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里书生被狐狸精蛊惑至死,怪书生不矜持,还是狐女太漂亮?

聊斋里书生被狐狸精蛊惑至死,怪书生不矜持,还是狐女太漂亮?

文丨张溥杰

俗谚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仔细想来,难过美人关的岂止是英雄,凡夫俗子哪个不喜欢漂亮的皮囊。当然,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就连英雄那么厉害的人都难免匍匐在美人的石榴裙下,可见美人关真的不一般。

《聊斋》之中不乏倾国倾城的女主角,而那些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们,见了美女鲜有能挺直腰板的,甚至还丑态百出,误了性命。

话说有个姓董的书生,在冬天傍晚铺好床,生好火,掌上灯,正准备窝在被窝里找本小书读读,还没躺下就有朋友过来叫他去家里喝两杯。一个人在家挺无聊,喝点儿暖暖身子也是极为不错的。

在座的宾客中有个大夫,把脉非常准,小酒喝完闲着没事儿就挨个给人诊脉。一干人等摸过来遍后,对小董和一个叫王九思的书生说,老夫阅人无数,你哥俩的脉象实在是太奇怪了。贵脉而有贱兆,要说长寿脉吧,又杂有短命的征兆。尤其董先生你的非常明显。

两人听后不以为意,这老头儿喝多了吧。别理他,咱们继续喝。

聊斋里书生被狐狸精蛊惑至死,怪书生不矜持,还是狐女太漂亮?

喝到了大半夜,小董醉醺醺的回到了家。哎哟,门怎么虚掩着,明明锁好的了,难道招了贼?别想那么多,肯定是自己走的着急没有锁。

他踉踉跄跄地走了进去,也不点灯,上去就把手伸进被窝看看有没有暖和,就跟有些人看看电热毯有没有起热一样。一摸不当紧,这手感咋那么光滑嘞。赶紧挑灯一看,哎哟喂,睡了个大美女。

酒壮怂人胆,更何况是在自己家,他顾不得读书人的脸面,也早已不知何为礼义廉耻。伸手就往下体去摸。不对!不是这个感觉,怎么毛茸茸的?嗯,最主要是像条尾巴,天赋异禀不至于如此!他转身就想跑。

这时候女子已经醒了,就问他跑什么。小董哆哆嗦嗦,牙齿打架,说出了一个千古名句:“我不畏首而畏尾。”

胡说什么呢,哪来的尾巴,不信你再摸摸。说着就拉他的手去试探,果然光滑细腻,手感颇佳。小董虽然双眼迷离,可是脑子还不算太傻,好端端你怎么跑到了我的被窝里。

咦,你忘了吗。我是你家邻居呀,也难怪,都搬走十年了。当时我还小,你自然对我没印象。可是我,却是一直都很喜欢小哥哥你呢。如今家里只剩我一人,所以就来投奔你了。你看你出去喝酒那么长时间,我自己坐着冷,就跑你被窝里暖和暖和。女子说的如同电话诈骗似的,二狗你不记得我了吗?是我,小芳啊。

小董想必只是假装正经一下,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冒失。听女子这么说,也就顺杆往上爬,别说,我还真有印象,啥都别说了,开整吧。说完屁颠屁颠上了床。

聊斋里书生被狐狸精蛊惑至死,怪书生不矜持,还是狐女太漂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此十天半月,小董快成药渣了。面对家人的关心和询问,小董一问三不知。他自己最后也觉得不对劲了,又去当初那个诊断的大夫那儿看。

当大夫说已是绝症无药可医时,小董吓得哇哇大哭。情不得已,只好给他开了几服药,叮嘱不要再禁不起诱惑。小董头如捣蒜,表示一定谨遵医嘱。

只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开药,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就如同中国的病人总喜欢问医生有什么需要忌口的没,其实没那么多事儿,但是为了安抚病人心里,医生都会装模作样的公式化说饮食清淡之类。

回去后,女子又向小董纠缠,这一次他实在是不敢放纵了,歇斯底里道:“滚,没看老子都快死了!”那女子本来嬉皮笑脸,一看他这样,也气不打一处来:“想活?没那么容易!”

