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忘記了是哪位大師說過衡量一個時代的進步就是看這個時代是否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現代的

人們生活在一個相對於過去而言更為先進的、進步的、文明的、有個性的時代,所以人們能夠聽到很多與眾不同的聲音。

在這些聲音當中,彷彿總有那麼一些人跨越了很多年,依然活躍在我們的耳邊,他們的故事像傳說一樣,即使沒有見過面,可是卻可以從很多人的談論裡、很多人的書裡、很多人寫的東西里、很多媒體報道里、他們自己的作品裡聽到或者看見他們。

李敖就屬於這一類人。

據悉,今日(2018年3月18號)上午10點59分臺灣作家李敖因罹患腦瘤病逝,享年83 歲。

“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李敖,1935年4月25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字敖之。他是一位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和詩人。他也是一位臺灣省的無黨派人士,曾任臺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佈退出了臺灣省政壇。獲得過全美華人協會傑出華人成就獎、2011年年度新浪微博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獎。中國海南師範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的名譽教授。

他著有諸多的作品,包括:《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歷史與人像》、《教育與臉譜》、笑傲五十年》、《第一流人的境界》、《李敖智慧書》、《恰似我的溫柔 》、《君子愛人以色》、《啟發你的小故事》、《只愛一點點》、《我們沒有明天》、《李敖生死書》《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李敖大全集》(全四十冊,收錄了其大部分著作)。

李敖的作品談古論今,驚世駭俗,思想敏銳、見解獨到,文風自成一家。作品風格兼愛調侃和幽默。評論犀利,素以文字尖銳、不留情面著稱。

文如其人,李敖的性格亦特異獨行,與眾不同。

引自媒體對李敖的原話記載:“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話語一出,令提倡謙虛的國人為之耳目一新。他的知名語錄多不勝數,稍作列舉如下:

“除了是知名的作家、有名的政治犯,李敖還是人人皆怕的訴訟大王。除了告過‘總統’、五院院長、故宮博物院長、檯面上知名的政治人物、媒體負責人,甚至連政府機關,只要被李敖鎖定,幾乎很難逃過被李敖告的命運。"

”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

”我生平有兩大遺憾:一是,我無法找到像李敖這樣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我無法坐在臺下聽李敖精彩的演說。“

“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

“英國人說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對我李敖來說,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正義。"

李敖還是一個古文物的鑑定家,曾自喻為張大千之後“中國五百年來文物鑑定第一人”。他不僅收藏有珍貴的藝術品,並著有《周越墨跡研究——你不知道的故宮博物院》,周越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書法家,此書從根本上解決了古代中國書法在唐宋間藝術斷層的問題。

借用轉附信裡的一句話結束本文:“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轉附:

李敖離世前親筆信

你們好,我是李敖,今年83歲。

年初,我被查出來罹患腦瘤,現在剛做完放射性治療。現在每天要吃6粒類固醇,所以身體裡面變得像一個戰場,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獄離我並不遠了。

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醫生告訴我:“你最多還能活三年,有什麼想做、想幹的,抓緊!”

我就想,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編41-85本的目標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因為是最後一面,所以我希望這次會面是真誠,坦白的。不僅有我們如何相識,如何相知,更要有我們如何相愛又相殺。

對於來賓,我會對你說實話;我也想你能對我講真話,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或許我們之前有很多殘酷的鬥爭,但或許我們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希望通過這次會面,能讓我們都不留遺憾。不留遺憾,這是我對你的承諾,也是我對你的期盼。

對於來賓,不管你們身在哪裡,我都會給你們手寫一封邀請信。邀請你來臺北,來我書房,我們可以一起吃一頓飯,合一張影,我會帶你去看可愛的貓,我會全程記錄我們最後一面的相會,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紀念,另一方面也滿足我的一點私心:告別大陸媒體近10年了,我想通過這些影片,讓大家再一次見到我,再一次認識不一樣的我,見證我人生的謝幕。 謝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