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刘邦和项羽的功过?

马崟


谢邀。刘邦和项羽的功过,我们脱离开他们二人的对比来讲,会更客观些。

先说项羽,首先他是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但他不是个武夫,而是个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


秦末,章邯与王离带领的四十万秦军主力,吓得赵王歇不敢动弹。项羽以“破釜沉舟”的魄力和勇气,带领着部队与他们展开决战。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个个以一当十,诸侯只敢做壁上观而不敢出手救援。最后一连九战,活捉王离,降了章邯。

如果不是项羽以惊人的勇气和战力,迅速打垮秦军主力,这几十万训练有素的部队给各路起义军造成的伤亡,将是不可估量的。正是秦军主力的消亡,极大的加快了秦国的灭亡和新王朝的诞生。黎民百姓少受几年兵灾,也是莫大功德。


但是项羽的政治智慧不够。这等不世之功后,他首先分封诸侯。当时,他们名义上还奉楚怀王之孙熊心为主(也叫楚怀王),但分封之另出项羽,名不正言不顺。而且项羽完全根据喜好和亲疏来决定分封名分的属地,导致很多人这里对他形态不满,种下隐患。

所以,项羽对结束秦朝乱世所立之功,不容抹杀。但霸王更适合做一位将军和统帅,而不是帝王。

再说刘邦。很多人真的不喜欢刘邦的“痞子气”,“游手好闲”、“无赖”这些词都毫不吝啬的给了他。带兵常打败战,只会逃跑,不知怎么就坐了天下。其实刘邦最大的好处就是搞的清楚自己是谁,认的清楚别人是谁。该奋进当仁不让,该认怂绝不撑着。



刘邦封了韩信做齐王,为了联合彭越,汉初封了彭越做梁王。即使心里一万个不痛快,也是用他能够看到全国的眼光和格局,先把天下改姓了刘再说。他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看到了整个事情发展的大方向,用身边每个人的优势,来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服务。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刘邦是真正结束秦末乱世,给百姓以休养生息的那个人,每一个大王朝的开国皇帝的功勋,都是不容抹杀的。

汉朝,在整个中国历史,甚至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汉人、汉族、汉字、汉语,这些都奠定了我们两千多年的民族和文化体系的建立。刘邦就是这样一个朝代的开创者,谁敢说自己能做的比他更好呢?


我是热爱古代历史的现代创业人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如是史社


如何评价刘邦和项羽的功过,对于这个问题,先来了解一下项羽和刘邦: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从上述可以看出项羽是个打仗非常勇猛的将才,也是灭秦朝的主要人物,项羽结束了秦朝的暴政,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是功,但是后期弃人才而不用,有实施封王制,暴政,至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就成为了项羽的过,失去天时,从而败给刘邦,综合上述项羽是将才而非治国之才。

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从上述可以看出刘邦是个出色的指挥者,刘邦很会用人,韩信,萧何,张良,陈平等,这也是刘邦取得天下的重要原因,另外刘邦非常会治国,在刘邦治理下白银安居乐业,脱离了秦朝和项羽的暴政。对中国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但是后期却杀害功成,这可能是每个皇帝的特性吧,不希望臣的权利超过自己,所以等到天下平定,称帝后开始杀功成,这是刘邦最大的过。

综合上述刘邦和项羽的功与过,各有所长,项羽灭了秦朝,刘邦灭了项羽,总体而言,刘邦对于中国历史贡献要远比项羽多得多。


汐水柔情


在笔者看来,在刘邦和项羽的功过问题上,刘邦功大于过,而项羽简直就是个无功有过的时代反动者。评说这两个人之功过,我们不妨把目光放高远些,如果削离历史渊源,仅着眼于楚汉之间数年战争,未免过于狭隘。楚汉之争以至汉初,与其是说刘邦跟项羽和异姓诸候王争天下,不如说是封建与统一的一次历史大较量。



