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菜股衡量市场底部的老黄历翻不了了

最近,A股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边独角兽上市狂欢,一众新经济公司跃跃欲试A股上市,一边是部分小盘股闪崩、“白菜股”大扩容、百股破净。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行情中,如何看待这种结构性行情?A股市场底部真到了吗?

以白菜股衡量市场底部的老黄历翻不了了

最近,A股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边独角兽上市狂欢,一众新经济公司跃跃欲试A股上市,一边是部分小盘股闪崩、“白菜股”大扩容、百股破净。

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行情中,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已经处于熊市后期,市场底部特征更加明显,对于价值投资者是非常难得的布局时期。但投资者看到百倍市盈率的独角兽新经济公司,股价800元的贵州茅台,也不禁心生疑问,这是底部还是顶部?看着一大批百倍市盈率的股票,你真的敢下手抄底吗?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结构性行情?A股市场底部真到了吗?

低市值股批量现身A股

以白菜股衡量市场底部的老黄历翻不了了

伴随着市场下跌,A股再度出现市值低于10亿元个股。端午节前,A股直逼3000点关口,创2016年10月以来新低。伴随着股票下跌, 除去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退市昆机外, A股又多出一家市值低于10亿元的股票,而且是非退市股票。

6月15日,*ST皇台报收5.58元,总市值9.9亿元,正式跌破10亿。*ST皇台是甘肃的一家白酒公司,近年来内讧不断,公司治理混乱,甚至一度计划出售白酒资产并转型。2013年以来*ST皇台基本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一季度公司又已经亏损1308万元。此前,公司库存酒离奇失踪曾经震惊市场。2018年1月底,皇台酒业称在进行年终存货盘点中发现,成品酒存在库亏约6700万元的严重问题,约100万瓶库存酒“失踪”。

除了*ST皇台和退市昆机两家公司最新总市值低于10亿元以外,还有一批公司市值也正逼近10亿元。目前,共有9只股票总市值低于12亿元,32只股票总市值低于15亿元,193家公司总市值低于20亿元。

不但低市值个股增多,“仙股”也开始出现。早在今年2月,*ST海润就以0.87元成为A股唯一一只“仙股”。目前,A股股价低于1元的公司数量有1家,低于2元的公司数量有19家,低于5元的公司数量有536家。

在低市值白菜股、仙股出现的同时,A股再现“百股破净”。目前,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破净股数量达到135家,创下近5年新高。从破净股所处行业来看,房地产、银行、交运设备、采掘等板块成为此轮破净潮主力。当前A股破净股占上市公司总量的3.83%。这一数据比2008年1月时的14.28%、2013年6月的6.53%要小,但比2016年1月熔断时的1.89%和2012年1月的2.77%略高。

历史数据显示,当上证综指处于低位时往往伴随着破净股的大面积涌现,破净股数量常被用来衡量市场见底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已经处于熊市后期,底部特征已经更加明显。那么,破净股与白菜股大增、仙股出现,意味着A股真的到底部了吗?

A股已经不再是过去的A股

以白菜股衡量市场底部的老黄历翻不了了

除了资金面因素以外,目前的这种破净股与白菜股大增、仙股出现,与A股底部关联性越来越低,并不能得出A股到底部的市场结论。原因在于,目前的市场生态与以往已经大不相同,投资逻辑也已经生变。于无声处听惊雷,A股已经不再是过去的A股,市场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革。继续套用过去破净意味底部的公式就是刻舟求剑,以破净股和白菜股数量衡量市场底部的老黄历翻不得了。

近年来,严监管、IPO常态化、外资及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抬升。机构投资者渐成A股市场主力军,由此带来了市场行情、投资风格的显著改变。

A股市场进入“机构市”新时代的大背景,是近几年日益明显的金融全球化和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6月12日,央行、国家外汇局发布新规,宣布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实施新一轮外汇管理改革,以进一步简化管理、便利操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A股成功入摩之后,证监会目前已着手研究新的制度与工具安排,以便尽快将目前的A股纳入MSCI的因子从5%提高到15%左右。而早在去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已经超过1万亿元大关。在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南北向成交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沪伦通也有望年内正式推出。

外资及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抬升,使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逐渐变化,过去“散户市”的题材投机风格开始让位于蓝筹成长主导的价值投资。A股市场呈现机构化、国际化趋势,股价结构剧烈调整,市场生态开始重塑。相对应的是,相当数量的无业绩支撑的、靠“讲故事”的中小市值股票开始边缘化,每天成交量寥寥无几,这些股票将越来越边缘化甚至将来沦为“仙股”。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白菜股、仙股、破净股大增,正是A股结构性行情的特征,是市场生态重塑的一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将按业绩重新排队,无业绩支撑的题材垃圾股跌回白菜价,正是价值投资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