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7月盛夏,我们一行近20人参加了由亿童园长学院组织策划的美国游学活动,有幸参访了当地的5所幼儿园,分别是加州理工儿童中心、加州枝桠艺术幼儿园、成长乐园幼儿园、圣巴巴拉启智儿童发展中心和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

本次活动亿童园长学院安排的5所幼儿园都是美国的高品质幼儿园,在参观过程中,我既感受到他们各自鲜明的办园特色,也感受到美国幼儿教育理念的共性:开放、创新、未来。通过走访参观园所环境,聆听园长对教育理念、课程设计的深入解读,观摩孩子的一日在园生活等,我真切地感受到美国学前教育领域对儿童、环境和材料的重视。

随处可见的STEM教育

游学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儿童中心,现任中心主任苏珊是中心创始人,同时也是美国儿童STEM研究中心的发起人。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左一为苏珊园长

▲ 苏珊园长向我们介绍,在STEM教育理念中,户外和室内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同样重要。因此,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儿童中心的环境中都随时随地为孩子提供可供操作的测量、探索工具,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想象和创造。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自由舒适的户外空间,蕴含着许多的探索契机。树上悬下的吊环,高低、粗细各不同,它是孩子们挑战自我的媒介;大树旁高矮不同的六边形木箱,帮助孩子在游戏中理解几何形状、高矮、空间、物体与物体的关系等;桌上提供的抹布虽然都是方形,但也有大有小,这其中也蕴含着数量关系的探索。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孩子可以看图书资料,根据书中内容制定计划、动手操作、不断观察、不断实验,制造出心仪的“宝贝”。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以“色彩”为主题,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绘本和操作材料,让他们自己阅读、动手、探索、感知色彩变化的秘密。我想这是美术、科学、阅读与表现的完美结合。

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呢?苏珊这样介绍:“教师为孩子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探究多种方法,鼓励孩子们探究再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会设计一些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挑战和难题,让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相互学习,积极想办法解决。”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这是孩子们自发探索出的作品。令人再一次感慨STEM理念的是,这里的每个杯子都有刻度。苏珊也向我们介绍,幼儿园里无论是游戏实验用的量杯还是孩子喝水的杯子,都有刻度,他们希望藉由这种方式,让孩子领悟数的关系。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在这里,孩子们和大自然是一体的,他们通过观察环境中的生物,感知生命的循环,并记录下关于生命的故事。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就连幼儿园里接待台的木板都是孩子们随手可取的测量工具。

室内环境不允许拍照,此刻只能通过文字向大家传递我的感受。教室墙面非常朴素,所有供孩子探索的材料都收拾地井井有条;虽然是混龄班级,但是在提供大量的室内材料里,可以感受到明显逐步呈现、逐步增添的年龄特点;没有任何花哨、繁余的环创,班级里更没有黑板和电视。

孩子们在这里是不允许看电视的,教室里的电脑和平板仅供孩子编程使用。

对孩子真挚的爱与尊重

带着对STEM教育的所思所感,我们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加州的另一所幼儿园--加州枝桠艺术幼儿园。空气中弥漫的艺术气息,带给人清新悦目之感,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皆让我感受到如家般的温馨与舒适。不禁畅想,连我都有如此清新的感受,孩子们在这里又该拥有怎样的自由与快乐呢?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藤蔓掩映的小门洞进去,里面是一片散发着自由光芒的神秘胜境。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为保证对孩子的尊重,在正式开始参观前,Partricia园长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同一间教室不可以容纳两人以上进入,我们在教室里不可以站着,看到孩子不能主动与他们说话等。她随后的解释更给我以强烈的冲击,她说,“对于孩子们来说,你们都是陌生人,没有任何情感连接的情况下与之对话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安全感,如果今天你们为孩子所喜爱,但明天又会离开,就会造成孩子的困扰。”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对孩子的爱与尊重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在枝桠艺术幼儿园的入园环节,老师会鼓励家长牵孩子的手,让孩子自己拿着饭盒走进幼儿园,而不是被家长抱着入园。Partricia园长说,这是因为家长抱着孩子,孩子的眼睛只能看到一个方向的环境,当家长离开时,孩子会对其他环境产生陌生感。而孩子自己走进来,他可以自由地看到幼儿园丰富的环境和材料并很快熟悉起来,同时,他自己收放饭盒,会更加清楚饭盒放在哪里,午饭时就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饭盒,获得成就感。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入园第一件事,家长和孩子都必须签到。低年龄段的孩子不会写名字,但是他可以用各种符号代替自己的名字,画画、打一个勾甚至划一条线都可以。园长认为,这也是读写的初始阶段,为之后的读写练习打下基础。老师还会把这些签到表都保留下来,通过签到表就可以看到孩子读写进步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幼儿园户外的环境是非常安全的,没有玻璃渣和铁钉,孩子们全部赤脚在户外活动,通过双脚直接感受土地、石头、草坪、木屑和沙水的区别。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斑驳树影下细看孩子们的工作台,仿佛一幅水墨丹青的农家小院画卷,只等孩子们来入画。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户外场地主要有四个探索活动区:科学与园艺的探究区、混合材料区、沙和水的区域、自然和工业的区域,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探索、发现、钻爬、跳跃……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幼儿园室内为孩子提供了环保、丰富、富于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各种布料、铁丝、大量来源于生活中的事物等。孩子们面对不同的材料,使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藉由这种与材料间的互动,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数的关系、逻辑的关系,进而认识自我、认知世界。

