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稱:「全中國只有海爾的張瑞敏」,帶你談中國最早的商業領袖

2013年時,因為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海爾旗下的海爾電器,張瑞敏和馬雲坐到了一起。在管理上一向頗為自負的馬雲對張瑞敏讚不絕口:“(管理上)全中國來看,只有張瑞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在公司幾次內部的會議也經常講到,張總是中國真正的管理學的大師,真正專注於企業的管理和經營。”

馬雲稱:“全中國只有海爾的張瑞敏”,帶你談中國最早的商業領袖

1978年之後短暫的中國商業史上,有三個人最早被推上商業領袖的地位,並且被視為不可動搖:柳傳志、任正非和張瑞敏。

在這三人之中,柳傳志人情練達,最早被奉為商業“教父”。在同一代公司之中,他創辦的聯想集團最早嘗試驚人的跨國併購,最早進入世界五百強,至今仍然穩穩的坐在全球PC市場龍頭的位置。先後將聯想集團CEO和董事長席位交給接班人後,柳傳志轉做投資,仍然雄心不小。

任正非最低調,因此也做神秘。華為在全球電信市場攻城略地,越是令對手恐慌,也就越令媒體好奇:它的創始人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它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近兩年來華為做手機品牌,成績也是可圈可點。

張瑞敏則最“知識分子”。談話時,他喜歡引用諸子百家,也喜歡引用彼得德魯克在內的管理學家的知識。柳傳志交遊廣闊,任正非更願意同華為的客戶打交道,而張瑞敏則更樂於同管理學家交往。他可能也是所有中國商人中最愛閱讀的一位,據稱他一年要讀上百本書左右。

張瑞敏最著名的一句話是,“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句話後來也被萬科的總裁鬱亮在各個場合反覆引用。在張瑞敏看來,所謂成功,“只不過是踏上了時代的節拍”。這也是張瑞敏所說,企業都想長盛不衰,但事實上我們卻很難看到這樣的企業。究其原因,時代總會發生變化。於是,下一句話便是“所有的企業都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生存,但是時代變遷太快,所以必須不斷挑戰自我、戰勝自我”。

馬雲稱:“全中國只有海爾的張瑞敏”,帶你談中國最早的商業領袖

比如張瑞敏最著名的砸冰箱事件,當時的市場注重質量。結果,就是一柄大錘,伴隨著那陣陣巨響,真正砸醒了海爾的質量意識。從此,在家電行業,海爾人砸毀76臺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名揚四海,至於那把著名的大錘,已經收入國家歷史博物館。

而在1999年,張瑞敏決定投資3000萬美元,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建立海爾美國工業園,生產家電。

一石擊起千層浪。國內很多人認為海爾是在盲目擴張,而為其擔憂,甚至不少人明確對此持批評態度。人們批評的依據,就是美國的優勢在於技術領先,劣勢在於人力成本高而且市場飽和,去美國無異以己之短攻人之長。有本雜誌以《提醒張瑞敏》為題,為海爾在美國建廠的前景擔憂。

如今在美國,年輕一代都知道海爾是一個很好的家電品牌,已經不知道它是來自中國的品牌,海爾品牌正在成為美國本土的品牌。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起航,海爾的國際化行動已毫無疑問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領航者。

在這三個“不可動搖”的商業領袖中,收到時代變遷衝擊最大的是張瑞敏。聯想集團佔有PC市場第一的位置,與此同時,在C端通過併購等手段進入包括手機在內的手持終端,在B端,則進入了服務器市場。除此之外,柳傳志還可以通過投資來捕捉新到機會。華為經過多年努力,終於也在有技術門檻的電信設備服務領域做到了全球第一。開始積極進入消費電子領域之後,在必爭的手機上的表現也不錯。海爾所處的白色家電,卻一面是眾多競爭對手的林立,一面是來自互聯網的倒逼。

馬雲稱:“全中國只有海爾的張瑞敏”,帶你談中國最早的商業領袖

與此同時,最激進的也是看上去最儒雅的張瑞敏。從去年開始,我們就被一貫低調的張瑞敏所發表的管理言論震驚。他引用查爾斯·漢迪的話稱公司中間層已是“烤熟的鵝”,因此需要去中間層化;他表示海爾員工的薪酬應該由創造的用戶價值來評定;最讓人震驚的是他稱要拆掉海爾這艘巨輪,把這家公司變成一個一個小舢板,他稱之為“小微”。當然,他也說,並沒有人進行過類似的嘗試。

張瑞敏之所以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不僅是因為他傳奇般地把一個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為年營業額逾千億元的全球化公司,而且他以卓有成效的管理為管理界輸出了一個又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經典管理案例,創造了富有中國特色、充滿競爭力的海爾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