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拼多多的紅與黑

7月26日晚,上海中心大樓5層會場被映照得一片通紅。光線來自於大廳舞臺背後碩大的LED背景屏幕。除此之外,舞臺的中央還對稱擺放著兩臺自動化工廠中才能見到的機械臂。機械臂末端各自安裝一面一人高的屏幕,拼合在一起組成了一扇略為奇特的“門”。門同樣是紅色,正中間是經過設計變形後的三個英文字母:PDD。

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上海中心大樓5層會場

這是社交電商拼多多在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後的股票交易代碼。稍後,它會以發行價19美元上漲39.47%的26.5美元開盤價高調入場。但和其他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不同,納斯達克破例將拼多多敲鐘現場的一部分搬到了上海陸家嘴的核心上海中心。這裡是上海市最新的地標,同時也可以看作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中心。

特殊待遇和特殊地點,無一不將這家公司的話題性誇張擴大。發佈會現場湧入300多名觀眾,大多是全國各地的記者。但就在幾周前,臺上與臺下的雙方還在因為商家維權的事情劍拔弩張。

當時是7月初的一天,烈日當頭,拼多多上海總部樓下人頭攢動,商戶手握申訴書站在廣場上。據其中一人描述,拼多多共凍結了近40萬元錢款,此前雙方多次溝通,無果。

“我們是一個小聯盟,裡面全是受損失的商家。”商家們來自全國各地,通過微信和QQ群聯繫,大家在群中訴說“冤情”,並商討如何要回錢款。

此事引來了媒體的關注和追蹤,同時也將拼多多“涉黃”、“涉暴“、假貨橫行的原罪再次帶出。

輿論一致認為,這個看上去很“low“的電商新貴,並不能代表行業的未來。和今日頭條與快手一樣,拼多多也被要求建立起更高的商業道德觀。

但此刻,在即將出現的新財富神話面前,黃崢直面媒體,邀請在座所有記者穿上特意準備的紅色T恤,加入到之後的狂歡當中。

於是,一家公司的紅與黑,在敲鐘的瞬間交融到了一起。

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大會現場人們身穿紅色T恤一片喜慶

拼多多的紅:在紅海中探索出新大陸

用黃崢自己的話來說,拼多多“很幸運”,踩對了宏觀上的大勢,從阿里和京東的電商天下中,找到一片新大陸。這片大陸的廣袤,吸引到了成熟市場中更加理性的投資者。

這片大陸有多廣袤?拼多多的盈利模式和收入數據可見一斑。

去年4月,拼多多進行了收入模式轉型,用廣告系統取代了原有的在線直銷業務,轉變成為純平臺模式。

這種模式的背後是百萬級的活躍商家,他們售賣品類眾多,但品牌知名度低。而拼多多的多數訂單則來自爆款,與幾年前淘寶的發展路徑較為相似,高人氣拉高了銷量,也讓零散的消費者組織在一起,獲得了更高的議價權。

而對於供應鏈來說,這筆買賣並不算虧:工廠可以專注於生產某種爆款,從而降低生產成品,在引流上可靠分享信息完成,省去了大量的廣告、營銷費用。

一名商家在知乎中描述過在拼多多銷售的經歷。他表示,工廠給車載MP3等代工,“給品牌代工每個129元,在拼多多上賣39.9元,成本37元”。成為爆款後,銷售可達到每月兩千多萬元,且增速勢頭良好。

換句話說,你可以把拼多多看成是被互聯網規模加成後的廟會大集:買家因為人多得了實惠,廠家直面消費者薄利多銷反而增加了收入,雙方皆大歡喜。這一模式被稱為C2M(消費者對製造商),自智能家電熱潮出現的2014年就被不斷提出,但一直未能實現。

