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花哨場景類保險「忽悠」

“投保人與指定心上人在購買之日起3年後、13年以內的任意一天結婚,即可獲得由安心保險提供的結婚祝福金。根據所選計劃的不同,這些祝福金依次分為1999元、5997元和9555元”,曾經風靡一時的“戀愛保險”,如今早已在保險市場上銷聲匿跡。但對於已經購買的消費者來說,當初承諾還是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兌付”。

類似於戀愛保險的新型互聯網保險,市場上還有扶老人險、忘穿秋褲險、熊孩子險等,因為涉及炒作概念的噱頭性產品大部分已經下架停售。業內人士認為,類似的場景式保險,大多是保險公司的一種營銷方式,實際上保險的保障作用並不多。消費者在選購新型場景式保險時,需要注意是否具有實際的保障內容,不能被太過虛無的噱頭“忽悠”。

戀愛險曾經風靡一時

過去,憑藉著強大的銷售創意以及低廉的保險價格,戀愛保險曾經在保險市場上“風頭無兩”。業內多家保險公司,包括國壽財險、太平財險、安心保險、長安責任、天安財險等,均先後推出了戀愛保險,在保險市場上賺足“眼球”。

據悉,這些戀愛保險大多采取“主險+附加險”的形式售賣,其中,主險一般是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或者重大疾病保險,而附加險則是相對應的結婚補貼。“投保人與心上人投保後的某一時間段內結婚”,就能獲得保險公司送出的玫瑰、鑽石、現金等婚嫁祝賀,價格從299元至599元不等,保險期間一般為3年或5年。

從2013年11月開始,就陸續有保險公司推出戀愛保險。其中,長安責任保險作為最早的先行者,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長安責任保險企劃精算部總經理陳輝表示,首次試水戀愛保險共募到12059份保單,合共5392人投保,總保費達到逾600多萬元。

到了2015年,戀愛保險迎來了爆發期,包括國壽財險、太平財險、安心財險陸續推出了戀愛保險,並對結婚兌付的內容做出了更為靈活的補充。只不過好景不長,原保監會在2017年1月3日下發《財產保險公司保險產品開發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明確,保險公司不得開發無實質內容意義、炒作概念的噱頭性產品,此後市場上的戀愛保險幾乎都銷聲匿跡了。

記者登陸多個網銷平臺發現,此前的戀愛保險均已全部下架,消費者已無法獲得相應的產品購買鏈接。對此,保險公司回應表示,產品的停售並不影響已售產品的賠付。“只要產品在合同期內,我們就會負責此後的善後工作”,其中一家銷售戀愛保險的保險公司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戀愛保險屬於一種“噱頭性”的產品,營銷性質大於保障作用,保險公司通過戀愛保險主要是為了宣傳和獲客目的。“對於大多數戀愛保險來說,結婚的兌付或補貼,僅僅是作為一種場景化的延伸,而並非這些保險的主要保障內容”,一家互聯網中介平臺商品運營負責人表示。

“奇葩”保險“噱頭”大於實用性

類似於戀愛保險的新型互聯網保險,市場上還有扶老人險、熊孩子險、忘穿秋褲險等。這些保險的保費從數元至數十元不止,是保險公司基於特定的場景所開發的創新保險,一般來說,投保人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就可獲得十倍甚至百倍的保障,而保險保障就大多以費用補償的形式實現。

比如說,華安保險過去在支付寶平臺推出的“扶老人險”,就是一款針對“扶老人慘遭碰瓷”的特定場景保險,保險期間為一年,保費3元,被保險人在一年內因“扶老人”而對簿公堂者最高可獲得2萬元的訴訟費補償,並得到全年的法律諮詢服務。

“互聯網新型場景式保險以小額、海量的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注意及消費,對於傳統大型財險公司來說,這些保費收入或許不得一提,但是對於中小型財險公司來說,這種新型場景保險或許可以帶來業務發展的第二春,能夠在業務規模擴展上帶來一定的幫助”,一名財險業保險專家指出。

不過記者留意到,前述的多數場景類保險,目前大多已下架停售。“這些產品有點過於炒作概念和噱頭,所以監管部門就逐一叫停了”,一家財險公司電子商務部總經理指出,通過場景發現業務痛點,並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景保險才具有生命力,如果不解決業務痛點,純碎為了“好玩”,那麼這樣的保險就沒有多大意義。

“任何保險產品都要有數據作為支撐,而場景只是讓我們更加聚焦於業務痛點後,快速設計產品,符合特定場景的客戶需求。但如果沒有相關的精算和測算,而純碎為了附和一些時下流行的熱點話題,那麼這些保險最終也不能發展成長期的保險了”,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

選購時應關注實際保障內容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很多噱頭性的互聯網保險已停售,但並不能完全否認某些場景保險的保障作用,消費者在選購一些互聯網場景保險時,可重點關注其是否能滿足真實需求。

慧擇健康險商品運營負責人何麗表示:“這些小眾化、低保障、低費率的場景保險,雖然營銷‘噱頭’較大,但是也並非一無是處,往往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保險保障(只是保障範圍可能較為專一和侷限)。若是能解決客戶的實際需求,這些保險還是可以被市場認可的,但前提必須是有實際的保障內容,虛無的場景類保險應該被禁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教授朱儁生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消費者在選購場景保險時,可以看看這些保險是否滿足一個原則,就是“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能夠給消費者創造價值”。“若是沒有立足於這個原則,市場也不會‘賣賬’,最後這些保險產品也就慢慢消亡了。為此,消費者在選購時需要注意保障的實際作用,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要對此作出合適的引導”。

具體到實際選購之中,消費者應該關注保險的保險條款、保險責任、除外責任、保障期限等要素。“以‘痘痘險’和‘戀愛險’來說,兩者都是比較創新的場景類保險,但相較而言,前者的保障功能就明顯更突出。痘痘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相較之下戀愛險的保障就顯得比較虛了”,何麗表示,若因對條款瞭解不清楚,而導致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險保障,這樣消費者就會得不償失。

相關鏈接

戀愛保險產品停售不影響已售產品賠付

截至目前,首批戀愛保險推出市場已經過去5年,這些戀愛保險的理賠賠付情況如何呢?是否有相當一部分人士已兌現了結婚祝賀呢?

保險公司對記者表示,只要保單持有人申請理賠,並符合一定的理賠條件,保險公司均會進行正常的賠付。“被保險人申請理賠,提供承保保單、本人身份證明,以及我國民政部門頒發或認可的結婚證等相關材料,通過審核後就可獲得正常的賠付”,安心保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記者採訪了長安責任相關負責人,不過截至記者發稿,該公司並未就此給予正式的回覆,另一家公司太平財險也並未對理賠情況作出回覆。不過,對於已經銷售的戀愛保險,大多數公司均表示只要在保險期內,保險公司均會對保單的責任負責,已經投保的消費者不用擔心保單的權益和兌付受到影響。

有消費者表示,當初購買戀愛保險,只是為了“好玩”的目的。對於自己是否符合理賠條件,並能申請相關的結婚祝賀心裡其實不太有“底”。對此,一家大型財產險公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我司也會採取其他多種方式告知客戶關注自己的保險保障,以此提醒符合標準的客戶前來理賠”。

“若客戶有留下真實的電話號碼,那麼保險公司會通過短信發送平臺,在合同到期時客戶發送短信提醒,通知客戶前來兌付”,另外一家財險公司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