在枝桠艺术幼儿园里,空间和材料带给我的艺术感受让人震撼,渗透于其中的教育理念更发人深省。正如Partricia园长所说,“材料的作用不仅是供孩子操作以完成某件作品,而更多地是展现孩子的思想。所以,材料是智慧的材料。”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需要头脑思考的时代。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的《未来工作》报告,预测了2020年人类关键的十大能力排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1.解决问题,2.批判性思维,3.创造力。在美国,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非常重视孩子这些思维品质的培养。

参观完两所幼儿园之后,我们又走访了成长乐园幼儿园、圣芭芭拉启智幼儿园和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无论在哪一所园内,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思维品质这个培养重心。在成长乐园幼儿园里,一个5岁女孩和伙伴合作搭建的作品让我看到了这其中的奥妙。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这就是他们的作品--一座高高的灯塔。小女孩主动拉我参观,并向我展示,在灯塔的下部,抽掉几块积木,整个建筑物却不会倒塌。她还告诉我,灯塔的底部还有一个可以随时打开、关闭的门!

是怎样计划和设计,又是怎样综合运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的相关知识才能建造出这个神奇的灯塔呢?我想为了这座灯塔在抽掉木块和门后依然能够保持屹立,孩子们一定拥有多次计划、实验、讨论和再实践、再计划的过程。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这是孩子们每天的晨会计划表。在晨会上,他们自己讨论今天需要进行的活动,并记录下来。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活动过后,孩子们还有一个反思会,在这个反思会上孩子们会讨论今天活动中的问题,教师作为倾听者、观察者和支持者,鼓励每一个孩子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反思绝不是简单地复述活动过程,而是需要真切地提出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遭遇的挑战,当然,还有对应的解决办法,这也决定着他们第二天的活动。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请不要在乎孩子们是否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要专注于他们是不是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并乐于分享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圣巴巴拉启智儿童发展中心的Marcela Caceres园长这样向我们介绍。

她认为,园所的环境和材料一步一步激发孩子探究和发现,使得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无限延展。在这个动态延续的过程中,孩子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实现思维品质的发展。

提到创造性思维不能忽略我们走访的最后一个园所: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

中国园长在美国|亲身感受中美幼儿园的不同特色!

​△ 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

在这里,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因为他们认为,事实和思考是不一样的,倡导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学会思考,建立逻辑思维,创造性地学习。孩子在讲述和操作的时候就是学习,教师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重新建构思想。当孩子提问的时候,切莫急于提供答案,应该鼓励孩子去自主探究。

正如美国作家铂金斯在《为未来而教 为未来而学》一书中所说,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的内容,更应当是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里的内容的好奇心。我想确实如此,十年二十年后,未来的社会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法想象也不得而知,但那时正是眼中这群3-6岁孩子们的天下,思及此,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诸般感触呢?

本次美国之行收获良多,无论是至真至纯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园长老师专业又开放的态度,还是盈满教室每个角落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对环境与材料的重视等都会为我将来的工作提供新的思考。看着那群蓝天下自由奔跑的宝贝们,我想咱们幼儿教育工作者作为启迪其远航的灯塔,更应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为他们点亮思维智慧,照亮那条前行的路。

亿童园长学院

Wow,亿童园长学院猴赛雷!错过的园长老师别着急,后期我们还会筹办日本游学、欧洲游学活动的哦——敬请期待!

亿童园长学院通过园长考察活动、科学保教论坛、园长研讨会等培训形式,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幼儿园管理精英,从而促进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