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没有存款!是件丢人的事吗?

27岁,没有存款!是件丢人的事吗?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我不是药神》

近日,一篇名为《27岁,我没有存款》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甚至一度冲上热搜话题,激起不少网友的“焦虑”。

故事的主人公是丽丽,文章开头,丽丽哭着在微信上和许久未联系的朋友说自己实在是在外面撑不下去了,想要借点钱,辞职回老家。

丽丽27岁,出来工作7年了,在这个撑不下去的时候想要回家让自己“生活”下去,但是翻遍了银行卡,凑起来竟然只有3位数,就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无奈之下厚着脸皮寻求朋友帮助。

丽丽说因为穷,自己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月的面条了。她为了能让自己和家里人过得更好点,一个人在城里面苦苦支撑,辛苦生活,结果换来的却是辛苦多年,身体越来越差,积蓄却连回家都不够,这就是现实给我们的当头一棒。

27岁,没有存款!是件丢人的事吗?

在这个城市,有多少人是和丽丽一样,光是活着就用尽了自己的力气。突然想起来一句话“何不食肉糜”,"善良"的晋惠帝听到大臣上奏说百姓没有粮食吃,活活饿死了,经过冥思苦想后提出"解决方案"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可能还会有不少人觉得怎么会有人连生存下去都那么难吧,不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处境,可能是体会不到这种绝望吧。

“我穷啊”“我没有钱”,每次好友相聚,席间总会有这样的声音。每每遇到这样喊穷的朋友,你是不是也想大声地问他:“我有钱吗?”但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呼穷喊穷的人似乎不在少数。

27岁,没有存款!是件丢人的事吗?

“27岁没存款”之所以引人共鸣、上了热搜,关键在于迎合了社会大环境下的一种普遍性焦虑。就像之前那篇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类爆款文总离不开社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离不开工作苦逼、生活不如意的现实环境。在这些因素下,所谓“同龄人”“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对比,才让人产生浓浓的失落感乃至失败感。

尤其是置于高房价的语境下,大学毕业一般22岁左右,5年过去如果连基本的存款都没有,每月依旧是吃光用光,甚至工作也没什么起色,反而在熬夜、玩游戏、酗酒等中堕落,身体也不再健康。那么拿什么买房买车、拿什么娶妻生子、拿什么侍奉日渐年迈的父母?

27岁,没有存款!是件丢人的事吗?

个人际遇不同,有27岁还在读书的,也有生活遭遇变故致存款见底的。何以“27岁”成为一个界限?有多少存款才值得骄傲?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定论。有年少成名者,有大器晚成者,更多的是“你我皆凡人”,只要成名、成功的机会均等,任何的努力和付出都不会被埋没,阶层流动畅通,想要的未来总会到来。

27岁没存款”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生活的苟且无法自拔,被压力磨平了棱角,或者成为“啃老族”。哪怕已经长大成人,依然想待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虚度年华,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努力、对诗与远方的追寻。

27岁,没有存款!是件丢人的事吗?

每一个年轻人须意识到,27岁可以没有存款,但不能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没有努力学习、提高认知的动力和方向。

与此同时,应该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空闲时间不忘和父母多一些互动,让亲情陪伴在自己的身边。惟其如此,存款才可能会有,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