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么才能发扬光大?

文:闻道 图:时若流水

乱世之中,茫然四顾,人没有留下来,可却只有这物留了下来,成了千年的宝物,矗立于此,它更换了度量方式,不再以分、小时、周、月、年作分割,而是以千年起计。在此坐标中,个人变得渺小,但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

/莆田的国宝古刹,曾荣极一时/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在莆田仙游一处密林处,一座石塔站立了千年,多少纷飞的战火,多少无措的岁月,此刻他站在那边,就成了永不磨灭的历史。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是的,这就是莆田为数不多的国宝,真的是国宝,目前省内罕见的唐代古塔中最具特殊的石塔之一,是莆田人民的文化遗产。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石塔的400米开外,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刹,九座寺。据载,该寺舍院九座相连,规模宏伟,占地达1.5万平方米,鼎盛时僧众有五百余人。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可惜虽曾荣极一时、规模庞大,由于战争和自然等因素,九座寺如今仅存大雄宝殿、祖师殿、僧舍斋堂和放生池等寥寥几座建筑。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经考证,该寺还是“闽中少林”文化源头之一,是迄今发现多处南少林遗址中建寺最早的南少林古刹之一。

历经沧桑的古物此刻就在西苑乡凤山之下,现在的他们历经铅华,留给后人的历史要如何代代相传?

/几年前修缮后,重新开放予世人/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在2016年之前,无尘塔,这座国家级文物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近期又屡遭盗贼光顾和破坏,很多市民反应,应该得到维修保护。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近几年,政府花费大概90万元启动无尘塔修缮工程,全面还原无尘塔“古色古香”原始面貌,文物部门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保护维修原则和修旧如旧的办法。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我们今天见到的无尘塔,就是修缮后的模样。修复时还对无尘塔进行结构稳定性加固及防灾减灾、石质表面病变处理和周围环境整治,增强游客的参观体验感。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现在是免费对外开放的状态,无尘塔内部,简单形容下多宽敞吧,能搓麻将,摆四桌还有余,还能沿着阶梯到达顶部。(ps:恐高的人还是掂量下,切勿盲目向上爬)

幸好,此刻的无尘塔还是留有历史的模样。

‍/只有被开发的景点才能保存的长久?/‍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这是莆田少有的国宝,如何长长久久的保存下去是一个难题。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在传统的手工艺行业,有一句话,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那么对于像九座寺与无尘塔这样的国宝级的文化遗产来说,长久的保存方式是什么呢?

是保持这种非常原始的方式,等到有破损了再修?

还是全面开发,交通,住宿,餐饮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带动旅游,带动经济效益,后再用部分的经济效益慢慢修缮文化遗产呢?

当然,也有人说太过商业就破坏了历史遗产的原汁原味,这个“度”真是难以把握

莆田的唐代国宝,要怎样才能发扬光大

九座寺之外的野花丛中,一群牛自顾自的吃着草,一千年后,春风一吹,花开草又绿,可一千年后,这九座寺和无尘塔是否依旧岿然不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