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楊太明——愛以修德,甘於奉獻,以身作則,攻克難關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楊太明——愛以修德,甘於奉獻,以身作則,攻克難關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楊太明——愛以修德,甘於奉獻,以身作則,攻克難關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楊太明——愛以修德,甘於奉獻,以身作則,攻克難關

【楊太明】男,中共黨員,1989年畢業於大理醫學院醫療系,研究生學歷,主任醫師,現任臨滄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雲南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消化病學分會常委、委員;臨滄市醫學會消化病學及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臨滄市醫學會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從事消化內科和消化內鏡診治工作23年來,楊太明以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腳踏實地、堅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鑽研,全身心投入消化疾病臨床診治和研究工作,成為了學科的“領頭雁”,帶領消化內科全體醫務人員,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取得了一項又一項佳績。

楊太明10多篇論文在《中國內鏡雜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並與省內外消化內鏡專家一起編輯出版了專著《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內鏡診治圖解》、《臨床內科疑難疾病進展》。

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他贏得了許多榮譽。1999年榮獲“臨滄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被評為臨滄地區優秀專業技術人才;2005年被中共臨滄市委聘為臨滄市讀書活動形象代言人,榮獲臨滄市“十五”期間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和“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2008年榮獲“臨滄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02年度、2005年度獲臨滄市衛生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4年度、2006年度獲臨滄市人民醫院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06年度、2007年度獲臨滄市人民醫院先進工作者;2007年度獲臨滄市人民醫院優秀中層幹部;2009年度表彰為臨滄市人民醫院先進工作者;2009年享受臨滄市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評為“臨滄市第八屆勞動模範”、 2010年度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雲南省委聯繫專家。

個人事蹟

從事消化內科和消化內鏡診治工作23年來,楊太明以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腳踏實地、堅忍不拔、孜孜不倦的全身心投入消化疾病臨床診治和研究工作,成為了學科的“領頭雁”,帶領消化內科全體醫務人員,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取得了一項又一項佳績。

一、愛以修德甘於奉獻

在農村長大的楊太明,耳聞目睹了群眾看病難、因病致貧的狀況,這使得他從小就樹立了從事醫務工作的理想,暗下決心要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1984年,楊太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理醫學院醫療系;1989年,學成歸來,進入臨滄市人民醫院內二科工作,成為了一名醫生。自穿上白大褂那天起,他就下決心要當一名人民滿意的醫生。

楊太明常說:“我的工作是為病人解除痛苦,我的天職是救死扶傷,我要為我的每—位病人精心治療,讓他們得以康復”。剛參加工作時,一件事對他觸動非常深刻:一位從小與他一起長大,親如兄弟般的朋友不幸患了賁門癌,由於賁門被癌組織堵塞,水都難以下嚥。而自己卻束手無策,眼睜睜地看著好友在病痛的折磨中痛苦的離去。

這件事成為他一生中揮之不去的痛。從此,他更加堅定了攀登消化內科技術高峰的決心和信心,發誓要勤奮學習,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解除病人的痛苦。

楊太明說:“我堅信勤能補拙,德能弘愛。”從此,他以醫院為家,每天跟著老師查房學習,實行8小時在班24小時負責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年的潛心學習鑽研,他掌握了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技術。由於他敬業好學,1997年3月至1998年2月,臨滄市人民醫院選派他到華西醫科大學華西醫院進修消化內科,開始了主攻消化系疾病的征程。

源於對事業、對病人無限的愛,23年來,楊太明恪守醫務人員道德規範,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他始終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真情關愛的原則,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視病人如親人,把青春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事業,奉獻給了廣大患者。

由於臨滄地處邊疆,患者多來自農村,為了讓患者能及時得到檢查治療,多年來,他和同事們牢固樹立“一切為了病人”的宗旨,取消中午休息吃飯時間,連續開診,讓患者及時得到檢查和治療,節約了患者的就診時間和經費開支,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他視醫務工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奉獻,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贏得了廣大患者和同行們的讚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二、潛心追求磨礪內功

學科的發展,選方向最為關鍵。新世紀之交,醫院先後選派楊太明到昆明醫學院附二院、中國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和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鏡診治中心學習主攻消化內鏡診治。進修期間,他樂學好問、刻苦鑽研、勤奮工作,為了更好地觀摩每一個手術操作流程,身穿10多公斤重的鉛衣在放射室一站就是10多小時。

經過多次進修深造,楊太明不但學到了技術,更秉承了老師們敬業奉獻精神、任勞任怨的學習和工作作風。每次學成歸來,他就集中精力,努力提高臨滄市消化內鏡水平,發展消化內鏡領域的診治技術,瞄準消化內科前沿不斷攻關。

