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吉林的儿童文学作家谢华良 用作品激励留守儿童

咱吉林的儿童文学作家谢华良 用作品激励留守儿童

今年5月,吉林省农安县从事教育工作的谢华良的作品《陈土豆的红灯笼》,入选中宣部2017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他还参加了在京召开的经验交流会。此前,这部作品入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7年“中国好书”。

7月24日上午,在古城黄龙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谢华良的采访从他的人生经历展开。

2004年,对于谢华良来说,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年。作为教师,他引领的“师生同堂作文”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全国语文课改现场会在农安县青山口乡中学召开。同年,时有儿童文学作品在全国刊物发表、讲课能创新的谢华良,被调到了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

“此时,从事民办教师工作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家中有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谢华良对记者说,生活的困难从没有让他畏缩过,在很小的时候,哥哥就给他很多精神上的引领,后来哥哥去部队当兵了,他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妹妹,他觉得自己有担当,很快乐。

咱吉林的儿童文学作家谢华良 用作品激励留守儿童

谢华良对记者说,《陈土豆的红灯笼》的主人公陈土豆就是一个善良、乐观、有担当的孩子。陈土豆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带着年幼的妹妹去找父亲,父亲因未能把工友的钱讨回来而东躲西藏。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妹妹被送回来,陈土豆与妹妹一起成为留守儿童,他用善良朴实的情怀与乡邻相处,化解了一个个大人之间的纠纷,给了自己和妹妹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在写陈土豆,不如说是在写作者过往生活中的影子,他希望通过这样一部作品,来激励和鼓舞这一代孩子更好地成长,将来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

谢华良对记者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引领,是他小说中的重要内容。作品标题中的红灯笼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团圆、喜庆、快乐、吉祥。经过陈土豆的努力,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在春节前,红灯笼迎着冬天的雪花,在家中的小院子里升挂了起来。

2016年,谢华良与吉林出版集团达成合作计划,创作反映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金色时光系列”作品共计10本,《陈土豆的红灯笼》是其中之一。谢华良对记者说,他目前正在创作的“少年骑行梦系列”刚刚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8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在今后的创作中,他还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通过好的作品,去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做有担当的人,愿红灯笼照亮每个人的童年。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记者:张席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