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认同所以愉快——记一次聊天

因为认同所以愉快——记一次聊天

(图片选自花瓣网)

上周四晚上上完课,搭乘同事的顺风车回家,一路聊天,虽然只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但聊得非常愉快。而且唯恐忘记,在还没有到家的途中,我就用手机把内容简要地记录了下来。

现在把它详细写出来。

1、关于专业与学习

在聊天之前的一个小时,在给工管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就谈到,对于工管、营销和人资的学生来说,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就算你没有掌握,在你日后人生的每一个时刻,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翻开书本,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再加上稍许努力,你很快就可以搞定。

但现阶段,你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尤其是沟通能力,你也可以说是为人处事的能力,或者是情商。

我告诉他们,一个做人才测评十多年的顾问跟我说,通过多年掌握的人才数据,她发现有三个因素,让同样起点的人,在多年之后差距很大很大,那就是:韧性、沟通合作能力和结果导向。

我经常说,普通一本的学生,在你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不论是拼学校,还是拼专业,你肯定是拼不过重点高校,唯有提升自己的通用能力,你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然后聊天之后,我的同事给了更完美的补充:工管、营销、人资等软专业,最重要的不是学好知识,而是提升通用能力;而电商信管等硬专业,学好知识还是很重要的,否则我招一个程序员,即便你是清华毕业的,如果你不会编程,我也不可能录用你。

2、关于学校:好学校很重要

同事本科是湖南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

他说,当年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他明显感觉到,其他非华科本校的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比如英语)上,还是在格局视野上,都比不上华科本校的学生。

然后毕业后,他的很多硕士同学,基本上都进了华为、bat等牛逼的企业;博士同学,不论是凭借自身的科研能力,还是导师强大的人脉,不论是去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有非常多的选择。

所以,他开玩笑说,重点高校的学生,就算大学本科玩四年,他毕业的时候也比非重点高校的学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因为学校品牌给了他强而有力的背书。

看来,人生的前18年,还是要好好努力的。

最后的感受就是:

好学校,读书时,给你更开阔的眼界视野;毕业后,给你更多更好的选择。

3、关于读书

读了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的同学,从现在开始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在以后的人生中,你也许会碰到你只读了小学、初中,或者高中的同学,他们比你混得更好,或者说比你更有钱。

而且他们还会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看我不是照样混得很好。这就是俗称的“读书无用论”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只不过是幸存者偏差,只读了小学、初中,或者高中的同学混得好,毕竟是少数,他代表不了大多数人;而读了本科、硕士,或者博士的同学,混得不好的才是少数,他同样代表不了大多数人。

所以,读书(知识)决定了你命运的下线,你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上线则是由运气决定的,要发财还是要走大运才行(稍后会展开)。

而且,你会发现,越往上读,所谓的好坏,均值是越来越大,方差是越来越小,然后你反观你只读了小学或初中的同学,是不是均值很小,方差很大。

所以,读书怎会无用?

4、关于工作与选择

刚才说,一个人要发大财是要靠运气的。

所谓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一个人工作所在的行业,包括就业的城市,如果搭上了时代发展的大势,你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

所以,很多时候,决定你是否赚大钱的逻辑,不是能力,而是运气。

我们每个人被社会的洪流抛向了不同的领域,然后就是花落谁家就是谁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败事,无非是祖坟冒青烟的结果罢了。

正如陈宇在《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中写道:当年进阿里的人,很多都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名校几乎没有,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当时进了当时牛逼企业(如UT)的天才,现在要出来创业了,那些没办法只能去阿里的人,一个个身价过亿要给那些牛逼哄哄当年逼的他们无路可走的牛人们投钱去了。

能力决定一切么?好像还真不是。

也如同事所说的,很早读他们这个专业的人,华科毕业的,然而毕业的时候,华为、bat等企业都太弱小,他们不屑进去,尔后十年,华为、bat等越来越牛,这个专业毕业的很多华科学生都选择了他们,然后就成就了许多年薪百万、千万的大牛。

所以,张爱玲说“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其实,遇见企业也是一样。

而我们如此牛逼的同事,为什么会选择进高校呢?他其实也可以像他当年的同学一样,进华为,进bat……

他说,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什么样的工作。

而正好,他喜欢“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所以他选择了高校。

5、关于老师

我一直都认为,好的老师,并不是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给了学生启发和启示,让他们学会学习,懂得思考。

所以,我的很多学生很感谢我,引领他们走上了阅读的道路,见识了不一样的人生。

聊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的同事马上接道:“黄国伦说‘名师传授知识,大师指引方向’,因为你是大师啊!”

还有比这牛的赞美吗!

最后,以我同事在他的空间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所谓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一到四都难以把控,所以要读书,要考研!

六到九也不好操作,所以要养生,要锻炼!

并以此文感谢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