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如果主动和郭德纲和好,对中国相声,及相声发展会有好处吗?

祥云201220402


姜昆和郭德纲之间的矛盾,百分之三十是因为郭德纲,百分之七十是吃瓜群众起哄。这题出的就不怀好意,不去说姜昆是不是曲协主席,单论年龄,姜昆比郭德纲大22岁,差一代人,断没有老给少赔礼求和的道理。

郭德纲成名之作《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可以说是挑战的战书,拉开了主流非主流间矛盾的序幕。《现状》否定了相声界五十年的一切成就,同时郭德纲在其他场合和作品也经常拿主流相声砸挂,把自己塑造成受到主流相声迫害的孤胆英雄形象,此举不但迅速攒粉,也导致网络上一边倒的将姜昆为首的主流界视为无能之辈,郭德纲攒粉无数后也不可避免的招惹了很多的麻烦,比如和发小汪洋的官司。


其实主流相声一开始对郭德纲还是宽容的,虽然马季几乎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但是他对德云社是支持的,而且曾经给德云社题字,马季的支持无疑让许多主流相声敢怒不敢言,而且这时候红透大半边天的郭德纲又拜到侯耀文门下,大家心里明镜的,侯爷不可能教郭德纲什么才艺方面东西,但是我相信会教导郭德纲和主流相声搞好关系,“一路坎坷而来,他必将嫉恶如仇”,这可以看做侯耀文为郭德纲所作所为的辩解,看得出侯耀文非常的护犊子。



姜昆此时对德云社有何看法不得而知,公开场合只对某电视台曾经否认过对郭德纲有围堵的行动,但是双方的梁子应该已经结下了。


2006和2007年,马季和侯耀文相继离世,巨星陨落,这让郭德纲失去了相声界最后的保护伞,但应该说此时郭德纲以及德云社这时候已经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温室的保护了。人红是非多,郭德纲先是插手侯耀文的丧事和侯耀华交恶。又因为出场费和一手捧红他的北京电视台出现裂隙,后因为打记者风波和北京台彻底决裂,公开说北京台花小钱办大事。

2010年,已经跃升为主流相声最有话语权的姜昆号召相声界反三俗,目标直指德云社。其实姜昆反三俗只是借口,积怨太深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他对比传统相声更加三俗的传统二人转都没有抵制,还将领军人物赵本山推荐到春晚舞台。即使这样郭德纲依然是积习难改,以作品《我要反三俗》回应,依然是对主流相声的冷嘲热讽。


后来北京台台长突然去世,郭德纲一首打油诗讽刺死者“鸡肠曲曲今何在,驶信人间报应灵”,惹怒北京台公开号召抵制郭德纲以及德云社。这次是德云社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德云社被责令停演,理由是消防验收不合格。同时郭德纲最看中的两位门徒何云伟、曹云金先后背叛师门,可谓是内忧外患。


儿徒的背叛让郭德纲备受打击,甚至当众流泪。其实从结果上看,这对德云社是好事,令郭德纲认识到仅靠江湖道义无法管理好这么大的社团,从而以公司运营的方式管理他的团队,这无疑是德云社历史的一大进步。

反三俗不了了之,观众是上帝,观众们喜欢的反也没用。德云社商演的成功启发了姜昆对抗德云社的新思路,也组织商演。这一点上,姜昆高估了自己身边这些演员的实力,不论是票价还是上座率,根本无法和德云社对抗。德云社二十年纪念商演据说票价炒到一万一张,除了郭德纲,相声界应该没有任何人能卖到这个价钱吧。

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和年龄的增长,郭德纲的棱角也在慢慢的变得圆滑,很少再见到在作品里面提及主流相声,公开场合不再招惹是非,和主流界的和解是早晚的事请,缺的只不过是时间地点加场合。

师胜杰老师前些日子说,哪有主流非主流,谁给分的?标准是什么?这可以看做一个信号,师胜杰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说话无疑分量很重。

但是我认为确实是有主流相声这一回事,而且界限可谓泾渭分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主流非主流早晚会冰雪消融,这三百年来,相声就是这么发展的。

