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曾勇:HIT的診斷與治療

「干货」曾勇:HIT的诊断与治疗

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HIT)是在應用肝素類藥物過程中出現、由免疫介導同時具有血栓風險的不良反應,臨床上以血小板計數降低為主要表現。在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曾勇教授詳細講述了HIT的診斷與治療。

一. HIT發病機制

HIT的發病機制概括起來如下:肝素分子與血小板第4因子(PF4)結合形成PF4-肝素複合物(PF4-H),複合物與血小板表面的受體相結合,激活和促進血小板釋放出各種促凝顆粒,最後導致血栓的形成和血小板的消耗。

「干货」曾勇:HIT的诊断与治疗

圖1. HIT發病機制。

二.HIT臨床特徵

85%~95%的HIT患者會出現血小板減少現象,下降幅度通常大於50%而且減少程度屬於輕中度。根據時效性可將HIT分為典型HIT(使用肝素後5~10天發生)、快速型HIT(100天內曾用過肝素、循環中已有HIT抗體的患者,再次應用肝素治療時在24小時內發生)、遲髮型HIT(停用肝素3周後發生)。

HIT時血小板越低,血栓風險越大,少數患者會發生靜脈性的肢體壞疽及急性全身反應。

血栓的併發症可早於血小板計數下降。

三.HIT診斷

現階段HIT的診斷有賴於臨床和抗體檢測兩種方法,臨床診斷主要通過4T評分體系進行評估,HIT抗體檢測可提高診斷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1)4T評分報告

4T評分報告由血小板減少的數量特徵(thrombocytopenia)、血小板減少的時間特徵(timing of onset)、血栓形成類型(thrombosis)及其他導致血小板減少的原因(other cause of thrombocytopenia)等四個要素構成。將四項評分相加後根據得分確定HIT臨床可能性,分值越高,陽性幾率越高:6~8分高度懷疑診斷HIT,4~5分中度懷疑HIT,3分以下低度懷疑HIT。

「干货」曾勇:HIT的诊断与治疗

圖2. 4T評分報告。

(2)HIT抗體檢測

HIT抗體檢測包括混合抗體(IgA、IgG、IgM)檢測、IgG特異性抗體檢測。混合抗體檢測特異性較低,僅可用於排除診斷;IgG特異性抗體檢測結合臨床評估,可實現診斷。

所有高度懷疑HIT患者,即使是孤立性HIT患者,應立即停用肝素。HIT嚴重的話,幾乎應該停用所有的抗血小板藥及抗凝藥,接受替代抗凝藥物治療。初始抗凝治療藥物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劑、抗Xa因子為主的非肝素粘多糖類,具體的藥物有阿加曲班、比伐盧定等,個別情況下可使用磺達肝癸鈉。

不建議直接使用華法林治療。直接使用華法林可能引起靜脈性肢體壞疽,維持治療多以華法林替代。

儘量避免輸注血小板。出現明確出血或操作過程中具有高出血風險的患者,才建議輸注血小板。

五.抗凝期限

血小板減少症伴有血栓患者(HIT-T)需要抗凝3個月,當兩次血小板計數大於150×109/L時可以使用華法林。華法林使用前期需要與其他抗凝藥重疊使用5天,使得INR達標後再停掉其他抗凝藥。注意華法林應小劑量給藥,不超過5mg。

若為孤立型HIT患者,抗凝1個月即可。

更多精彩病例視頻,登錄心在線網站"線上長城會"欄目,隨時隨地免費學習!

心在線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劉明玉┆美編 柴明霞┆製版 劉明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