历史的法则总是先进的淘汰落后的。然自秦始皇尽灭六国完成华夏民族的大统一后,不过十二年,秦始皇死第二年,戍卒陈胜吴广起义,自立为王,号“张楚”。陈胜起义迅速扩大,并分兵四处掠地,此时,六国之后趁势而起,大一统的秦王朝土崩瓦解。



灭秦之后,由于是多股起义势力参与的,自然没有人敢称尊惹众怒。既然是多股起义军参与,耶么各路头领自然要封地。《史记》载:诸候之相王。相王,其实就是各位承认各自王的尊称。其实在灭秦后分封诸候王的问题上,项羽只是个主持者,就像古时候杀猪时分猪肉的“宰”。“你出力多点,分你多些;他们出力少些,分他少些。”所封的都是六国之后和亡秦有功的人。楚怀王侧得了个义帝的空名,项羽则以霸王自居,得地最多。



从此次分封互王的结果来看,其实就是仿照东周以后的天下格局:天子仅有虚名,实权则在霸主的春秋模式。是一次彻底的反动復古之举。

都说,“先进战胜落后,适应淘汰不适是历史的规律”,然秦始皇建立起的大一统华夏帝国仅仅维持了十二年,因为失去了对反动势力的打压,又回到了春秋时期霸主称雄的乱世。

此时的刘邦因项羽把其改封在巴蜀、汉中,自有项羽的个人对刘邦不满满的愤恨。分封过后,原以为天下太平,不久,东边的齐国叛乱重起,战火再燃,项羽作为霸王自然效仿春秋霸主般,行征伐大权对齐国用兵。可此非春秋,各路诸候王之间争利矛盾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引发相互征战,局面再度动荡。



此时刘邦也趁势而出,先是平定关中,又出关,合诸候,攻破彭城。其目的就是与霸王项羽争天下,而霸王眼里的天下与刘邦眼里的是不同的。项羽的天下就是以其霸主地位主导的春秋时期时的天下;而刘邦则是以秦朝时,以一个朝廷之力统治全国,废除封建的天下。

数百年来,人们的封建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刘邦也意到这个问题。首先他的重臣向他讨要齐王,之后跟他的亲信也分别要了王的封号。迫于形势与传统,刘邦也不得不给。



也就是说,那时人们在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影响下,一下子废除诸王实现中央集权是存在反叛风险的,至少在與论上处于下风。但封建制的千年顽疾不除,迟早还会生乱。



刘邦采取了同姓分封的办法,而下令“非刘氏而王天下共诛之”,其实就是一个既能应对與论又能暂缓封建制毒害的办法。治病如抽丝,先抑制病情发展,才有足够的时间除病根。岁月不饶人,刘邦只能做这一步。



其实后来者在铲除封建政体上,采取了“分大国而治”“削藩策”“推恩令”这些策略,历六十载,经文、景、武三代,才得以和平手段撒底结束封建顽疾。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赵高掌握了大秦帝国的政权,这时的秦帝国开始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首先是陈胜吴广揭竿,之后天下群雄蜂拥而起,开始讨伐秦帝国。



在这期间,两个人脱颖而出,项羽和刘邦,两人本是一起反秦的战友,共同效力于楚怀王账下。但是反秦结束之后,两人开始逐鹿天下,最终刘邦击败项羽,完成了天下一统,建立了大汉王朝。



项羽的功过

首先说,项羽在反秦之路上是立下了头功的。巨鹿之战时,山东诸侯畏惧章邯秦军,各个畏缩不敢向前。眼看反秦之战陷入了巨大的困难之中。

这时的项羽破釜沉舟,以5万楚军一举击败了40万秦军,从此之后,秦军主力被灭,秦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除了灭秦首功之外,也留下了诸多经典的战例,为后世作战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最大的过错就是屠城,《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共计屠城五次。前三次分别是在襄城、城阳、新安,这三次是灭绝性的,城中军民全部被杀死。