我是河畔一壶酒,欢迎所有赞成和批判的意见,但是那些出口成脏的请自觉远离,一路走好。


河畔一壶酒


肯定的!姜昆的相声造诣很高,马季大师的高徒不会错的。只是因为当时的国情或某些规定制碍了他的发展。严格的说他应该算是老派+政治道路,姜昆没得选择。郭德纲呢,一个叛逆者,他的形式是老传统的,但是扬名立万的作品还是以现代题材为主线。其实我觉着,相声就和经济市场一样,早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国家又没有封杀郭德纲所谓的:低俗、媚俗、庸俗的相声作品,票又不是只卖给特定人群,那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谁的好听、逗乐儿,听谁的呗!没有毛病!返回来说,姜昆也是一代大师级的,我就是听他的相声长大的,每年的春晚无姜昆不乐,也是大多数国人的期盼。但是,正如郭德纲说的那样,他们是体制内的,是代表一个国家如何定位对待艺术标准的绳子,他们这一代相声艺人被耽误了。其实老一辈的相声艺术家也有类似的,刘宝瑞大师、侯宝林大师、马三立大师、马季先生后期的作品创作都是以现代题材为主线,为什么没有人骂他们?我认为,我们的相声艺术一直都在发展,父一辈子一辈的相声艺人们都在努力。也不想郭德纲说的那样,一部分人因为卖不出票去而起义,更不会因为南派和北派的差异而互损。就八个字:新旧不接、沟通不畅。再加上确实有个别人,因为遗产、花边新闻、记者盲目干预、仇富、为富不仁等等原因,才造成目前相声界的混乱。相声的魅力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能够传承下去的,他需要百家争鸣、百花怒放。说白喽,相声就是一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扬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他早已不是混口饭吃吃的谋生手段了。何必呢?郭德纲的嘴有时候确实欠抽,但是,我们的相声前辈们也应该体谅他们。当相声眼看要被东北那班滑稽二人转+小品演员给灭族的时候,确实是像郭德纲,于谦等他们这一代人,拯救了相声艺术,谁敢说不是我跟谁急。多大的仇恨呢?你们口口声声为了相声艺术,就这样?另外我建议,文化部门也歇会吧,有意思么?你能改变住人民大众的需求么?你能挡得住改革的浪潮么?一个浪潮翻你!所以说,我认为,郭德纲作为一个晚辈应该摒弃前嫌,老同志们应该宽容大度,毕竟这一切不是本质上的矛盾,而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合。结束吧,我真的想看到姜昆和郭德纲在舞台上互掐的样子,期盼中。再啰嗦一句,如果我们的相声鼻祖张三禄、朱少文再生的话,请问各位,他希望看到这样麽?都散了吧,刮风啦!!!!!!


時光不再1



郭德纲和姜昆的关系确实已出现缓和迹象,但是距离主动和好,甚至握手言欢还相距甚远。

7月20号,曲协主办了一个名为“首期全国青年曲艺工作者精品创作辅导班”的活动,姜昆、李金斗、苗阜等人悉数到场,本来这种曲协的活动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随着德云社派代表出席而让这一活动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德云社等于认可了曲协成员的身份,否则也不会参与曲协的活动;另一方面,以姜昆为首的曲协现在不仅容得下德云社,更希望将德云社纳入曲协的大家庭里。虽然德云社去的代表只是毫无名气的许广,但是最起码是一个积极的开始。


从郭德纲一方来说,近两年不仅大量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和慰问活动,还在相声作品中不再提及和同行相关的内容,就连郭德纲以前的结尾曲《大实话》,也因为有讽刺同行的内容而不唱了,这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双方关系的缓和对于相声界肯定是一个积极的事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东方卫视的相声选秀节目《相声有新人》目前正在积极录制中,八月份就要播出,从目前节目组透露的信息看,相声界同行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天津选秀时,当地绝大部分小剧场都派人去了,就连青曲社都专门派人前往天津参加。另外,北京的很多小剧场也派人参加了,特别是嘻哈包袱铺,非常踊跃。


我们事先已知道,郭德纲是《相声有新人》的评委及主创人员之一,按照以往的惯例,同行们不会有非常积极的姿态,但是这一次明显不同,这个对相声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声演义


两个人和好的场面是这样的

两个人在相声界几位老前辈的劝说和调解下,双方都答应做出退让后,开始历史性主流和非主流会面。

两人见面都很高兴,满脸的笑容,亲切的握手之际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记住相声界这一历史时刻。

郭德纲表示:姜师兄,好久前都想当面拜会,一直来机缘不佳,这次见面真是三生有幸啊。

姜昆谦虚地表示:我也是一样,对于你和德云社现在能做出这样的成绩,我这里还是比较肯定的,一直以来没能见面中间可能存在一些谣言或是误会吧。

郭德纲说道,是的一直以来中间挑事的人多,造成多年的误会,今天除了摒弃前嫌,我们应该一起携手发展我们相声行业。

这一问题解决以后,双方继续就中国相声界的现状,进行交流。

郭德纲表示:在过去的时间里,我自己和德云社为了能够生存,为了商业发展需求,一些作品,确实有三俗的现象,今后,我们德云社会在曲协的领导下坚持高雅的创作和表,让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做好我们相声“文艺轻骑兵”的带头作用。

