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足球

中國古代足球

蹴鞠

蹴鞠(cuju),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蹴鞠流傳了兩千三百多年,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當時在民間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以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唐宋時期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蹴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

中國古代足球

蹴鞠

第一個瘋狂的球迷

由於蹴鞠運動的興盛,漢代還出現了研究這項運動的專著,漢代曾有人寫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班固在寫《漢書·藝文志》時,把《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屬於軍事訓練的兵技巧類,可惜後來失傳了。西漢時期的項處是第一個因足球而名垂史冊的人,不過他的經歷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于意為項處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體育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球迷”。

中國古代足球

蹴鞠

足球製作的改革: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足球製作技術也有所改進。唐代在制球工藝上有兩大改進:一是把用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的形狀更圓了。二是把球殼內塞毛髮改為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球,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個發明。據世界體育史記載:英國發明吹氣的球是在十一世紀,比我國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時間。

中國古代足球

希望

足球技法的變遷:

唐代的球體輕了,可以踢高。球門就設在兩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稱為“絡網為門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漢代是直接對抗分隊比賽,“僻脫承便,蓋象兵戍”。雙方隊員身體接觸就象打仗一樣。唐代分隊比賽,已不是直接對抗,而是中間隔著球門,雙方各在一側,以射門“數多者勝”。從足球技術來說,是一種發展。由於球體輕了,又無激烈的奔跑和爭奪,唐代開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門的,以踢高、踢出花樣為能事,稱為“白打”。唐代詩人王建有一首《宮詞》說在寒食節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為樂。唐太宗、玄宗都愛看踢足球,當時球門是“樹兩修竹,絡網於上,以門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唐代不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術還很高超。

中國古代足球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

民間民俗活動:

不僅皇帝宮中有這樣的習俗活動,民間也有。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中說,“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可見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踢球習俗的普遍。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南宋時期,詩人陸游在《春晚感亭》詩中描寫過這個情景:“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又《感舊四首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的詩句。

中國古代足球

蹴鞠

最早的球星:

蹴鞠在宋代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施耐庵的《水滸全傳》中,寫了一個由踢球發跡當了太尉高俅。小說雖然在人物事蹟和性格上作了誇張,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實。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了。

中國古代足球

蹴鞠

最早的的足球俱樂部:

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發揚互助,在南宋時期,踢球藝人還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這是我國最早的單項運動協會,類似於今天的足球俱樂部;也可以說,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中國古代足球

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雲天下圓

男女混合足球隊:

到了元代,關漢卿等人的散曲中記述了男女對踢足球的情景。但這種男女對踢,已不是雙方尋求自身的娛樂,而是以婦女踢球作為一種伎藝供他人欣賞。薩都刺《妓女蹴鞠》散曲中說:“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雲天下圓”。可見踢球和歌舞一樣,都是宴會上的伎藝。“

中國古代足球

蹴鞠

足球性質的變化:

《明史》上記載,擁兵三吳、稱兵割據的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可見踢球已和淫樂連在一起。所以,朱元璋稱帝之後,傳下聖旨,嚴厲禁止軍人踢球。朱元璋的聖旨只能禁止軍人踢球,但並不能改變足球的娛樂性質。被稱為明代社會百科大全的小說《金瓶梅》中,有一段描寫西門慶在麗春院看妓女李桂姐踢球的事:西門慶吃了一回酒,出來外面院子裡先踢,又教桂姐與兩個圓社踢。“一個捎頭,一個對障,拗踢拐打之間,無不假喝彩奉承。”

中國古代足球

冰上蹴鞠

冰上蹴鞠:

滿族人曾將其與滑冰結合起來,出現了“冰上蹴鞠”的運動形式。清代中葉以後,隨著西方現代足球的傳入,中國傳統的蹴鞠活動被現代足球所取代。我國古代的蹴鞠活動,自戰國起經歷了幾千年,在漢、唐、宋時代,曾經象彗星一樣,發出閃亮的光輝;後來,投入清代社會的水中,只留下一點泡沫,終於暗落了。

中國古代足球

現代蹴鞠

2004年7月15日,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足球博覽會上向世界正式宣佈“足球起源於中國”,山東淄博被正式確認為世界足球起源地。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期間,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臨淄是足球的故鄉,不僅是你們的驕傲,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全世界的驕傲,是所有喜歡足球、喜歡世界盃的人的自豪。”羅納爾多也在記者招待會上一臉真誠的說:“我的護球,很像中國的高逑。”

中國古代足球

世界盃

2006年4月,作為德國世界盃的一部分,德國漢堡足球博物館正式開館,向觀眾展示豐富的足球歷史文化,包括作為足球起源地的燦爛的中國蹴鞠文化。

中國古代足球

吶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