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來襲,這份暑熱小貼士請收好

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

7月17日-7月26日,初伏10天。

7月27日-8月15日,中伏20天。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10天。

昨天是頭伏的第一天,潮溼悶熱的梅雨季沒有駐足停留,炎熱的天氣正式來了。俗話說“冬養三九,夏養三伏”,在三伏天都要注意些什麼呢?

伏天莫貪涼

夏天氣溫高熱,外出歸來,不是喜歡洗冷水澡,就是立即打開空調,再來一罐冷飲。人是舒服了,殊不知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的熱量然而難以散發。

“過度貪涼輕則容易腹瀉,鬧肚子;嚴重時會有乏力、噁心想吐,還會因為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讓人頭暈目眩。”

冰飲越吃越熱,其實只要多喝白開水,身體內水分足夠支持代謝所用,人反而會舒服很多。

tips: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時要小口慢喝。含糖精和電解質多的汽水、果汁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以熱制熱

研究證實,飲用一杯熱茶9分鐘可使體溫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熱茶有利於汗腺的排汗,很利於散熱。

因此一杯熱茶既能消暑又能解渴。

夏季陽氣浮散於外,人體內裡虛寒,因此夏天應適當選擇溫熱食物,喝熱茶,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讓汗孔得以充分排汗,這樣才能更好地散熱。

同理,洗熱水澡、熱水泡腳也可達到促進汗腺分泌、增強代謝、加快散熱的作用。

tips:夏季泡腳適合溫度在38-40度左右,泡五分鐘左右即可;熱水澡溫度一般控制在水溫35度左右即可。

運動適度,避開高熱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並不是讓人不分時間的去鍛鍊。

三伏天運動不適宜過大,對於體質較弱和老人兒童而言,儘量要減少運動和外出,避開白天高熱的氣溫,可以選擇輕微的四肢活動,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溼氣逐漸散去。

其次當溫度超過33℃的時候,還是要避免戶外運動,同時注意多補充水分,運動可以選擇通風涼爽的室內進行。

tips:運動時間最好安排在涼爽的傍晚或清晨,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最好時間以半個小時以內為宜。

飲食有節

每逢節氣必有“進補”風俗,殊不知盲目進補反而無益。

每個人都希望身體健康,但是一時的大補,不如細水長流來的好。尤其三伏天暑熱難耐,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不適宜過食膩補。

可以多吃些新鮮瓜果、蔬菜、魚蝦、豆製品等,其他比如綠豆百合粥、蓮子粥、粳米荷葉粥搭配來吃。再適當吃些雞鴨、魚肉等保證足夠的營養需求。

tips:三伏天應以飲食調養、以清心防暑為主,合理搭配解暑祛溼,驅除體內的溼氣,保持身體的平衡。

晚睡早起補午覺

夏天白晝時間變長,休息時間可以順著季節變化來,睡覺時長適當做些調整,稍微晚些休息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超過11點。

"春生夏長",夏天人屬於旺盛狀態,經常睡懶覺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覺得更疲乏。

所以,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再配合午睡,適宜的午睡時間在30-60分鐘,睡的時間過長反而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tips:上班族午休時間短,可以睡上15-20分鐘,小憩一下,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