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當仁,不讓於師》

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當仁,不讓於師》

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當仁,不讓於師》

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國傳統文化根基的形成大大受惠於孔子,孔子憑自己的學識與德行,贏得了弟子的敬愛。弟子們也從孔子的學識和道德以及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中,體驗到了孔子實實在在的偉大。

1、

【原文】叔孫武叔毀仲尼。

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譯文】叔孫武叔誹謗孔子。

子貢說:“不要這樣做吧!孔子是誹謗不了的。其他人的賢良,象丘陵一樣還可以超越;孔子卻象日月,別人沒法超過。雖然有人要自行斷絕跟日月的關係,但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傷?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

【原文】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

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譯文】陳子禽對子貢說:“你是謙虛吧,孔子難道比你有才德?”

子貢說:‘高貴的人一句話就可以表現出他的智慧,一句話也可以表現出他的不智慧。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階梯爬上去一樣。如果夫子被封為諸侯或者得到封邑成為卿大夫,那就像我們做說的:叫百姓立於禮百姓就會立於禮,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著走,發動百姓百姓就會團結協力。他活著的時候人人敬愛他,很榮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怎麼可能趕得上他呢?'

1-2則【解析】面對詆譭和挑撥,子貢運用對比、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氣壯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表現孔子的出類拔萃的才德以及對孔子無限敬仰的感情。

3、

【原文】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譯文】 顏淵感嘆地說:“老師的學問越仰望越覺得高聳,越鑽研越覺得深厚;看著就在前面,忽然卻在後面。老師步步引導,用各種文獻典籍使我知識、視野廣博,用禮法約束我,想不學都不成。已經竭盡了我的才能,老師的學識道德仍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東西。即使想追隨他,也沒有辦法了。”

【解析】運用誇張式的比喻和對比,由衷的讚美表現孔子無以倫比的才德,及弟子們對孔子的極端崇拜之情。

1-3則表達了學生對孔子的敬仰與推崇。

4、

【原文】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和仁,那我哪裡敢當呢?不過我朝著聖和仁的方向努力,而從不滿足。那麼可以這麼說。”公西華說:“這正是弟子學不來的。”

【解析】“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是一致的。 這表現了孔子謙虛和執著的品格。但偉大寓於平凡,“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是孔門弟子公西華難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難以踵從的。

5、

【原文】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譯文】 孔子說: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時候,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解析】有兩點:

一是仁義所在,可以反對老師,表現孔子對仁的重視;

二是孔子的教育非專制教育,表現孔子對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對平等師生關係的追求。

他從不偏愛貴族子弟,最賞識生活困頓而德行高尚的顏淵。

與亞里士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如出一轍。

6、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認為我教學有隱瞞嗎?我對你們沒有什麼隱瞞的,我沒什麼事情是不讓你們知道的,這就是孔丘啊。”

【解析】孔子是說自己行為坦然,對學生是沒有隱瞞的。表現了孔子誠實、正直的品格,也表明孔子心胸坦蕩,光明磊落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尊重。

7、

【原文】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 "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譯文】 孔子去武城,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微一笑說:“殺雞怎麼用得上宰牛的刀!”

子游對他說:“以前我聽您說過:‘地位高的人學道就會愛護別人,地位低的人學道就會易於指揮。'‘

孔子說:‘同學們!子游說得對,剛才我是在跟他開玩笑。'

【解析】孔子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話,意謂“如此小城,何必動用禮樂教化”,這體現了孔子輕鬆隨意的心態。子游則據理而爭,也體現出了對師道的理性態度、師生間的平等關係。也表現出孔子知錯就改的品質。

8、

【原文】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譯文】 孔子會見了南子,子路不高興。夫子發誓說:“假如我做不符合裡的事情的話,天厭棄我吧! 天厭棄我吧!”

【解析】子路對於“子見南子”十分不滿,因為子路不悅,懷疑孔子做了不合禮的事,逼得孔子居然反覆地對天發誓,保證自己沒幹,否則就讓天厭棄我吧,讓天厭棄我吧(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從這裡可以看出子路對老師仍持率真的態度,不因孔子是老師就對自己不滿之事緘口不言。表現出孔子的率真、可愛、善良、敦厚。

孔子對學生的教導及孔子在生活中體現出的個性魅力。

9、

【原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顏回多麼有才德啊!一籃飯,一瓢水,在陋巷,別人受不了這種愁苦,他卻樂在其中。顏回多麼有賢德啊!

【解析】反覆、對比手法評價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品質。表達了孔子對弟子顏回的喜愛和讚美,表現出孔子對“德”的重視和推崇。

10、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稀,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譯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坐,孔子說:“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點,就受拘束,而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平時你們就說,不瞭解我!如果有人瞭解你們,那將怎麼做呢?”

子路輕率匆忙地說:“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夾在大國之間,有軍隊來侵凌它,饑荒接著戰爭到來,我來管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有勇氣,並且懂得禮儀道德。”

孔子微笑。

“冉求,你怎樣?”

答:“方圓六七十平方里的小國,或者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國,我來治理,等到三年,可使百姓衣食充足。至於那禮樂教化,就要等德行高的人。”

“公西赤,你怎樣?”

答:‘我不敢說能幹好,但願意學習。諸侯祭祀的事情,或者諸侯會盟的事情,我穿上禮服,戴上禮帽,做個小相。

“曾點,你怎樣?”

曾皙彈瑟的聲音逐漸稀疏,他鏗地一聲放下琴,站起來說:“我跟三位說的不同。”

孔子說:“有什麼妨害呢?只是各談各的志向而已。”

曾點說:“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約上成年人五六人,帶上六七個童子,在沂水邊沐浴,在舞雩臺上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

夫子感嘆說:“我贊同曾點!”

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走後,曾皙後來才離開。曾皙問:“他們三人的話怎樣?”

孔子說:“只是各談各的志向而已。”

曾皙問:“您為什麼笑仲由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要用禮。他的話一點也不謙虛,所以笑他”

“冉求所講的就不是治理國家的事嗎?”

怎麼見得治理方圓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國家呢?“

“公西赤談的就不是治理國家的事嗎?”

諸侯祭祀、諸侯會盟,不是諸侯國又是什麼? 公西赤做小相,那誰還能做大相呢!

11、

【原文】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譯文】 伯牛生病。孔子去探問他,從窗口握著他的手,說:“死亡,這就是命啊!這麼好的人卻得了這麼惡的病啊!這樣的人竟然會得這樣的病!

【解析】孔子對弟子們充滿了關愛,冉耕身患惡疾,孔子擔著被傳染的危險去看望他。這段表達了孔子對學生的關愛之情以及師生情誼的深重。

12、

【原文】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譯文】 顏淵死。孔子說:“唉!老天要了我的命啊!老天要了我的命啊!’

【解析】顏淵因貧病三四十歲就早死了。孔子很傷心,反覆唸叨著:“唉!老天要了我的命!”體現了孔子對弟子愛的深沉!

13、

【原文】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譯文】 顏淵死,孔子痛哭。身邊的人說:“您不要過於悲痛了!”孔子說:“過於悲痛了嗎?不為他悲痛為誰悲痛?”

【解析】孔子最推崇的顏淵死了。孔子極其悲痛。跟著他的人說他太悲痛了。孔子反問:“不為這樣的人悲痛,還能為誰悲痛呢?”顯示了孔子對弟子愛的深厚。

9-13則表達了孔子對弟子的評價和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