第四次是为了泄愤的咸阳大屠杀,劫掠咸阳城百姓财物,然后大肆屠杀咸阳百姓。也因此事项羽尽失咸阳人心。



第五次是攻破破齐地田荣叛变以后,大肆屠杀齐地军民。

还有一次准备屠杀外黄,但是有一个少年陈述利害,项羽最终才放弃。

除了屠城之外,项羽还火烧咸阳宫,导致了很多先秦典籍尽毁。诸多学者毕生心血付之一炬。



功过争议

新安杀降20万秦军,这件事可以说是没有人道。但是也有人说,当时秦国并未投降,所以很有可能临阵倒戈,也是为了反秦事业着想。

废除秦国的郡县制,改为分封制。这件事有人认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也有人认为项羽威望不够,根本达不到称帝的实力。



实际上项羽在分封完成之后,也在逐步的吞并诸侯,之后再也没有册封其他将领为王。而彭越和英布等人的背叛,也是因为看出了项羽有灭诸侯一统之心,所以才选择了投靠刘邦获取封地,继续称王。而刘邦在汉初也是采取了分封制,并没有采取郡县制,也可以证明项羽实际上不想采取分封制。

还有火烧阿房宫这件事,2002年的考古学家,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之后得出了结论,一致认为阿房宫当时只是建立了地基,根本没有地上建筑,所以不存在火烧阿房宫一事。



刘邦功过

刘邦在灭秦之战的表现虽然比不上项羽,但是刘邦也是在反秦之战中立下大功之人。而且进入秦国咸阳之后,和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稳定了秦地人民的反抗情绪。

其次刘邦开创了大汉王朝,结束了秦末以来多年的战乱。之后废除了相对严苛的秦律,制定了相对比较宽容的律法。



刘邦也曾屠城,亲自带领军队屠城的有两处颖阳和武关。和项羽联手屠杀的城池有城阳。

除此之外还有其手下将领的屠城,比如周勃屠马邑、浑都。樊哙屠煮枣、胡陵。韩信屠城父等等。这些都有正史所记载的。



功过争议

屠杀大臣,有人说这些被屠杀的人是功臣,刘邦属于卸磨杀驴。也有人说这些人是影响天下稳定的权臣,大家怎么看呢?


我是越关


这道题看似很好答,因为这两个人和这段历史属于众所周知的范畴,但实际上却是很难说得清的一道题,因为自古以来帝王的评说都不会那么简单,何况这种千古一帝式的人物。就着提问,我不能算是评说功过,只是随便唠叨几句,以资谈笑耳。



从功劳上讲,刘邦当然占主要比例,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终的胜利者,而是这个胜利者可以让他的治国理念得以施行,从而影响后世,就如他建立的同姓诸侯王制度,贯穿了整个郡县社会,影响了两千年帝王史,对于王朝稳定,后世制度的建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劳,而项羽失败了,后世基本就没他什么事了,单从这一点讲,项羽就算无功。


按当世讲,项羽的功劳还是很大的。对于秦,一个虎狼之国,要想快速推翻她的统治,需要像项羽这样的一个人,没有他,亡秦不知还要多久,战事也不知道要拖多久,甚至有失败的可能,项羽瞬间反转了局面,鼎定了胜局,减少了混乱的时间,实是百姓之福。

治乱上,项羽有战神之功,但是治世上,刘邦就又占了主要功劳。刘邦起于微末,对于百姓的心思十分了解,知道与民休息的重要性,他能够体恤民苦,尽量减少赋税和力役,不轻易劳动民力,这一思想也被后代所继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也为后世所推崇。



当然,刘邦和项羽虽是帝王,也不是没有过错。先说项羽,他太过注重武功,杀伐太过,有过大规模坑杀秦俘的事,而且政治能力有限,意图恢复齐桓公霸诸侯之局面,反倒让秦亡之后的国家不能休息,进入到诸侯混战的时代,重新燃起战火,责任主要在项羽。


刘邦也给我们留下了他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的小人混混形象,这一印象给后世留下了十分负面的影响。实际上说,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不能说你学会了刘邦的缺点,就能做成刘邦,或以刘邦有这样的缺点而不改正自身,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刘邦的成功在于能容人任人,在于格局,而不是不拘小节。

