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聽好!吉安,其實我還是喜歡叫你廬陵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之上,江西中部,一座隱居於千年煙雨之中的古城,以靜謐之姿悠然挺立著。西承湖南,北接江西,攬羅霄山脈中段,臨贛江水濱而築,她的名字叫——吉安。白居易的《中隱》中曾提到:“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吉安的命運恰如香山居士所向往的“中隱之道”,吉泰民安。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巍巍城郭闊,廬陵半蘇州。這裡,古稱廬陵,又名吉州,雅號金廬陵。這裡人才輩出,名士薈萃,文化發達,民風淳樸,是享譽全國的文章節義之邦,

因此又被冠以“江南望郡”的美譽。

這是一片非凡的土地。中國革命在這裡星火燎原,井岡山精神在這裡輝煌,江西半壁文化江山在這裡撐起,江南青銅文明在這裡揚名。走在吉安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是文人院落,詩情畫意而不落窠臼,斑駁牆壁上刻畫得是崢嶸歲月的紅色印記。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世人眼中的吉安小城,唯人間煙火與書卷氣息生生不息。

故居學堂、老樹新花,都雨般沁入進了吉安人的日常裡。作為狀元才子之鄉。吉安明朝就有“三千進士冠華夏,滿朝文武半吉安”的佳話。到了現代,吉安更是擁有號稱“ 星漢燦爛吉安府,人才輩出白鷺洲。”的白鷺洲中學。

吉安崇尚文治的底蘊是流淌在血脈裡的。從唐代的女歌者許和子,到宋時的賢相劉沆、文史學家歐陽修、詩人楊萬里、詞人胡銓、乃至明朝的江南才子解縉、史學家郭子章、東林黨首鄒元標......吉安,這座世界級的文化學府之城,將千年間的多元文化融合成了自己的一方沃土。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吉安堅韌不屈的高潔更是根植在了靈魂裡。公元1259年,宋恭帝趙佑號令天下勤王,身居吉州的文天祥看到詔書後痛哭流涕,在《吊五木》詩中留下“中興須再舉,寄語慰重泉。”的悲切高呼。此時元軍兵分三路大舉南下,已經攻破了臨安市郊,文天祥率領萬餘吉州對元軍的抗虎狼之兵,寡不敵眾直到戰敗被俘。直到最後,文天祥也從未放棄過反抗的想法,而是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文天祥不屈的精神並沒有隨著他的逝去而消失,而是被無數的華夏子孫牢牢地記住了千年,融化在了無數華夏兒女的骨血裡。井岡山之上,毛澤東舊居里的一盞油燈,一方硯臺,見證了毛澤東同志撰寫《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時的奮筆疾書。黃洋界保衛戰遺址、荊竹山“三大紀律”頒佈地、小井紅軍烈士墓……這些刻畫著井岡山深厚的紅色歷史文化記憶的地方,不一部記錄著井岡山斗爭時期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這也是一座精緻的城市。

楊萬里曾盛讚:“山川第一江西景,風月無邊相國園。”千百年來,吉安枕眠了華夏最具古典氣息的城市山居,借遠山蒼翠之煙色,引清流明澈之靜水,採天下瑰麗之花卉,移吉安秀麗之山澗。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楊柳依依、波光粼粼、蘆荻翩舞、釣叟悠閒的古後河綠廊周邊,齊刷刷立起一排排飛簷翹角、雕樑畫棟的建築,讓穿越漫漫歲月的後河,延續千年文脈,再現廬陵芳華。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詩人蘇軾筆下“此地風光半蘇州。”的絕美和驚豔,都藏在了吉安的山野淺溝間。從螺子山的十里桃花,到真君山的海棠叢林;從天華山的三秋桂子,到天玉山的油菜花海;從青原山的櫻花爛漫,到武功山的杜鵑芳菲。所有的別緻,都會因為這裡是“吉”,才更加讓人酣沉其中。

廬陵老街之上,彷彿還能聽見當年蘇軾在黃庭堅摯友的引領下,遊玩了後河附近的南塔寺,並即興吟的那首《寒食與器之遊南塔寺寂照堂》:

“城南鐘鼓鬥清新,端為投荒淪瘴塵。

總是鏡空堂上客,誰為寂照境中人?

紅英掃地風驚曉,綠葉成陰雨洗春。

記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與此翁鄰。”

彼時正值清明前一日,漫天飛舞的杏花的花瓣紛紛揚揚地撒在蘇軾的衣衫之上,他目光如炬,似乎能一眼看盡他心底的澄明。儒家的治世、佛家的修心、道家的養身,被蘇軾順手拈來。他孤傲達觀地穿越世俗的目光,在廬陵這座安然的小城,度過一生中最後韶華。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如畫的廬陵老街就像是一副“活”著的《清明上河圖》,樓上樓下,青街小巷,一副生動的“清明上河圖”古代市井圖徐徐展開在我們眼前,狀元樓、關公廟、吉安會館、古錢莊、廬陵博物館綴點著這座古樸的老城。關公巡遊、員外嫁女、秀才選婿、狀元娶親、街區小丑、跨馬遊街……一幕幕經典的歷史印記在吉安人的演繹中活絡起來,變成這座小城最難得的景象。

请听好!吉安,其实我还是喜欢叫你庐陵

浮世荒波之中

文化賦予了吉安隨遇而安的個性

它沒有迷戀過去“金廬陵”的輝煌

印象中

它是一座清雅緩靜的古城

也是一座活力充沛的新城

它濃縮了天地之氣與變幻之景

浸潤了人文之美與桑梓之情

引領著世人閱贛風詩韻

聆白鷺飛歌

暮然回首間

吉安還是廬陵

出品:《觀城者》-中國城市報

資料:網絡

音頻錄音:李竟聞

音頻製作:李彤彤

視頻:網絡

插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