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 • 新型冠狀病毒專題】
疾病和死亡,是很多人內心極其恐懼卻又無法迴避的主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其不確定性無疑激活了不少人內心的焦慮感和恐懼感。
尤其是感染了新冠肺炎之後,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改變了方向?我們就是異類了?我們的生命就快結束了……其實,很多新冠肺炎心理上的創傷比身體上的還要嚴重。
那新冠患者到底該如何疏解這些負面情緒,積極跟病毒作鬥爭呢?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還在增加,抗擊疫情成了常態,全國陷入了“戰時狀態”。
最近,網上有一些自媒體藉機炒作,《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一文,講述的是武漢的一家三口先後罹患新冠肺炎的實況記錄。
從母親不幸染病離世,再到父親重病離開,直到自己也成了疑似患者,文中的武漢女生通過在網絡上實時發佈自己的生活狀態,讓人們窺探到她從幸福家庭中的陽光女孩變成了一家三口陰陽相隔後的無助女孩。但她並不願意他人轉載和採訪她的故事!
很多自媒體不經過其本人授權的轉載被網友痛指為“人血饅頭”,消費患者家庭的感情,在受害者傷口上撒鹽!
由此,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肺炎感染者或治癒者的嚴重心理創傷問題。
專家看法:
對於新冠肺炎患者來說,他們除了身體的疾患之外,還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失衡。
他們憤怒,憤怒自己為什麼時運不濟中招了;他們恐懼,恐懼身體是否能夠完全康復,恐懼自己無法確認自己和死神的距離;他們內疚,內疚自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傳染給了家人朋友;他們無助,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他們焦慮,焦慮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夠穩步向前。
如何度過患病休養的階段
1.積極心態面對疾病:患病不是自己的錯,傳染給別人也不是自己有意為之,哪怕家人親友責備,這個責任也需要自己全部承擔。自己也是不知情狀況下的受害者。扔掉心理包袱,積極面對當下的問題。
2.直面內心的恐懼:恐懼其實是隻“紙老虎”。內心越恐懼,越不敢去想;越不面對,恐懼感會更強,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內心裡接納自己有恐懼感,這是每個人在極端狀態都會有的情緒。當內心裡接納了恐懼感,自己也就從迴避模式切換到了面對模式了。
3.客觀看待人際接觸:患者身體康復後,也會因為之前的生病體驗而對外部環境和與人接觸過於敏感。
一方面做好必要的防護,另一方面在心理上避免過度反應,比如與人接觸就不由自主去想對方是不是傳染源,或者別人知道自己患病會不會歧視自己;行為上對衣物過度消毒,頻繁洗手或清潔等。
在內心裡區分哪些是自己的猜測,哪些是現實,區分現象和現實,以免產生人際迴避、強迫等心理問題。
專家倡議:
對於社會大眾,更需要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幫助患者逐步融入正常的生活中。患者是無辜的,更是不知情的。每一個人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用自己的微笑和支持,共建美好生活。
關注康復雜誌公眾號,不斷拓寬你的健康眼界,好玩有趣的科普,盡在掌間,快點擊在看,讓更多的人收穫健康吧!
點評專家 |吳彪
上海曼德哈特心理機構創始人
華東師大諮詢心理學碩士
-The End-
閱讀更多 康復雜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