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如何發明攻擊性強的武器弩的?

“能量可以比作弩的彎曲;決定,釋放扳機。” - 孫子,戰爭的藝術,c。公元前5世紀。

弩的發明徹底改變了戰爭,技術將在中世紀時期從亞洲傳播到中東並進入歐洲。從某種意義上說,弩弓是民主化的戰爭 - 射手不需要那麼多的力量或技能就能像傳統的複合弓和箭一樣從弩中傳出致命的箭。

第一批弩可能是在中國早期的一個州 或中亞的鄰近地區發明的,在公元前400年之前。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新型強大武器的發明究竟何時發生,或者誰首先想到它。語言證據指向中亞的起源,隨後該技術傳播到中國,但是這樣一個早期的記錄太少,無法確定弩的起源。

當然,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孫子知道弩。他將他們歸功於公元前7世紀的一位名叫Q'in的發明家。然而,孫子生平的日期和他的第一次出版的“戰爭藝術” 也受到爭議,所以它們不能用來建立弩的早期存在。

中國考古學家楊紅和朱鳳涵認為,弩可能是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經發明出來的,其基礎是骨骼,石頭和外殼上可能是弩觸發器的文物。第一個已知的帶有青銅觸發器的手持式弩在中國曲阜的一個墳墓中被發現,可以追溯到c。公元前600年。在中國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71-476),這個葬禮來自現在的山東省的魯國。

另外的考古證據表明,在春秋末期,弩技術在中國很普遍。例如,來自楚國(湖北省)的公元前5世紀中期的墳墓產生了青銅弩螺栓,從公元前4世紀中期開始,湖南省Saobatang的墓葬也有一個青銅弩。一些與秦始皇(公元前260-210)一起埋葬的兵馬俑攜帶弩。第一個已知的重複弩是在湖北省秦家嘴的公元前4世紀墓中發現的。

重複弩,在中文中稱為zhuge nu,可以在需要重新加載之前射出多個螺栓。傳統資料將這一發明歸功於一個名為諸葛亮(公元181-234)的三國時期戰術家,但是在諸葛壽一生之前500年發現的秦家嘴重複弩證明了他不是最初的發明者。然而,他似乎很可能在設計上有了顯著的改進。後來的弩可以在15秒內發射多達10個螺栓,然後再重新加載。

截至公元二世紀,標準弩在中國各地都很成熟。許多當代歷史學家都認為重複的弩是漢族對匈奴戰勝Pyrrhic 的關鍵因素。在匈奴等諸多遊牧民族中亞草原使用普通複合弓與高超的技巧,但可以通過弩持的步兵軍團被打敗的,特別是在圍攻,定格戰鬥。

朝鮮王朝的韓國國王世宗(1418-1450)在訪問中國後看到武器在行動中向他的軍隊介紹了重複的弩。中國軍隊在晚清時期繼續使用武器,包括1894年至1995年的抗日戰爭。不幸的是,弩與現代日本武器無法匹敵,清朝中國失去了這場戰爭。這是以弩為特色的最後一次重大世界衝突。

中國古代是如何發明攻擊性強的武器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