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轉給爸媽!「防範非法集資」十大預警

请转给爸妈!“防范非法集资”十大预警

请转给爸妈!“防范非法集资”十大预警

近年來,

“投資理財”走近普羅大眾,

許多老年人也將養老錢投入其中希望增值,

但現實中,

名為“投資理財”實為非法集資的案例頻發。

请转给爸妈!“防范非法集资”十大预警

如何提高老年人防範非法集資的法律意識?

如何保護老年人遠離非法傷害?

如何從多方面預防非法集資侵害老年的晚年生活?

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请转给爸妈!“防范非法集资”十大预警

近日,

北京老年維權服務工作站

向外界發佈了,

老年人10條“防範非法集資”預警信息,

快來了解一下!

預警內容中提醒各位老人:

要多聽子女意見,不要貪圖小利,而成為非法集資的幫兇,更不能僅憑公司鉅額的註冊資本就輕信公司具有較強的履約能力。

不要被高大上的項目吸引,要了解這些項目是否真實的存在……

最後提醒,老人們遇到詐騙後要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依法維權,避免情緒激動。

“防範非法集資”十條預警信息

一、謹記高回報 伴隨高風險

老年人選擇將自己養老金用於投資理財時,大多是被集資人許諾的高額利息、入股分紅所吸引

,殊不知當你看中騙子的高回報時,本金已經岌岌可危。

如果有人和你說,他們的理財項目收益高、風險低,那麼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理財陷阱。

二、投資前要商量 以免事後受埋怨

老年人辛苦攢下的養老金是與老伴的共同財產,在打算投資前一定要和老伴商量。

數十萬元的投資支出對家庭來說也屬於大事件,老年人除了和老伴溝通外,也要多聽聽子女的意見。

很多老年人投資失敗或被騙後,因為事前沒有與家人商量,事後更不敢讓家人知曉,老人除了遭受較大經濟損失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壓力。

三、不貪小利 免成非法集資幫兇

有的老年人經不住騙子高利息誘惑,購買了理財產品。老人“收益”後,又將項目介紹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對老人許諾拉人頭給予幾個點的提成,老人有可能經不住提成的誘惑,介紹身邊更多的人也購買理財產品。

一旦被騙後,不但自身遭受損失也讓鄰居成為受害者,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成為了非法集資的幫兇。

四、審慎選擇 投資理財對象

老人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審慎選擇投資對象,做好相關的信息查詢工作。各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官方網站可以查詢企業的註冊信息,可以查看公司的註冊資本、股東、註冊地址等信息。

在這裡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老人:

第一、不要僅憑公司鉅額的註冊資本就輕信公司具有較強的履約能力,註冊資本分為實繳出資和認繳出資,很多公司所顯示的註冊資本大都是認繳出資,實際並未足額出資,有的還沒有到公司認繳出資的出資期限,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第二、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查看公司的不良信息,如果有提示註冊地無法聯繫等經營異常信息或者其他警示信息,那麼就不要選擇向這些公司投資。

五、融資企業 金融資質要必備

我國對金融機構實行的是准入制,從事金融業務要取得金融許可證,沒有取得金融許可證不能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

如果有企業向老年人募集資金,老年人首先應當在銀監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網上查詢平臺查詢企業是否具備金融許可證,如果經查詢不具備從事金融許可證,就不要參與企業的集資,以免權益受損。

六、融資項目 本身要審核

很多非法集資都是打著生態莊園開發、修建養老公寓、投資機場高速路建設等旗號,公開的向社會募集資金,老年人容易被這些高大上項目所吸引。

這些項目是否真實存在不清楚,項目是否真正委託募集資金不清楚,項目經營狀況及前景不清楚,也沒有途徑去審核這些項目。其實好多項目都是騙子虛構的,本身並不存在,只是騙子用來集資的幌子。

七、合同先審查 簽字要慎重

老人在簽訂合同前,一定先認真的審查合同的內容,包括合同約定的還款期限、違約責任、以及合同約定的利息。

老人要切記凡是簽字的都要認真審核,凡是對方的承諾都要落實到文字上。

八、理財有擔保 防範於未然

老人在投資理財時,為了降低風險,可以要求借款公司提供擔保。

對擔保公司,還應當審查其是否具備擔保資質和能力,很多公司用自己投資的子公司或者其他關聯公司為債務作擔保,那麼擔保能力就很弱。

如果擔保合同約定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那麼一旦借款公司違約,老年人就可以要求擔保公司承擔償還責任,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降低風險。

九、遭受損失 及時處置不拖延

老年人投資理財時,如果公司到期未償還借款本金或者利息,要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

對於發現被騙,集資人可能涉嫌非法集資的,老年人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刑事責任。立案後,公安機關會根據案情需要凍結、查封集資人的財產。

不要相信騙子拖延的花言巧語。

十、維權要理性 尋求專業幫助

非法集資的受害者大多涉及幾十人或者上百人,而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

老年人因非法集資被騙,可能畢生攢下的養老金都被騙光,可能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情緒往往非常激動。

老人要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依法維權。

普法君向您約稿!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