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書院門位於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明萬曆二十年間(1592),學者馮從吾,今長安縣人,因與閹黨鬥爭失利,辭官歸裡,在寶慶寺講學。后辟新址,在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學生常至千人,為著名學府。後為閹黨所迫,書院毀。馮從吾在此坐兩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規模修建。現為西安師範學校,遺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書院門前而得名。於佑任曾住32號。西口有唐寶慶寺華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風格,建為文化旅遊街。

這條不足200餘米的小街不知走過了多少名家大儒,"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依然閃爍在這裡。

如今書院門古文化一條街堪稱是西安的“雅集”,他從悠悠歲月中走來,不論是建築風格還是物品陳列,都充溢著文化氣息。從入口的寶慶寺華塔到關中書院,從筆墨紙硯到小物件無不透漏著一種獨有的,屬於書院門的氣息。踏著青石板的街道一路走來,宛若行走於書卷之上,漸入佳境。這條於“古絃琴”上彈奏著現代文明樂章的街道,給了我們太多的理由去徘徊,他就是這座城市的精神食糧。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書院門

書院門獨立於這個城市的喧囂之外,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