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出來了,劉震雲也出來了,卻爲何對關鍵性問題避而不談?

馮小剛出來了,劉震雲也出來了,卻為何對關鍵性問題避而不談?

行業動態觀察

在崔永元向國家稅務總局和有關單位提交585人的大名單之後,也許是感受到了真正威脅的到來,有些人終於坐不住了。

7月10日,上市公司華誼兄弟發文稱“華誼兄弟對惡意散佈不實信息,肆意傷害上市公司員工和股東合法權益的行為將堅決依法維權、追訴到底!”

接著馮小剛就跳了出來。

7月11日,馮小剛在微博上發佈了《十問崔永元》,從《手機》碰瓷,到綁架民意;從冒充社會良心,到轉基因;從抹殺電影人幾十年的努力,到捐資辦學;從影響股市下跌,再到辱罵婦女和孩子等等。亂七八糟說了一大堆,卻對民眾所關心的“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關鍵性問題避而不談,所以給人的感覺好像不是在明辨是非,而是在潑婦罵街。讓人感到驚訝!

也許是壓抑太久,不吐不快;也許是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更也許是緊要關頭,做生死一搏。

可無論怎樣,作為一名大導演總應該顧點體面吧?這樣迴避關鍵性問題一通亂說,不就等於扒了自己的褲子讓別人看嗎?

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也許還想借此扭轉社會輿論走向,卻沒想到適得其反,讓大家進一步看清了廬山真面目。如此自黑,真是讓人嘆息!

面對馮小剛的十問,崔永元只回答了四個字“好好說話!”,高下立判!

7月12日,劉震雲也跳出來發文,顧左右而言他,只談他與崔永元之間的糾葛以及一些私人事宜,卻依然對民眾所關心的“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關鍵性問題避而不談。

作為北大畢業生,著名作家,難道馮小剛不明白你也不明白,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個人恩怨已經變成次要問題,重要問題是“陰陽合同,偷稅漏稅”關係到國家法律和國計民生。孰輕孰重應一目瞭然。

在此情況下依然顧左右而言他,難道也想引導輿論走向,逃避責任?這可能嗎?

欠債總是要還的,還是面對現實吧,無論是馮小剛還是劉震雲,自己做過的事自己應該最清楚,想要逃避責任,只怕很難,不信你聽聽民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