2003年,楊太明率先在雲南省地市級醫院中開展無痛苦消化內鏡技術,並獲得了成功。

作為臨滄市消化內科的“帶頭人”,他深深地知道,消化內科要有所發展,必須始終追蹤醫學前沿敢於攻堅克搶佔制高點。在這之後,他在消化內科學崎嶇的道路,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項科技難題,登上了一個又一個新臺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三、引領群雁攻堅克難

2002年,楊太明走上內二科主任崗位。他常說:“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為老百姓解除病痛,必須有一個團結能戰鬥的集體。”他強調團隊精神,緊緊圍繞科室建設、醫療水平的提高、業務骨幹的培養等方面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同時,楊太明嚴格要求自己,對比自己年長的同志充分尊重,對年輕同志真誠地關心,堅持以工作為重,遵守各項紀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樹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帶領整個科室互幫互助,齊心協力,共同學習、運用新技術、新項目,大大增強了整體實力,實現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的新突破。

在醫院黨政領導的支持下,內二科經過不懈努力,共引進新技術新業務18項,並能處理內鏡診治中的各種併發症。自1999年開展胃腸鏡檢查工作以來,已完成胃鏡檢查16000多例、腸鏡檢查8000多例、十二指腸鏡500多例、色素內鏡268例、異物取出300多例、消化道出血急診內鏡下止血400多例、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和硬化術43例、食管賁門狹窄擴張術85例、食道支架置放術90例、消化道息肉切除術2000多例、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364例、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254例、鼻膽管引流術( ENBD )104例、膽總管取石術158例、膽道內支架置入術36例、胰管支架置入術4例、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104例、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4例。熟悉超聲內鏡、小腸鏡及膠囊內鏡技術。許多技術填補了臨滄市消化內鏡技術的空白。

為了讓內鏡診斷和治療在基層醫院得到廣泛推廣應用,2003年承辦了雲南省“消化內鏡在基層醫院的應用及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治療進展學習班”,2004成立了臨滄市消化內鏡診治中心,搭建開展消化內鏡診治技術的平臺;成立臨滄市醫學會消化病學及消化內鏡學分會,搭建技術交流的平臺;幫助下級醫院培養消化內鏡專業技術人員7名;2007年和2008年兩次率領學會會員到8縣(區)醫院推廣消化內鏡技術,讓消化內鏡技術造福臨滄人民。

近年來,他所領銜的內二科,實現了大跨步飛躍,科室收住出院患者不斷增多,連續8年居市人民醫院前列。臨滄市人民醫院消化內鏡診斷和治療在省內地市級醫院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得到了省內專家和同行的認可。

四、天道酬勤碩果累累

楊太明開展的經內鏡治療項目均填補了臨滄市內空白,部分項目屬省內領先或省內先進水平。楊太明在科研及臨床工作上成長起來,撰寫10多篇論文在《中國內鏡雜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並與省內外消化內鏡專家一起編輯出版了專著《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內鏡診治圖解》、《臨床內科疑難疾病進展》。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他贏得了許多榮譽。

因表現突出,楊太明1999年榮獲“臨滄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被評為臨滄地區優秀專業技術人才;2005年被中共臨滄市委聘為臨滄市讀書活動形象代言人,榮獲臨滄市“十五”期間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和“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2008年榮獲“臨滄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02年度、2005年度獲臨滄市衛生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4年度、2006年度獲臨滄市人民醫院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06年度、2007年度獲臨滄市人民醫院先進工作者;2007年度獲臨滄市人民醫院優秀中層幹部;2009年度表彰為臨滄市人民醫院先進工作者;2009年享受臨滄市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評為“臨滄市第八屆勞動模範”、 2010年度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雲南省委聯繫專家。

碩果累累,楊太明無暇沾沾自喜,他認為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要靠團隊,與科研同樣重要的是成果推廣和人員培訓,這樣才能真正為老百姓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院和科室不遺餘力地為醫務人員創造條件搭建成就事業的舞臺,每年都指派他們輪流到省內外醫院進修、學習新業務新技術。消化內科已形成了較為合理的人才梯隊,為科室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時光如流,歲月如歌。楊太明對醫術不懈的追求,對患者不竭的愛心,詮釋著一名醫生無私奉獻的精神風範。臨滄市消化內科在他的引領下漸漸羽翼豐滿,展翅翱翔。

編後語

2018年“雲南醫師獎”(第二屆“雲南醫師獎”)是根據《雲南省醫師協會章程》,經雲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雲南省醫師協會主辦的全省15萬醫師的最高榮譽獎項。經16個州市相關醫療單位按標準嚴格推薦候選人,依據選樹辦法,由各州市衛計委(局)進行初評並公示後,共推選出29位入圍候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