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練好廣場舞吧, 都說廣場舞大媽才是最紅趨勢!

廣場舞的舞蹈那麼彆扭,媽媽們是如何享受其中的?

媽媽的心思你別猜,猜對了也沒獎品。

趕快練好廣場舞吧, 都說廣場舞大媽才是最紅趨勢!

我們與媽媽看的世界有什麼區別?

如果以居所為主軸延伸外圓,我們想要的的是地鐵、飯店、KTV和超市?會不會最好有個桑拿房?

那媽媽需要的可能會不一樣,也傾向更多:老人中心、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交通服務、小學中學、公共活動中心、菜市場、便民商店、超市… 有點繁瑣?卻包含了生活小區的五大基本要素 – 養老、衛生、交通、教育、文體和商業。

別小看媽媽們,這就是現代城市化社區 “十五分鐘生活圈”的必備條件。

十五分鐘生活圈,是17年上海規土局發佈的一個社區規劃導則,主要通過與各居委會、居民區積極探索規劃方向,對現有城市空間進行微調整、微更新,建立社區黨建、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集約一體化社區服務。雖還是政府規劃文件而後提倡行動,但不同的是,這次的居民參與性更多了。

趕快練好廣場舞吧, 都說廣場舞大媽才是最紅趨勢!

十五分鐘生活圈,是17年上海規土局發佈的一個社區規劃導則,主要通過與各居委會、居民區積極探索規劃方向,對現有城市空間進行微調整、微更新,建立社區黨建、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集約一體化社區服務。雖還是政府規劃文件而後提倡行動,但不同的是,這次的居民參與性更多了。

十五分鐘生活圈,不僅僅會是一個社區規劃導則,它想要的還將是一個包含人、文、地、業、景的社區綜合性發展,是商業的蘊育,也是文化的凸顯,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某種意義上說,“廣場舞大媽”就是一種社區文化的凸顯。它的崛起和凸顯成就了一個特別的代名詞,一個連外媒都知道的存在。起初是居住相近的媽媽輩分的大姐們茶餘飯後聚集在寬廣場所,如廣場類的消遣活動,隨著人員加入得越來越多,組織的規模化,“廣場舞大媽”就隨著響亮而富有年代感的伴樂和統一的民族服為標配聞名中海外。

往更深一層的觀察,會發現這群“廣場舞大媽”們在整齊劃一的廣場舞表演背後不只是幫帶孫子孫女的阿姨大姐們,也不只是串門街市裡的鄰里街坊,她們還有過馳騁商場或是作育人材的一面。如今,她們將閒餘時間投入到廣場舞,有統一服裝、有統一隊名、有統一表演曲目,就更能感知到,“廣場舞大媽”作為一種發起於社區的文化,正在不斷向外延伸,發展,形成一道獨特的城市畫面,體現出社區居民文化需求的滿足。

趕快練好廣場舞吧, 都說廣場舞大媽才是最紅趨勢!

與文化需求相輔相成的是金融需求。尤其隨著街坊人民的金融需求不斷攀升,普惠金融被提出也就顯得順理成章。普惠金融,從當今消費能力的提高,呈現上升趨勢的金融需求出發,發展出新金融,以服務用戶為本,科技創新為輔,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結合,打破過去傳統銀行自家圍圈辦事的方式,融合不同金融機構,打造新金融生態環境,促進全民經濟發展。

“廣場舞大媽”作為社區特定群體,她們是特殊的,她們曾來自不同的地域、職業和經濟水平,她們又是統一的,她們現在居住在附近,對彼此有很多的認識瞭解,也正是如此多元的群體特徵,讓普惠金融工作趨向簡單。

趕快練好廣場舞吧, 都說廣場舞大媽才是最紅趨勢!

首批向大眾普惠金融的工作者,就是網貸機構。是他們將網貸機構,俗稱P2P,拉入了大眾視野,同時地,也是他們讓大眾對P2P有了錯誤且致命的認知,讓P2P與傳銷、網絡騙子的標籤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實質上,網貸機構的經營性質是中介服務平臺,由證監會、總金融辦出臺的行政文件裡,它就被詳細地規範,並注有金融信息中介服務平臺等字眼。網貸機構給中小企業提供快捷便利的貸款服務,更面向對金融投資事業好奇又膽怯的普羅大眾。

誤解來自不瞭解,網貸機構要想撕掉原有的標籤,向大眾展示其健康面貌,就是符合監管要求,和真正走入居民圈子,邁向普惠金融佈局。而邁向的第一步就可以是“廣場舞大媽”群體。由幾乎為媽媽輩分組成的社區代表群體,能明白社區應有的“十五分鐘生活圈”,也有對廣場舞這類的社區文化需求,她們就代表了社區,對遍佈更廣的基層金融需求有了更多的期待,並對此躍躍一試。

未來的城市規劃必定是著重於社區建設,它不侷限於過去的地域和行政劃分,卻以人與人間的信息鏈接延伸更廣。金融普惠之路也將結合群體的變化擁有相應的發展趨勢。

趕快練好廣場舞吧, 都說廣場舞大媽才是最紅趨勢!

未來,將更多變,更基層化,經濟發展地更多元多彩,處於生活軸心的媽媽們,怎會輕易錯過?她們這群操心的群體註定會跟隨時代的變化,擁有更多的才藝,讓我們無法猜度。

趕快練好廣場舞吧, 都說廣場舞大媽才是最紅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