千古帝王功过,世人皆可评说,但对错无从评定,谁也没有资格评定,我们就当个世俗的评说者吧。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史书上冬眠的蛇


谢邀。先说项羽之功,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项羽以宋义避战为由斩其首,自封大将军。于巨鹿破釜沉舟,大破秦章邯,王离主力。

巨鹿之战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对于推翻秦王朝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一击致命。由于牵制的是秦军主力,给刘邦顺利进入关中创造了机会,提供了时间。

项羽之过呢?首先就是火烧阿房宫,这一重大失误不仅给项羽自身的事业和声誉造成了极度负面的影响,而且差点造成中国历史的断代。其次是灭秦后依然承袭分封制,可以说是开历史倒车。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项羽是功高过大。

刘邦的功绩可以说伟大的,首先建立了汉的大一统王朝,自此衍生我两千年大汉民族与文化。其次是终结了秦之暴政和项羽的暴行。给了老百姓近400年相对和平的生活环境,几代统治者均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造福大汉子民。

刘邦的过主要是过度集权,消除异性王,给后来的宗室,外戚专权提供了一定政策基础,但是这也是一种基于前朝兴衰得失总结的一种政治选择。

笔者认为,刘邦的功大于过。


一路高歌84460944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项羽的功绩要大于建立了汉帝国的刘邦。他们的功过从历史进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之愚者观之:项羽不失为一个彪炳史册的大英雄,其能力亘古以来未尚有也!

其一.在秦朝末年如果没有项羽的个人能力、个人的非凡作为,秦帝国还不至于那么快速的土崩瓦解、分崩离析之让楚人生吞活剥的给快速的灭了,是项羽的一己之力带领楚人完成了天下苦秦久矣这一现状灭秦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在当时很多人就是看客,就是利益的势利者、或者说是投机者,甚至包括汉家的刘邦集团,项羽是带着项氏家族国灭家亡的历史重任来完成楚人的仇恨心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像是命题一样对灭秦的大业有项羽来完成了,从这一点来看项羽的功绩彪炳千秋。

其二.刘邦固然建立了汉朝,成就了帝业,但是他是在别人的英雄群体的前仆后继下抓住机会获得的,这里面包括前行者陈胜、吴广,没有项羽的历史作为、历史铺垫刘邦的作为恐怕连一个泗水亭都挺不过去,从灭秦的大业来看,项羽的功绩要高于刘邦,几千年的历史都摆在哪儿,在历史进程中只有这样的非常之人然后才能做出这样的非常之事,项羽就是这样的非常之人。


杨柳青青春之声


最早的时候,两人都是拥立楚怀王一起反秦的好战友,就是刘邦最早占领了长安,两人在那时候感情还是比较真挚和友好的。鸿门宴之前,有曹无伤的通风报信,两个人从朋友变成了仇敌,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刘邦,张良宴上说尽好听话,卑躬屈膝,项羽心软了,刘邦趁机逃回了营寨。



后来,刘邦暗地里养精蓄锐,招兵买马,任大将军韩信,刘邦率领汉军借道陈仓出四川,平定三秦,在陈平的谋略下,刘邦集五六十万诸侯联军,趁项羽深陷齐地,攻陷彭城,楚汉战争拉开了帷幕。



项羽的功绩不仅是攻秦,把秦朝推翻,他是中国人的精神领袖,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人们。他敢于与楚怀王对抗,敢把楚怀王的臣子杀掉。在巨鹿之战,可以用十万军队对抗秦军四十万军队,古代最早的第一勇士之一了,最主要的是最后还胜利了,重创了秦军,让秦军最后一个将军张邯也效忠于楚军。最后在乌江自刎,霸王别姬也成为中国最凄美的经典戏剧之一。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气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是攻秦也做出了贡献,等于又一次统一了华夏文化的疆土,不包括其他少数民族,他隐忍,勇敢,不怕死,有智慧。统一了华夏,还要和匈奴打仗,稳定了边疆的安定。

