳之不動,疑為泥所滯。天晴復舉之,竿脫然出,黑氣如蛇,隨竿而上,頃刻天地晦冥,……張廣求符術,道士某登壇治之。黑氣自壇而上,如有物舐之者,所舐處舌如刀割,皮肉盡爛。道士素受法於天師,不得已,買舟渡江。張使人隨之,將求救於天師。至江心,見天上黑雲四起,道士喜拜賀曰:“此妖已為雷誅矣!”張歸家視之,屋角震死一貓,大如驢。

清道光慵訥居士著的《咫聞錄》(卷一)講道:甘肅涼州界,民間崇祀貓鬼神,即北史所載高氏祀貓鬼之類也。其怪用貓縊死,齋醮七七,即能通靈。後易木牌,立於門後,貓主敬祀之。旁以布袋,約五寸長,備待貓用,每竊人物。至四更許,雞未鳴時,袋忽不見,少傾,懸於屋角。用梯取下,釋袋口,傾注櫃中,或米或豆,可獲二石。蓋妖邪所致,少可容多,祀者往往富可立致。

《妖貓傳》裡面的歷史故事

二郎搜山降妖圖(資料圖)

時至今日,貓鬼在一些地方依舊有其信仰與供奉者,據田野調查,“貓鬼”是一種在西北農村廣泛存在的一種漢、藏、回、土、蒙、土族均有信仰的邪物。

主要存在於甘肅、青海,尤其在青海河湟地區的漢、藏、土族當中信仰尤為廣泛,或許是當年隋文帝下詔將這些左道旁門發配邊疆後,不斷融合衍生的產物。

當然歷史上空海大師來唐,並沒有接觸到貓鬼的記載,更沒有電影中降服捉拿貓鬼的史實記載,反而是歷代的道士,不斷地與這些邪術在鬥爭,不斷地將這些邪物捉拿收禁,雷法之中有眾多驅邪鎮妖之法,期待下次有機會能講講前代大師捉貓鬼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