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有證據表明皰疹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

曼徹斯特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對臺灣流行病學家的一項研究發表的一篇新評論支持了一種降低老年痴呆症風險的潛在方法的可行性。

科學家有證據表明皰疹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

科學家有證據表明皰疹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之間存在聯繫。

當臺灣的作者觀察那些遭受嚴重皰疹感染的人,以及那些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時,患痴呆症的相對風險降低了10倍。

曼徹斯特大學教授Ruth Itzhaki和愛丁堡大學教授Richard Lathe說,這篇論文由Tzeng等人在2018年2月發表在神經治療雜誌上,也表明單純皰疹病毒1型(HSV1)會增加患這種疾病的風險。

伊扎基教授說:“這篇文章和另外兩篇來自臺灣不同研究小組的文章,提供了第一個人口證據,證明了皰疹病毒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因果聯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他們在阿爾茨海默病雜誌上發表了三篇文章的評論,認為它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皰疹病毒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因果聯繫,並支持伊扎基教授未來30年的研究。

伊扎基教授說:“我相信,我們是第一個意識到這些驚人數據對這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嚴重疾病影響的人。但是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科學家有證據表明皰疹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

“全世界有近3000萬人患有這種情況,不幸的是,隨著壽命的延長,這個數字還會上升。”

“但我們相信,這些安全且容易獲得的抗病毒藥物可能在抗擊這些患者的疾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也增加了在嬰兒時期通過接種疫苗預防這種疾病的可能性。

“一種特定藥物的成功治療,或成功地對假定的微生物進行疫苗接種,是證明微生物是一種非傳染性人類疾病的原因的唯一途徑。”

大多數老年痴呆症研究人員調查其主要特徵——澱粉樣蛋白斑塊和神經原纖維纏結;然而,儘管有大量的研究,但它們形成的原因尚不清楚。

HSV1在青少年時期或以後感染大多數人,並在周圍神經系統中以休眠的形式存在於體內。

有時,病毒會被激活,在某些人體內,它會導致明顯的損傷,以皰疹的形式出現。

臺灣的研究發現,在2000年1月至12月期間,有8362名年齡在50歲或以上的人被診斷患有嚴重的HSV感染。

該研究小組隨即作出一個對照組,有25086人,沒有任何HSV感染的證據。

然後,作者在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對這些人的痴呆症的發展進行了監測。

科學家有證據表明皰疹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

在HSV組中,罹患痴呆症的風險增加了2.542倍。但是,當作者比較了那些接受抗病毒治療的HSV隊列和那些沒有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人群相比,10年來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顯著降低了10倍。

Richard Lathe教授補充說:“這不僅是抗病毒的大小影響顯著,但也這一事實表明:儘管經過相對短暫的治療時間,大多數病人在治癒HSV1後,似乎防止了大腦受到長期損害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症。

Itzhaki教授說:“這是早在1991年之前,當我們發現,在許多老年人HSV1感染,病毒也出現在大腦中,到在1997年後,病毒賦予一個強大的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並在病患大腦中留下特定的遺傳因子。

“2009年,我們繼續證明,HSV DNA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腦中是澱粉樣蛋白斑塊。

“我們認為,大腦中的病毒會被某些事件重新激活,比如壓力、免疫抑制和其他地方的感染/炎症。

“所以我們相信,在大腦中,HSV1重新激活的循環最終會導致至少一些人患上老年痴呆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