他们的过就是打仗总是会牺牲人民的生命,失去了亲人,很多妇女只能独自抚养孩子。他们的过错还好吧,不是特别多。


冠希论坛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全面。就尽力而为罢。

刘邦和项羽,统一而对立的两个主体。在争鼎之中,必有一胜一败。所以,这不是问题。刘邦胜,建了汉朝;项羽胜,光大楚国。至于后来怎么着,汉朝是被看到了,楚国恐怕在项羽的狠劲霸道下,对四夷恐怕不会一拖再拖。

刘邦是个"马背"上的皇帝。自沛公这一身份确立,就一直在马背上,终于在征淮南鲸布的战场上。中箭而回。中国这么多皇帝,还有几个上了快六十的人尚在平乱的战场上?

刘邦"草根"出身,在秦末动乱之中胜出,沒点"才能″不行。所以,他有才能,干成了帝业。

刘邦"杀"功臣",后来的皇帝如朱元璋等也照样干。而刘邦也并不是"都杀"。沛县集团,文官集团也少有"杀掉"的。刘邦的过错便是,韩信和彭越,而操作上是吕后掌握,这二人是有些冤。特别是彭越。其他如韩王信,陈稀,卢绾等都是被逼而反向敌国。刘邦是脱不了干系的。

刘邦搞家天下,所以必须统一群臣意识,才用子弟为诸侯王去镇守一方。为后来尾大不掉的诸侯造反埋下祸根。

刘邦为统一国家,保卫边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尝试失败(白登山)之后,调整策略,与民休息,积蓄力量,准备再次打击匈奴。这是他主要的贡献。

项羽的巨大功劳,在于反秦成功。具体在消灭秦军主力;牵引秦军主力,让刘邦进关成功。并与刘邦一道入咸阳灭秦。

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和项羽都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让人民饱经战乱痛苦。过失不小,罪责难逃。使匈奴和南越坐大,敢与中国抗衡,致使匈奴越来越猖獗,南越负强不臣,尉陀自强。一时难以征服。

所以,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刘邦有功。反秦成功,项羽占头份。

至于过失,就实在不胜枚举了。项羽过失多,所以失败了。但依旧不失英雄风采。

诗人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





劉一千五


让我们跟从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描述,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秦末乱世,来了解一下勇者项羽和智者刘邦的千秋功过。

平定乱世、穷兵黩武—项羽

太史公司马迁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可以有两个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孔,莫非项羽是舜的后裔?不然为什么它兴盛的这么快呢!”秦朝实行暴政,陈涉首先发难,豪杰蜂拥而起,互相争夺,多得难以数得清。



然而项羽并没有尺寸土地可作凭借,却趁势兴起于民间,三年之后,就率领五国诸侯灭掉秦朝,分割天下而封授王侯,政令由项羽发出,号称“霸王”。地位虽然没有保持长久,但是自古以来,还不曾有过。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楚国,驱逐义帝而自立为王,这就失去了人心,反而埋怨王侯背叛自己,就很难东山再起了。自己夸耀功劳,施展自己的聪明独断专行而不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可以用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结果五年就亡掉了自己的国家,身死在东城。

项羽直到死尚且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实在是大错特错。项羽临死的时候竟然还要说:“天要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荒谬吗?

胸怀天下、市井之人—刘邦

刘邦原本是一个不事生产的普通人,他因秦末战乱之势登上政治舞台,顺应时势,结人心,联合韩信、彭越,知人善任,恩威兼施,团结内部,分化敌人,歼灭了项羽,开创了汉家二百年的基业。

刘邦即豁达大度,又十分忌刻,尤其晚年屠灭功臣,更表现了他的残忍。但这也应了一句话,帝王的心都是冰冷的,刘邦最关注的是汉家天下,尽管在常人眼里显得不近人情。


人都说“萧规曹随”,曹参按照萧何的办法治理国家,但很少提及萧何的法是从哪里来的。汉法不仅完整的继承了秦法,还对秦法进行了改良,可以说大汉是秦法最大的受益者。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任人唯贤、大人长者,很多很多成语都和刘邦有关。人是复杂的,胸怀天下又有市井之心,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接地气的汉高祖刘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