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廣告+佣金”通常是平臺型電商的成熟盈利模式,拼多多亦是如此。做好一個“集市管理員”,也可以藉機快速發展。於是,無論從表面還是結果上來看,這都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也促進了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長。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拼多多年收入為5.05億元人民幣,而到了2017年,收入達到17.44億元人民幣,2018年Q1已經實現13.85億元人民幣營收,同比增長37倍。

於是,一個負面消息不斷的電商平臺,反而“越負面越發展”,甚至得到了富達基金、Capital、阿布扎比主權基金等主流機構的青睞,在上市之前就獲得了20倍的超額認購。

拼多多的黑:供應鏈短板下帶來的爭議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登陸納斯達克之際,仍有部分拼多多的商家奔走在維權路上。

自今年春節過後,就不斷有商家前往拼多多總部維權,他們唯一的訴求是“償還凍結錢款”。這些商家普遍由於商品描述、關聯店鋪和物流信息造假,或是被要求繳納營業額300%的罰款,或是被凍結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貨款。

黃崢曾經在接受新浪科技等採訪時做過簡單解釋。他認為,對商家售假、虛假宣傳作出的懲罰證據確鑿。初此之外,他也表示平臺與商家之間的矛盾不可能不存在。“更重要的是縮短解決矛盾的時間,而且平臺上的商家也需要迭代。”

黃崢口中的商家迭代,或許是拼多多在質量、口碑方面屢受爭議的根源。

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黃崢在敲鐘儀式前的發佈會上

以目前的發展速度,拼多多很快即將面臨用戶規模發展的天花板。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年年初發布的第41次報告,中國2017年年底的網購用戶規模為5.53億人,這也意味著每兩個網上購物的中國人,就有一個在使用拼多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正在將更多的資金用於廣告投放。獲客成本上升成為公司虧損的主要來源。

招股書顯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淨虧損2.01億元。其中,一季度的總營收為13.8億元,但是銷售和推廣費卻花掉了12.1億元。

此外還有消息指出,拼多多在廣告投放上十分激進:去年全年度廣告投入量約為10億元,今年的廣告投放可能會翻番。在世界盃期間,拼多多的廣告植入到每場賽事中,其投放額或達到4億元。

“單純靠流量發展,會很快見頂”,專注電商領域的分析師唐凱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稱,中國目前的主流在線購物平臺有十餘種,除了阿里巴巴和京東外,在垂直電商領域中新興起眾多玩家,但是買家人數的增速卻未達預期。

唐凱認為,拼多多依靠社交平臺切入,在前期的數據喜人,但後期增速必然會放緩。更重要的是,社交電商的屬性可能難以留存住用戶,“增速放緩,加上部分用戶的流失,天花板就出來了”。

黃崢本人有不同的觀點,在上市前與媒體的溝通和交流中,他向新浪科技表示,供應鏈的完善和口碑的建立並不像用戶增長一樣迅速,反而是靠線性增長,慢慢積累出來。

“平臺模式的缺點是初期有各種問題,但通過迭代,商品的質量問題會逐漸改善。“因此,供應鏈的建設就成為拼多多日後發展的重要一環。

這正是目前拼多多的短板,有業內人士認為,與拼多多推行嚴格處罰標準矛盾的是,平臺對商戶又實行了零門檻准入規則,且推廣方式較為隨意,這或許才是商家屢觸“紅線”的根本原因,進而導致假貨一度在平臺上橫行。

實際上,在上市發佈會上,拼多多也在有意弱化這些“負面商家“的存在感,著重展示拼多多可以讓供應商獲得更多利益的形象。象徵工廠生產線的兩臺機械臂自不必說。在宣傳片中,商家的代表也是生產紙巾的代工製造商,和出售自產瓜果蔬菜的農民。

在今年4月的一次採訪中,黃崢向媒體坦承,拼多多的最終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製化生產。但他也表示,拼多多對上游的投入和整個產業鏈的賦能都太弱。如果用進度條表示的話,或許拼多多隻走完了60%的路程。

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結語:拼多多是不是“消費降級”?

