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造?

超越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造?

想起了阿里在社交工具上的努力,不禁讓我想起來往剛剛推出的時候,記得當時聽一個做在阿里上班的朋友說,每一個阿里內部員工都要下載和使用這款軟件,似乎還要推廣給身邊10個人。這個說實在的,真的不是阿里這種級別公司做的,依賴自身員工去推廣,只能表達阿里的決心和競爭對手的強大。

儘管以失敗告終,但阿里從未停止過努力,陌陌,釘釘是阿里在社會化社交和企業化社交做的努力。陌陌擺脫了“約炮神器”的標籤,而釘釘也成功突破1億用戶,在企業社交中立萬揚威。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清楚,為什麼阿里在社交這方面會不斷髮力,與競爭對手一決高下那?其實這是個移動入口和生態圈的問題,微信用戶超過10億,代表著國內大多移動用戶入口被騰訊掌握,就像只有一個門的房間,大家進來了,至於要發生什麼,那是可以有無限聯想的,而騰訊可以依賴類似小程序這樣的應用,來打造一個閉環的生態圈,隨著日益完善的生態圈,大有一統江山的勢頭。

而阿里在電商上也有非常龐大的客戶群體,粘度也很高,但重要的區別是,人們一天也離不開社交但不一定天天電商。

超越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造?

那阿里是否會推出一款超越競爭對手的社交神器那?我們要從用戶習慣,社交要素,企業基因三方面來說起了。

1 用戶習慣

超越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造?

現在很多人晚上睡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會打開手機,其實也沒什麼事,就是一個習慣的本能。而微信就是要打開看看的APP之一,似乎會怕有什麼重要的信息錯過了,從心理學上講就是一種對自我存的一種期盼,而這種期盼是上癮的。相信現在手機上癮的人不計其數,而擺脫一種癮最好的辦法是找到替代品。所以,從理論上說,如果這種替代品足夠強大,在人們有自主意願的情況下,是有可能實現的。但請注意,上面有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2 社交要素

超越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造?

如果“關係”、“內容” 和 “互動”是社交的3個要素的話,對比微信,關係是內心比較私密的,也成為管理自身人際關係的工具。內容的開放性也決定了獲取信息的效率很高。而類似紅包這樣的工具,也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互動手段。其中“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方面,是需要時間沉澱和積累的,是難點。

3 企業基因

超越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造?

說起這個,我想起了原來的QQ商城,在電商蓬勃發展的時期,電商大鱷不會放過任何領域的參與競爭,做為擁有龐大QQ用戶群體支持的QQ商城,最終沒有在B2C或C2C電商平臺取得勝利。所以,企業是有基因的,既是一種限制,也是一種保護。他跟企業的經營理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息息相關。正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也是這個道理。作為用戶的我,也希望有更優秀的社交工具來服務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喜歡瞭解和一起分享工具的朋友,關注我,一起交流吧~~~

超越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