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張40年前的千萬欠條,政府非常重視,被稱爲新中國的債主

抗日戰爭進行的非常不易,而八路軍當時的狀況也非常艱難,缺槍少糧,部隊連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都不能保障,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打仗糧草是多麼重要。所以在危急關頭,八路軍需要向百姓借糧食,而八路軍每次借糧食都會打欠條,承諾將來拿著欠條來可以兌換。

他有一張40年前的千萬欠條,政府非常重視,被稱為新中國的債主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曾組織多次兌換活動,兌換當年打給群眾的借條,但因為許多原因,有的借條沒有得到的即時的兌換。一直到了1986年,山西一位叫郭建英的老人手裡有一張千萬借條,拿著這張欠條找到當地政府,希望可以兌現。原來在1946年,郭建英的祖輩借給了八路軍1100萬法幣,後來由於世道不安穩,郭建英老人的家也逐漸沒落,也漸漸忘記了借條這回事。

他有一張40年前的千萬欠條,政府非常重視,被稱為新中國的債主

​1986年的一天郭建英老人收拾東西的時候,在雜物中發現了當年的借條,就想拿到當地政府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兌換。當地政府知道這一消息後非常重視,馬上派人對這張40年前的借條進行核查,經核查無誤後,進行換算,最終當地政府了兌換給郭建英8萬元人民幣。

他有一張40年前的千萬欠條,政府非常重視,被稱為新中國的債主

​郭建英老人沒想到四十多年前的借條還能兌現,也沒想到可以兌現8萬元,當時的8萬元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