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中产阶级吗?

中产阶级的判断标准是十分混乱的,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判断指标。

先看看《福布斯》中

  1. 生活在城里。

  2. 25到45岁间。

  3. 有大学学历。

  4. 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5. 年入1万—6万美元。

看这个标准忍不住要吐槽了:

一个农村企业家,身家千万,对不起你不是中产。

大器晚成了点46岁身家上亿了,对不起你不是中产。

自学成才,没上大学,身家几千万,对不起你不是中产(比如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

你是中产阶级吗?

挣得越来越多

再看看美国人眼中的中6准:

  1. 是否拥有住宅,房奴不算。

  2. 是否拥有汽车,豪车优先。

  3. 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

  4. 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时80%的收入。

  5. 是否有医疗保险,要让大病大灾有保障。

  6. 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两周的带薪休假。

整体上来看满足这个标准的人群真的不但自己现在衣食无忧,而且后代教育良好有前途,老了以后还能轻松养老,不给子女添麻烦。但是还还想吐槽一下:一哥们1000万存款,贷款500万买了北京一学区房,然后就不是中产了。尴不尴尬?

然后看一下很多网友们心里的中产

  • 一线城市有车有房无贷款

  • 吃的穿的平时用的都是中高档产品

  • 每年怎么也得出国旅游一次

  • 资产千万以上

  • 年薪20万起

  • 孩子要么是上重点,要么留学美英澳加…

这个标准其实高的有点离谱了,这个标准妥妥的是富人了。从缴纳个税的角度来看:全国14亿人,不能劳动的占35%、学生和内退的占7%、工资3500以上缴工资个税的占2%、其他需交个税的2%、工资3500以上不纳税的2%、工资低于3500的50%多。单纯这个角度看工资3500以上就可以算是中等收入以上了。

你是中产阶级吗?

期望的收入不跟你走

当然如果只看收入是不对的,3500的购买力实在是太弱了,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只能在远郊合租,剩下的勉强能吃饭。

所以呀,中产阶级仅以收入为标准好像是不靠谱的,冷冰冰的数字之外要能满足几个主观的感受才行:

  1. 有房。有贷款也行,不然基本的生活资料都没有能算是中产么。

  2. 有个代步车。多少钱无所谓啦,平常开车出去不心疼油钱停车费就行。

  3. 有点存款。生个病啥的,能关注健康而不是花的医药费。

  4. 能办下来信用卡。这个判断比较均衡。有人说得有本科学历、从事白领工作什么的,有个万元额度以上的信用卡。都太刻板了,低学历老板就不行么?我不喜欢用信用卡不行么?有能力办下来信用卡其实就行,爱不爱用无所谓。

能满足这几个标准的,不论你在哪里就是中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