姜昆表示:德云社的相声作品,总体上是不错的,为老百姓带来欢乐,在人民群众非常受欢迎,一些三俗的内容毕竟为了商业发展需要,今后,尽量改正,把三俗去掉就是。相信,今后,德云社的路,会越走越好。

郭德纲表示 :今后一定要多向姜昆老师多学习,多沟通,团结在姜昆主席领导的曲协下,为中国的相声发展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姜昆说到:德刚,你太客气。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你的业务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吗,我也需要向你和德云社学习嘛。

接着,姜昆主席邀请郭德纲加入曲协,并表示下次曲协选举提名郭德纲为曲协副主席,担任拟成立的曲协小剧场领导小组的组长。姜昆表示德云社在市场上的成功为我们相声的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德云社经验应该值得我们广大的相声人去学习和推广。

郭德纲谦虚的急忙摆手道,商业上的一点成功不值一提,今后在作品艺术上还要和姜主席和各位同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最终在姜昆主席的盛情邀请下,郭德纲接受了曲协的邀请。

双方此次交流十分顺利,气氛和谐,其乐融融。

交流到此,终于结束。双方十分愉悦地握手道别,并由记者再次拍下历史性的握手镜头。

总体来说,这次的会面,十分顺利,十分成功。双方态度诚恳,对相声的发展作了真诚的交流。

最成功的是,双方终于正式和解。这对中国相声的发展,真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好事。

从此中国相声的发展,将要拉开了新的一幕。


历史长海


如果是真的这样,个人认为是一件好事,对相声以后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提到中国的相声,大部分第一个想到的基本都是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虽然关于郭德纲的争议一直非常多,但是不可否认他对于现在相声的繁荣的贡献。他非常合理的运用了相声里面的各种技巧和手段,使相声达到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一个新的繁荣期。



而姜昆是上世纪文革后开始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虽然近些年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再加上与郭德纲的明争暗斗,使姜昆在民间的评价一直不高。但是他前期的作品还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的,他对相声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一个民间草根,一个官方权威,如果俩人能够摒弃前嫌,通力合作,这对于相声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俩人的争议和矛盾的起因就是在相声的学习过程中的环境不同,对于相声的理解不同而已,而这些不同之间的矛盾也并非无可调节,而这两种风格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里面,相声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风格,两种或多种的风格互相融合才是相声发展的唯一出路,就像相声发展初期的“清门”和“浑门”,这是相声发展初期最早的两种风格,后来两种风格的融合,才使相声到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还有一点就是相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初兴时期,一些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充斥着整个相声行业,这也是相声没落的一个原因之一,如果俩人能够摒弃前嫌,势必会引起整个行业的洗盘,净化从业人员的素质,短时间内或许会引起部分动荡,但是对于相声长远发展来说是有利无弊。



总之真心希望两人能够和好,共同为相声发展群策群力。这才是相声的幸事。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我不认为姜昆会主动示好郭德纲,因为他要顾及自己的脸面,根本不屑于去做这种向人低头的事儿,何况还是给自己招致无数骂名的郭德纲。作为曲艺界的老大,他怎么可能委身向一个民间社团低头和好呢?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

我不期待姜昆会主动和好,我只希望他能够正确对待德云社和郭德纲足以。说白了,就是别给穿小鞋已经烧高香了,还要求啥主动和好,多少是多?要啥自行车。

对当下的相声界来讲,如果是聪明人的话,就要承认德云社和郭德纲的影响力和地位,大家劲往一处使,共同借助近些年红起来的大好局面,进一步把相声艺术发扬光大,到最后大家都有饭吃。但若还是持续打压的话,那么不但压不住郭德纲和德云社,而且还会给自己招黑,看看这些年的主流相声,被观众黑的像非洲人,不就是因为排挤非主流嘛。

识时务者为俊杰。人有时候就得识趣,不要把面子看的太重,看的太重反倒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就像姜昆,如果他能够认清形势,承认并推崇郭德纲,把他树为相声界的一面旗帜,不但郭德纲会感激他,相声观众也不会骂他,相反他还会落个心胸宽广之明。更关键的是,对于相声发展最有益处,让相声演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业上,而不是耍心眼子想办法拆台。

