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堂|簡毓芬老師:乳癌術後症狀要這麼改善!

上週我們請來了簡毓芬專家就“乳癌術後復健及淋巴水腫居家保健公益課”與現場的學員們進項了互動講解。

後臺也收到很多留言,大家都想了解專家的精彩講解,可惜不能來現場。

為了彌補大家的遺憾,現在,我們奉上本期公益課的內容。讓大家坐在家中可以瞭解到專業、科學的術後知識。

話不多說。

先來看看本期公益課有什麼內容吧。

課程導讀

第一部分:手術後復健-常見症狀及改善方法

1.開刀側胸區腋下緊縮

2.腋網症候群

3.感覺異常現象

4.肩膀姿勢不正確

5.淋巴水腫

第二部分:生活預防及規劃原則

1.日常生活活動

2.生活 & 淋巴水腫

第一部分.手術後復健-常見症狀及改善方法

簡毓芬專家舉例說:患者在做完手術會下意識的避開患者側與別人的觸碰,總是抱著肩走路,長時間不自覺的錯誤姿勢,會給患者的術後康復帶來影響。

手術在切除癌細胞的同時也會破壞我們的身體組織,所以在術後出現不適症狀時候,及時的認識並且正確的復健是必要的。

症狀一:開刀側胸區腋下緊縮

改善方法:

深呼吸運動、擴胸運動:5-10次

頸部伸展:5-10次

胸背部伸展運動:肩膀向前轉/向後轉、聳肩、挺胸

手臂伸展運動:肩關節做向上伸展及側開,讓胸區適度漸進式延展,以避免傷口在恢復過程中造成過度緊縮、沾黏現象。

tips:

每個動作拉倒緊繃處停留10秒,放下放鬆10秒,重複5-10次。一天做3回合。

每天增加上抬及側開角度,以提升肩關節活動度。

症狀二:腋網症候群

症狀表現:

它是開刀造成管道損傷,像有東西在拉扯一樣。

手術過程伴隨著淋巴結的摘除,由腋窩開始會形成一條索狀物或呈現樹枝狀,一直延伸到手肘、甚至到大拇指根部,進而影響到肩關節、肘關節及腕關節伸展。

改善方法:

肩關節及手肘關節同步伸展運動。

躺著/站姿自我伸展運動。

tips:

建議組織液收幹後再做。

症狀三:感覺異常

症狀表現:

傷口周圍、腋下及上手臂區域會出現感覺異常現象(不定點抽痛、針扎感、麻木或疼痛)。

改善方法:感覺再教育訓練

在這些區域給與輕淺的感覺刺激,如:用手輕撫、輕拍、輕按或用沐浴球於表皮輕刷,皆有助於改善麻痛現象。(注意避開傷口縫合處,傷口有血水時不宜做)。

運用貼扎技術來調節/改善皮膚問題。

tips:

有時傷口沒有好,可以感覺上已經慢慢接受了,著正式我們要避免的。

症狀四:肩膀姿勢不正確

症狀表現:

開刀後,心理上會怕傷口裂開、扯傷,就下意識的將肩膀拱起向前傾、手臂緊緊夾在腋下,這樣容易造成:

兩側肩膀姿勢不對稱:高低肩、一前一後。

肩關節轉軸不穩,容易扭傷。

傷口癒合時,容易造成胸壁過緊影響肩關節活動。

長期以往會肩頸痠痛、背痛。

改善方法:

擴胸運動:站姿配合深呼吸,吸氣時將兩側肩胛骨緩慢向脊椎方向靠攏,停5-10秒,吐氣時放鬆,重複10次,每天3-5回。

儘可能抬頭挺胸,不彎腰駝背,維持肩膀的正確姿勢。

tips:

儘量克服心理障礙,不正確的姿勢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症狀五:上肢淋巴水腫

預防及改善方法:

通過職能治療師協助做生活規劃,以預防淋巴水腫及降低複發率。

徒手淋巴引流、加壓治療及退腫性運動。這些需要有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執行。

tips:

可以根據職能治療師的建議,慢慢迴歸到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生活預防及規劃生活

在課上簡毓芬老師反覆提出職能鍛鍊,何為職能?

我們不單單只是有工作上的職能之分。在生活中,在不同的階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比如0-6歲階段的職能是嬰兒、兒童;6-18歲階段的職能是學生;

人在不同的年齡身體機能發揮著不一樣的作用。

生活涵蓋的層面

依年齡...性別...家庭背景...

依職業...休閒...社交活動...

依家庭...社會角色...

在日常生活活動中,我們除了自身基本生活自理外,還會產生[與環境互動]:

照顧他人(老人、小孩或者寵物)...

做家務、清潔、購物、休閒、就醫...

運動、交通工具使用(開車、公交、騎車)...

我們的手臂在不同的環境中會做不同的動作來實現需求,這就是和環境的互動。

而作為職能治療師:運用功能性的訓練,充分修復患者的肢體功能,讓病人儘快迴歸到應有階段的生活角色中去。

淋巴水腫的發生率一直是不確定的,國外有研究報告指出:有低到5.5%的,也有高至80%的情形。

但是我們要注意:

只要是乳癌手術開刀,有摘除淋巴結的情況,都視為潛伏期。

淋巴結摘除了是不會再生的,預防淋巴水腫作為一個常態生活化的事情。

如何預防淋巴水腫

一、保護皮膚,避免皮膚有傷口或感染

患肢避免抽血、注射、針灸、拔罐、放血、刮痧;

在戶外活動時,避免曬傷、蚊蟲叮咬;

避免患肢處皮膚乾燥,可以每天塗抹弱酸性乳液保溼;

避免二次傷害(刮傷、割傷、刀傷、燙傷,剪指甲也要小心);

如果有腳氣、皮膚病的困擾,儘快看皮膚科醫生;

皮膚傷口要及時處理,嚴重時儘快看醫生;

患肢有任何發紅、發熱、或者其他異常腫痛,儘快就醫,不要輕視。

二、給淋巴液迴流創造空間,減少干擾因素

患肢出避免穿戴緊身沒有彈力的衣物,手錶、首飾也儘量寬鬆;

胸衣應鬆緊適度、避免細肩帶的胸衣;

揹包選擇寬版式的揹帶;

患肢避免量血壓。

三、限制組織液的產生

患肢不可有過度勞累的活動,如:提、搬運重物、練習舉重等;

避免強度過大的重複性上肢活動,如:推、拉、甩、撐、拍等;

患肢長時間做輕鬆的家務時,中途多休息;

溫度過高血管擴張,可能會增加組織液的產生,如:熱敷、暴曬、蒸汽浴、烤箱、溫泉等持續性高溫活動;

避免患肢及開刀相關回流區做深層用力的按摩;

搭飛機宜穿戴壓力手套或者低彈性繃帶加壓纏繞;

保持適當的體型和均衡飲食。

淋巴水腫的發生沒有絕對性,只有高風險和低風險之分,有的人手術後就發生,有的人幾十年後才出現。

無論是什麼情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謹記以下3個原則:

工時分配原則

省時省力原則

人體力學原則

不把所有事情一起做,處理事情分輕重緩急,做做停停,日常生活多注意,降低術後水腫發生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