從創立到上市,拼多多僅僅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而在這背後,供應鏈一側的服務仍然沒有完成改造。對於此時上市是否為時尚早,黃崢的解釋是上市沒有早晚之分,甚至在他看來,通過上市,反而是一個加速平臺解決已有問題的機遇。

“以拼多多目前的規模,平臺上的任何問題都會成為社會問題。”他表示,公司上市後將會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這會促進平臺的自我監督和完善,也能將拼多多的真正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在他看來,解決中國發展不均衡所帶來的消費不公平,滿足不同人群對消費的個性化需求才是拼多多的願景。他反覆向媒體重申,用戶已經在規模高速增長,和超過50%的留存率上,用腳投票認可了拼多多。至少,大多數人已經認可了平臺商品的品質,只不過這些人都在“五環外”。

那麼拼多多到底是不是“消費降級“?

“這種說法我挺反感的。“黃崢嚴肅地說。

總結:業內人士眼中的拼多多短板

第一,隨著平臺用戶量的增加,必然會受到用戶多樣化、消費升級等因素影響,目前平臺近六成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未來其必將與巨頭搶奪一二線城市用戶,從其近期在中心城市的廣告投放量即可看出端倪。但中心城市人群普遍更關注產品質量,底價爆款與高質量的衝突必將愈演愈烈。

第二,平臺此前對商家採用了嚴厲的處罰機制,引起部分商家不滿。隨著體量的增大,配套服務的提升,可否為商家提供有效的服務支撐及解決方案,有待考驗。

第三,競爭對手們不會坐視不理,各家已採取了針對措施,包括淘寶特價版、京東拼購、網易考拉拼團等。如何與巨頭產生差異化競爭,將決定拼多多在市場中的地位及未來走向。

第四,平臺依託於微信外鏈和小程序觸達用戶,但小程序的平均日留僅為13%,所謂的社交屬性過於受限微信,難以自己留存更多用戶。

此外,騰訊雖然是拼多多第二大股東,佔股達17%,但其角色更像是純投資者,表面上未給拼多多提供更多的便利。反觀騰訊注資的其他電商,給了京東獨家流量入口,且讓轉轉二手進入到九宮格。

第五,在美上市後,平臺在一段時間內仍會面臨產權侵犯、假冒貨品等問題,在法律完善的境外,這可能會引來投資者的集體訴訟。近期一起關於拼多多遭美國商標侵權訴訟的案例就引起了普遍關注。

拼多多面前是紅海新大陸,還是流量天花板?

盤點:拼多多大事件

2015年9月,拼多多正式上線。

2016年9月,拼多多與拼好貨宣佈合併。

2017年底,拼多多推出“多多進寶”,可給推手設定一定的佣金比例,讓推手去幫助商家分享商品鏈接。模式對標阿里淘寶聯盟。

2018年1月,阿里巴巴與拼多多宣戰。前者發佈了《年度打假報告》,點名淘寶網製售假貨商家正在向拼多多轉移。拼多多負面暴增。

2018年3月,各路電商開始圍剿拼多多:阿里推出“淘寶特價版”;京東推出“拼購”;唯品會推出雲品倉項目;網易考拉推出“拼團”等。

2018年4月11日,拼多多C輪融資30億美元,騰訊、紅杉領投。拼多多確認站隊騰訊。

2018年5月8日,面對眾多負面報道,拼多多對外懸賞100萬元緝拿黑公關。

2018年6月8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發文,稱發現平臺上存在涉黃、涉暴且違法的商品。

2018年6月13日,商家們圍攻拼多多上海總部,引發肢體衝突。商戶與平臺矛盾被媒體關注。

2018年6月18日,拼多多CEO黃崢見媒體回應質疑,解釋了平臺罰款的資金去向,並指出維權事件背後有推手。

2018年6月30日,拼多多宣佈赴美遞交IPO申請,進入靜默期。

2018年7月17日,拼多多更新招股書,騰訊、紅杉分別增持2.5億美金。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PD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