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勝阻:京津冀協同發展根本動力在於創新驅動

辜胜阻: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

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楊伊)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18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於7月26日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出席論壇並致辭。

他在致辭中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創新驅動,協同創新是實現協同發展的核心所在。北京中關村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的策源地和自主創新的主陣地,其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應該成為京津冀協同創新龍頭。”

辜勝阻在論壇上說道,現在中關村有200多家科技企業的孵化器,企業總數超過2萬家,高技術企業有1.3萬家,上市公司有320多家。它不僅有眾多高技術企業,而且有資本的力量,上市公司有300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超過1600多家。目前有2萬多天使投資人,佔全國一半以上,有600多家知名創業投資VC投資機構,金額和案例佔全國的1/3,這個比例都跟硅谷相似。

附辜勝阻講話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來賓,我發言的題目是“以中關村為主引擎,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創新驅動,協同創新是實現協同發展的核心所在。北京中關村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的策源地和自主創新的主陣地,其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應該成為京津冀協同創新龍頭。中關村不僅有北大清華為代表的知名高等院校和以中國科學院、工程院為代表的高端科學院,中關村還有外籍的從業人員近1萬人,留學歸國人才近4萬人,海歸“千人計劃”1千多人,佔全國的20%,所以它是智力最密集、科技創新資源高度聚集的地方,所以它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新和創業中心,誕生了像聯想、同方、搜狐、百度、京東、小米等一大批科技型企業。

現在中關村有200多家科技企業的孵化器,企業總數超過2萬家,高技術企業有1.3萬家,上市公司有320多家。所以說我們和硅谷比肩的城市和地區,中關村是其中之一。它不僅有眾多高技術企業,而且有資本的力量,上市公司有300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超過1600多家。目前有2萬多天使投資人,佔全國一半以上,有600多家知名創業投資VC投資機構,金額和案例佔全國的1/3,這個比例都跟硅谷相似。這是我講的中關村的科技資源的優勢、教育資源的優勢和創新企業密集的佈局。如何把中關村打造成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的主引擎,我覺得要採取五條舉措。

一是協同發展必須以創新作為第一動力。要發揮中關村創新示範引領與輻射帶動作用,優化區域協同、創新合作的載體和平臺的佈局。協同創新的平臺是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體系的空間支撐,是實現京津冀創新資源共享、創新主體合作與創新成果快速轉化應用的載體。中關村目前聯合河北、天津兩地建立了不同的園區,包括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等等,有力地推進了三地聯合科技研發轉化的應用,這些科技園區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載體,能夠實現三地協同創新。

二是創新發展需要解決創新力和產業力“兩張皮”的問題。我們經常說創新老大難問題是科技沒有辦法轉成經濟,科技和經濟存在“兩張皮”的問題。針對這一現狀要推動京津冀各區域實現跨區域產學研深度合作,產學研用一體化,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轉化應用。京津冀三地在基礎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與產品生產方面各有所長。北京是技術研發創新的策源地,天津市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也十分明顯,河北製造業成熟,技術的承接能力潛力很大。像清華大學的重大科研項目——現在在固安中試孵化基地,我不久前去看過這個地方,這個基地將清華學科齊全、高水平專家集聚的優勢與河北省綜合區域優勢相結合,打造了集創新研發、項目孵化、技術轉移、支撐服務“四位一體”的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了清華的科技成果在基地中試孵化並實現產業化。

三是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要優化創新人才的吸引和激勵機制,集眾智、匯眾力,將京津冀建成世界高端人才的聚集區。我們要建成一個高端產業的聚集區,這個高端產業聚集區最重要的是人才,所以創新驅動本質是人才驅動。中關村是我國高層次人才管理改革的試驗區,要以中關村為載體,吸引集聚全球的創新人才,包括吸引國際研發人才,要吸引科學家,還要吸引關鍵核心技術的領軍人才以及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特別要允許北京的科技人才在雄安創業創新,進而實現創富。同時滿足雄安對創新人才的需要,將雄安打造成宜居、宜業之城,特別是要建立新型的住房保障制度。現在在很多創新集聚區面臨一個高房價的難題。高房價會對創新人才產生擠出效應。針對這一點,雄安特別要進行住房制度的創新,堅持租售並舉的住房制度,提高政府供應的住房比例,讓低價的住房成為吸引和留住創新人才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創新始於技術,成於資本,要完善京津冀科技金融體系。構建高效協同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股權投資鏈。沒有金融創新支持,技術創新會出現閉鎖效應,沒有技術創新匹配的金融創新會淪為無米之炊。中關村已經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的金融高地,匯聚的各類金融機構和分支機構總數達到3000餘家,實現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雙輪驅動已經有良好的基礎。比如說現在剛剛在港交所上市的小米,在中關村上市之前就完成了九輪融資,融資總額達到15億元。所以說中關村這個地方的金融體系是一種支持技術創新的金融體系。還有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新技術,整合區域資源,完善開放化、網絡化的科技金融服務,促進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的點對點的有效對接。

五是文化是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要弘揚鼓勵冒險、包容失敗的創業創新文化,為京津冀協同創新注入活力和動力。中關村創業創新寬容失敗、跨界顛覆的創新文化,為其成為技術創新園、高技術產業的孵化器、高技術產業的輻射源,以及企業家、技術人才的聚集地奠定了基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從來就是九死一生”。創新最大的特點是高風險,同時也是高回報的,我們針對這一特點必須營造寬鬆的社會氛圍,讓科研人才、創業人才心無旁鶩地自由創想、大膽假設、不斷試錯,相關的管理部門對新的技術創新要多包容、少苛責,多鼓勵,少設限,完善創新的容錯糾錯機制,提高對企業創新失敗的包容度,消除創新主體的後顧之憂,讓創新創業的種子能夠生根發芽。

我的發言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相關新聞:

武維華:京津冀協同發展 區域經濟增長極正迸發蓬勃活力

李寶善:提高認識強化擔當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突破

翟青:發揮媒體宣傳及監督作用 打好京津冀汙染防治攻堅戰

劉小明:推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 要促進服務共融 協同共治

叢亮:京津冀協同發展 要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重點

張工:北京將嚴格執行人口和建設規模雙控

袁桐利: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 主動支持服務京津

王會生:加強與京津冀的合作 為雄安高質量建設貢獻力量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