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老家,揪心的牽掛;眷戀的鄉情,爬滿了白髮……

遠去的老家,揪心的牽掛;眷戀的鄉情,爬滿了白髮……

遠去的老家

八十多歲的老孃,徹夜難眠,坐臥不安,不停地催促我快帶她回老家,看她那思家心切的神態,多待一分鐘都會痛苦萬分。

天還沒亮透,我就急忙開車趕回了已面目全非的老家。這裡已經成為繁華的都市,站在十個車道寬的大街旁,目睹著川流不息的車龍,喇叭聲聲,燈光閃閃;仰視著高聳入雲的大樓,鱗次櫛比,造型各異;觀望著路旁樓前的花園,奇樹異花,千紫百豔。我平靜地告訴娘:這裡曾經就是咱的老家。娘驚恐得東張西望,喃喃地問我:"咱老家的樹林呢?魚池呢?小溪呢?蘆葦窪地呢?還有村西的大水塘呢?怎麼都沒了,這裡真是咱的老家嗎?"我動情地說:"娘,咱老家拆遷了,原來的老家再也沒有了,再也找不到了。"娘緩緩地環顧著四周,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白髮在晨風中飄揚,似信非信地搖頭嘆氣,我連忙扶著娘坐在路邊的連椅上。觸景生情,心潮湧動,面對著這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新城區,我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時期的老家情景。

我的老家離縣城北城門只有六公里的路程,小時候,為到城裡找父親,我曾經無數次的步行走過,在那凸凹不平的小路上曾留下了我數不清的童年夢想。

遠去的老家,揪心的牽掛;眷戀的鄉情,爬滿了白髮……

牽掛的樹林

老家的村子座落在一個高高的土崗上,世代村民,擇高而居;掘窪為塘,疏流成渠;引水澆田,旱澇無虞。村內樹木青翠,濃蔭如蓋。村外三面環水,涓流不斷。村東有幾十方人工開挖的魚池。村南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茂密樹林,林中貫穿著一條東西走向的溪渠。村西有一口圓瓢形狀的大水塘,水塘南北長約五百多米,東西寬約四百餘米,塘岸排列著粗壯的垂柳和笨槐,塘底則是綿綿的細沙,水深約在一到三米之間。夏天,鑽進塘水裡嬉戲打鬧,撒歡使野,這裡便成為我們享受快樂的水晶宮。冬天,聚在冰面上溜冰滑行,鑿洞逮魚,這裡又成為我們盡興玩耍的滑冰場。緊靠水塘西南則是大片溼地,裡面遍佈著清翠欲滴的蘆葦,如同一灣碧綠的湖泊,清風拂過,沙沙作響,綠波盪漾,翩翩起舞,鳥飛鴨鳴,宛若仙境。在溼地和水塘連接之處,便是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源頭,水塘和溼地內的清水在相互調節後,便會順著小溪緩緩流去,流經村南的樹林和村東的養魚塘,爾後匯入沂河,奔向東海。

遠去的老家,揪心的牽掛;眷戀的鄉情,爬滿了白髮……

難忘的小溪

村東的養魚池是集體財產,常年有專人看管,我們自然不能擅自闖入。小溪因與水塘和魚池相連,裡邊生長著許多肥嫩的魚蝦和水草。放學之後,我們揹著書包,直奔小溪而去,在那兒摸魚捉蝦,嬉笑玩耍,瘋到天黑,大家才把捉到的魚蝦放在一起,分成平等的份數,每人挑走一份拿回家中,成為當晚的美味佳餚。有時順溪而上,來到村西的溼地,那兒有大小不一的幾十個魚池,裡邊生長著許多的小魚蝦,因其太小,通常都不放在我們眼裡,它們便成了各種鳥類的美食。溼地裡棲居著各種各樣的小鳥,多得叫不出名來,一群群的飛來,又一群群的飛走。鑽進密不透風的蘆葦叢裡,雖然看不見鳥兒,可聽到的鳥聲,卻是婉轉悠揚,悅耳動聽,一曲接著一曲:有百囀千聲、天籟之音的獨唱;也有感心動耳、蕩氣迴腸的合鳴。我們在蘆葦蕩裡,摘蘆葉,卷蘆哨;折蘆杆,制蘆笛;捉迷藏,逮黃鱔;捅鳥窩,摸鳥蛋;用絲網捕小鳥,拿葦杆釣甲魚;玩得投入專注、開心快樂,常常忘了回家吃飯。村民還在那裡散養著數量繁多的鴨子,與天生的野鴨混合在一起,那些鴨子想下蛋的時候,來不及回家,就下在溼地野鴨的窩裡,我們隔三差五的會撿到許多鴨蛋。等到夏天,溼地裡的水汪連成一片,波光粼粼,天水一色,其中的蛙聲雷鳴,震耳欲聾。隨後水裡就冒出許多的菱角和雞頭米,等到果實成熟了,我們就採回家煮著吃。

