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先生顿悟出的是“道”,就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几乎所有学者评论王阳明“龙场悟道”时都用到一个词“顿悟”。那么王阳明在那个偏僻的龙场顿悟的“道”指的是什么呢?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首先,先来说说为什么现在“阳明心学”成为一股潮流。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阳明心学和成功学搭边。这与我们现代人的急功近利有关,都想找到最快的方法成功。如果阳明心学和成功学没有关系的话,人们对他的追捧一定会大打折扣。王阳明被很多名人所崇拜。

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等都很喜欢研读王阳明。王阳明也用自己的心学理论带兵打仗,取得成功。说明“阳明心学”的实践性很强。

第二,著名的“龙场悟道”大家都知道,王阳明心学是从龙场悟道开始的。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但“龙场悟道”是在王阳明仕途不太顺事发生的。当时他只是一个贵州龙场的驿站站长,比芝麻官还小,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王阳明却面对满天星斗,突然欣喜若狂,说他悟到了。从此一直到他50多岁去世,他所有的思想都在这条路上。

“龙场悟道”的核心归纳为8个字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所以,王阳明认为,要想取得成功,要像向“内求”,也就是向我们每个人的自身求。说白了就是:“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没有必要从外面去苦苦寻道。”

第三,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

“致良知”其实是“知行合一”的升华。真正的认知必须是知行合一。这也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比如我们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戒不了。这种认知的不统一,是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区别。

王阳明宣传的是知行合一,就是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践行。并且王阳明最后升华为“致良知”,他说所有的认知都在我们心理,也就是“心即理”。

所以,我认为王阳明顿悟的就是要“内求”,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来取得实际行动的成功。他的着眼点都在自己的这颗心上,在自身。也就是成功与否不在外在条件,而在自身。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评论区发表一下,我们共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