到了晚上,小董独自成眠。眼皮刚合上,就梦见与那女子欢歌,直接吓醒了。他赶紧回去睡老婆身边,让她在旁边守着。寻欢作乐时,不知老婆何处,命在旦夕时,才想起来原来自己有老婆。

悲剧的是,只要闭上眼,就是与那女子共赴巫山。不久之后,便吐血而亡。

祸害玩了小董,下一个自然是和他一样有异象的王九思。那日小王同学就在书房里读书,抬头忽然发现不知何时多了个美女。美人在前,哪里还有心思读书,读读眼前的尤物才是正事儿。

一番浓情蜜意后,小王同学进入了圣贤模式,诘问女子何处而来。女子楚楚可怜说自己是小董同学的邻居,没想到他竟然被狐狸精迷惑至死,末了还劝小王不可不防。

贼还捉贼,果然是转移视线的好方法,亏小王还是读书人,连这点儿把戏都没看穿,甚至还感谢她的提醒。读书人实在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

过了段时间,小王同学也成了药渣,神情恍惚。幸运的是,他早有前人探路,这天夜里忽然梦到了死去的小董,告诫他说,现在他身旁的女子,就是当初那只害人的狐狸。又说自己已经告了冥状。最后叮嘱,要想活命,赶紧在室外上香。

醒来后,小王看看睡在自己身旁的女子,只得忍痛割爱说自己不能再折腾了。那女子听后哈哈大笑,十分不屑一顾,开始调戏他,小王同学心生恻隐,实在不能辜负美人的一片心意呀。但随之而来的又是事后深深的悔意。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将香插上,结果被女子一把扔去。只好暗暗叮嘱家人,等他们睡着了将香暗自插上,而女子感应到后又是拔掉扔去。

如此反复几次,女子忽然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蒲公英,叹气道:“君福泽良厚。我误害小董来投奔你,诚我之过。我将与他对质于冥府。君如不忘夙好,勿坏我皮囊也。”

说完倒地就死了,小王掌灯一看,原来是只狐狸。他担心死而复生,就喊过来家人剥了她的皮。然而没过多久,狐狸回来了,冥府说小董见色起意,死当其罪。但她也不该蛊惑人,没收金丹以示惩罚,复令还生。所以,皮囊何在?

小王支支吾吾,推辞说是家人不知,拔了她的皮。绝口不提是自己让家人这么做的。事已至此,小狐狸无可奈何,临别啐下句“余杀人多矣,今死已晚,但你也太狠心了!”,便含恨离去。而小王则在床上躺了半年才算痊愈。

小董的死,可以说是有咎由自取的成分。面对医生的告诫,充耳不闻,其实医生都已经说得够直白,还假装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美女。明明知道那女子来路不明,摸起来像是狐狸,还飞蛾扑火饮鸩止渴,似乎是怪不得别人?

愚蠢,顽固,好色,这都是他的缺点,但这难道能是他该死的理由?女子自己送上门来,面对诱惑他放纵了私德,但并没有犯罪,更罪不至死。就像是一些受骗了的人,虽然有数不清的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活该被骗。更何况小董这是条人命呢?

小狐狸呢?看起来还是蛮值得同情呢,冥府也只是责怪她不该蛊惑人,没收了金丹已经算是惩罚,何必连皮囊都破坏掉呢。

可害死了人就是害死了人,你不能说拿着块带有毒药的面包给饥饿之人,那人死后说不怪自己,谁让他贪吃。再说,诚如小狐狸自己所讲,为了修炼已经害死了太多人,死也不亏,只是她埋怨小王的狠心而已。(张溥杰)

作者张溥杰,著有《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新华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