遠去的老家,揪心的牽掛;眷戀的鄉情,爬滿了白髮……

迷人的蘆葦

晚上,我們通常是在村南的樹林裡玩兩軍對戰的遊戲,你攻我守,我進你退,玩得有招有式,象模象樣,經常有小夥伴在戰鬥中被打得頭破血流,摔腿傷胳膊的事故也時有發生。無論再新、再結實的衣服只要穿上幾天,就會傷痕斑斑,窟窿串串,為此不知有多少小夥伴被家長打罵斥責。但是這些都擋不住孩子們愛動貪玩的天性。

村西水塘的東岸多是住戶村民,靠近南邊有一處大菜園,菜園的主人一家三口:大爺、大娘和女兒小玉。園子周圍不僅紮緊了密密的籬笆,籬笆上還爬滿了帶刺的荊棘,將園子圍得水洩不通,嚴實得連只老鼠都鑽不進去。園子裡種有黃瓜,西紅柿,水蘿蔔等時令蔬菜,四周還栽有櫻桃樹,杏樹,棗樹等稀有果木。

遠去的老家,揪心的牽掛;眷戀的鄉情,爬滿了白髮……

銷魂的水塘

那時的小玉只有十四、五歲,細高的個頭,勻稱的身材,兩條麻花辨子又黑又粗,長及至腰,潔白如玉的臉上,長著一雙杏眼,直鼻小嘴,圓臉細頸,穿一身藍底白花的粗布衣褲,美得如同仙女一般。她常常手裡拿著一本書,或是端著一個針線筐,坐在園內的樹下,幫其父母看護菜園。於是這個園子裡的瓜果和女孩就成為吸引我們的磁鐵,讓我們頻頻光顧,流連忘返,有時來是為了偷瓜摸果,秘密行動;有時來是為了貨物交易,大張旗鼓。我們會把摸來的魚,撿來的蛋,採來的菱角與小玉交換瓜果,小玉看到那些稀奇的小東西高興得蹦蹦跳跳,跑裡跑外,只有看到那些還沒長滿羽毛的小鳥時,小玉才會跺著腳跟,撅著小嘴,生氣地說:"那些鳥兒是我們的鄰居,你們把它的孩子偷走了,把它們的窩給拆了,它們傷心得就再也不會來了,你們得把它們的孩子送回去,要答應我,今後再也不許欺負它們了。"看到小玉急得要哭得樣子,我們都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於是都爭著向小玉表態決不再捅鳥窩,摸鳥蛋,捕小鳥了。

記得暑假的一天,我和一個同學去村西水塘游泳玩耍,那個同學不知不覺遊進了深水區,人在水裡一上一下地撲騰,急得我大喊大叫,不顧一切地去拽那位同學,結果反被他拉進了深水區,我心慌氣短得喊了幾聲後,就在漩渦中掙扎起浮,接著便在天旋地轉中失去了知覺。等到我醒來的時侯,已經躺在了小玉家的菜園裡,小玉把我放在一口大鍋上趴著,等我吐盡了肚子中的汙水,小玉才扶我起來,哭著說,我只救出了你一個人,那個孩子早已沉入水底,至今還沒找到,全村的大人都正在水塘裡撈人呢。原來細心的小玉看到我們倆下水後,總感到不放心,就跑過來找我們,正好聽到我的呼救聲,並看到我在水中掙扎,因她不會游泳,只好扛著一棵大木棒,不要命似地跳入水中,藉著木棒的浮力將我救出深水區。事後,全村的人都誇小玉聰明善良,救人有方。

遠去的老家,揪心的牽掛;眷戀的鄉情,爬滿了白髮……

美麗的溼地

後來我參軍入伍,離開了老家,就再也沒有見過小玉。或許是怕打擾了她平靜的生活,或許是那少年時期的事情都已隨歲月流逝,我至今也沒有再去看望我的救命恩人小玉。現在連生我養我的老家也已被地拆遷了,就象當年被偷走孩子、拆掉老窩的鳥兒一樣,我沒有了老家,沒有了寄託,成了水中浮萍,飄泊不定。

那清澈見底的水塘,那水清魚肥的小溪,那一望無際的蘆蕩,那方方相連的魚池,還有那夜夜給我們帶來歡樂的樹林,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為我永遠的回憶,無盡的懷念,難捨的思戀,酸楚的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