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野水平溪橋,波翻蓼花亂。

斫竹編青籃,門前開蟹籪。

——王叔承《雨後雜興三首》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竹編,顧名思義以竹子為原料進行編制的用品,竹編的歷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戰國時期還出了一名“泰山”的專門研究竹編技藝的人,那時就已經有竹蓆、竹簾、竹箱、竹籃、竹筐等近百餘種竹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延續到至今。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夏日的傍晚時分,特意到漳州古城尋找竹編店,總還記得幾年前經過古街時偶然一撇的“盛況”,鬱悶的是騎著小毛驢繞了好幾圈才終於在香港路145號找到竹器店。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生活用品好像都是竹編,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塑料、玻璃等其他製品逐漸取代,直至現今,家裡能找到一兩件竹編變得不容易。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不愧是竹器店,就連招牌也是用竹子編制的竹筐,寫上“古城老手藝 竹器”。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一間小小的店面,頂上、兩邊的牆上、地上都放滿了竹製品,只餘中間一條過道尚可通過,屋子的裡面,一位70多歲的老人正在編制一個竹製品,據說還得提前定製,老人家從12歲學藝至今,一直都從事著竹製品這項技藝,店裡的每一件物品都是老人家親手製作,為之傾注了一生的時光。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店面的門口放著好幾個小小的竹椅,有高有低,貫穿著漳州人小時的回憶,有的是從baby剛學會坐姿使用的椅子,有的是學會單獨吃飯後用的椅子,靠椅、單椅…這種椅子使用時間長,不易損壞,還記得家裡有一把竹椅是母親的陪嫁之一。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一把蒲扇輕輕搖,懷裡的寶寶睡好覺,兒時夏天,空調沒有,風扇珍貴,奈何漳州天氣酷暑難耐,有多少人的童年午後時光是在奶奶或外婆的手中蒲扇下安睡的。

沉澱生活的詩意,漳州竹編古老的指尖技藝

漳州竹編

竹器搖曳的清香,與內心的千絲萬縷,慵懶生姿,生活的延續,竹器的魅力,不知早已經過多少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