对于相声界来讲,和气能够积聚人气,能够促进行业发展。希望姜主席能够勇敢的迈出一步,不是说让你主动和好,你只要给个名份足以。


元芳有看法


和好不见得是好事!就像梁山好汉被诏安的结果,一旦和好,郭德纲必会被一些框框条条所限制,缩手缩脚不能在像之前那样锋芒毕露做自己想做的相声,人家对你提些意见你不改改好像太不给面子,说不过去,你收起了锋芒之日就是别人对你提出更多要求之时,最终被慢慢归化同流合污。和好是很美好的愿望,但毕竟有对手才有动力也才有干劲,你越看我不顺眼我偏越要做得更好,越要活得更滋润,你越不喜欢我的地方我偏越要做的更过分,无所顾忌的对着干。就像c罗和梅西关系那般,一旦梅西承认c罗更强,两人互相吹捧起来,那c罗也就失去了继续努力向上的动力,话说回来,正是主流相声界的领路人们的针对性打压,才造就了今天的不屈不饶风光无限好的的德云社,所以不要羡慕郭德纲不要羡慕德云社今天的成绩,换到别人要就给整死了,也就郭德纲实力超强命也大,才死里逃生一飞冲天,除了他也不会再有第二人。郭德纲背后的心酸和困难不是常人能承受的苦,只能说他总算还是走出来了,愿一切都更好吧!!!!


家和万事心10


自然会有,那将是相声界的大事,也是曲艺界的大事,郭德纲代表民间艺术,姜昆代表主流相声艺术。其实两个人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只不过两个人都会都没有那么大的胸襟,一个是小肚鸡肠,一个是睚眦必报。

按理说古今成大事者必须有容人之雅量,一味地压制对方,其实也无法提高自己。埋汰对方的成就,其实自己也是固步自封。两个人其实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应该来说郭德纲的人气很火,姜昆的地位很高。但是曲艺这个东西,与地位无关,只是在于大众的需求。

任何一样艺术,一旦被一个人滥用权力固步自封,就很难发展下去。抛开门户之见,立足于相声艺术,则相声幸矣。


李治亚文史博客


同行必妒!一山不能容二虎!这是人之弱点,无法抗拒,无法解决。既使偶尔会有欲为大度之士,那也是表面现象,从心里、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都会有股醋酸味的。遵纪守法,各行其道又有什么不好?不恭维,姜昆确是已经黔驴技穷了,由于年老而至,要想发展相声事业也力不从心,再加上性格缺陷和文化修养欠佳,在相声行业里他的地位已经至顶,已无更大作为。郭德钢,应该说是相声行业发展的开拓者,他年轻,也很聪明,加之好学,在用人方面又有独到之处,多年来的历练,他又总结经验教训,又有一颗爱相声、发展相声事业的恒心;尽管他还有一些凡人囧事搔扰,但是他有可能、有能力将相声事业发扬光大。让我们多些鼓励,多些耐心,试目以待吧。老百姓需要快乐,相声能给老百姓带来精神刺激,郭德钢何乐而不为?至于口味,那就是郭德钢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和为之所要付出的努力、精力、代价。


苏英46


谢谢邀请!相声江湖如同娱乐圈,实际上从上电视开始已经娱乐化了,娱乐圈鱼目混珠,尔虞我诈,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是朋友,同行之间,除了或有或无的合作外,就是你争我夺的相互矛盾,一切因果皆是利来利往。

能上电视的相声艺术和艺术家,亦难免此路,从老一代相声人到现在的相声圈,矛盾同样很多,只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更容易将矛盾扩大化,姜昆成名已久,无论其之前的相声算不算相声,可他也算是引领了一种趋势。姜昆也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峰。

说到相声,就要提到个人能力,如果相声界出不了郭德纲,所有人都会认同姜昆的相声就是相声,而姜昆自己也是这么认的,我是在前些年的广播中偶然听到郭德纲的相声,对我本人的冲击很大,后来就慢慢喜上了郭德纲的相声,老郭的确有能力,新作不断。只是现在的郭德纲,似乎也更愿意上电视,当评委,做主持,拍电影………这样的郭德纲,并不是听众喜欢的郭德纲了。

姜昆以领导自居,以名家的声份能够左右相声艺人的前途,郭德纲走民间道路,且不论俩人的功底如何,性格上的不合拍决定了对事物的认知,不是两个大侠一合作就能成为绝代双骄!一个走乡间,一个上红毯,追求不同,所走的路各不相同。

相声艺术就要遍地开花,方能有所发展,如果郭德纲之前跟着姜昆发展,听众就不会将俩人区别开来,郭德纲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大家都忙着有关公园里老虎的事情,哪还有后来的德云啊?

所以说,任何一种行业,都要允许百花齐放,走相同的路,只能有相同的一些人和一些事,这样的和好只能是和谐,却丢掉了相声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