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共享汽车“驶向”智能化成趋势

科技赋能,共享汽车“驶向”智能化成趋势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兴起,共享汽车成为共享经济的新风口,根据数据推测,2020年过后,共享汽车市场规模将冲破百亿元大关。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整车企业、租赁公司和社会创业企业纷纷进入。与此同时,对于共享汽车的质疑和争议也从未停止,作为重资产重运营的行业,传统的烧钱换市场的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部分共享汽车企业也将发展方向更多地聚焦在科技服务和无人驾驶上,智能化已逐渐成为共享汽车发展的新趋势。

中长期慢跑

我国共享汽车在2013年开始起步,虽时间较短但发展十分迅速。罗兰贝格在《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享汽车出行的直接需求将由2015年的816万次/天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3700万次/天,对应的市场容量有望从660亿元/年增长到3800亿元/年,同时潜在需求带来的潜在市场容量更有希望达到1.8万亿元。虽然如此,共享汽车的发展仍处于中长期慢跑的态势。

目前共享汽车行业也涌现了GOfun 、途歌 TOGO等一批分时租赁初创企业,且进入2017年下半年以来,共享汽车领域的融资节奏明显加快,融资金额也逐渐增多,PonyCar、Gofun、TOGO途歌等共享汽车品牌新一轮融资的金额都突破了1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上汽、北汽、大众、吉利等多家传统汽车企业也已布局,滴滴、美团等巨头也荷枪实弹杀入这一领域。

巨大市场的背后诸多纷繁错杂的问题。除了共享汽车的牌照、停车位、上路权、交通问题处理等难点,共享企业自身也尚未找到多元化的盈利方式。在蓝鲸新科技峰会上,GoFun出行总裁谭奕表示,共享汽车行业仍是中长期慢跑的赛道,不能一蹴而就。

谭奕认为,总体来看共享汽车行业正在有序发展,其原因一是资产较重,二是受到上下游产业链的制约。“纵观整个汽车产业链,最近电动化和新能源化以及我们看未来出行市场的格局,这种电动化以及共享出行自驾出行的模式会长期存在,而且越来越强烈,只不过在这条赛道上会有不同的玩法的人进入。从行业长期发展来讲我始终认为它是中长期慢跑的赛道,不是一蹴而就的。”

谭奕还认为,传统的烧钱模式在共享汽车行业里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烧出来的用户不可能一直持续,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线下承载,即便你有足够多的流量也没法可持续,所以我们在这个角度,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个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要确保能够高效运营,能够产生有效的利润,规模化的发展要基于有效的获客和有效的获益,最终的结果是在行业早期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养成一个良好的运营模式,未来才能为企业的扩张发展持续造血。”

智能化是发展方向

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未来产业竞争的核心领域,在此情况下,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共享汽车企业也纷纷搭上了智能化的东风,将发展方向更多地聚焦在科技服务和无人驾驶上。

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轻享科技总经理王春风表示,2014年北汽新能源就已经开始做共享出行,目前行业内有两种角色的存在,一种是为C端用户提供出行,还有一种是做科技服务,特别是通过技术的手段为运营商提供资源共享,这是第二种角色。“轻享的定位是我们更想做第二类,因为我们带有主机厂背景和色彩,所有的战术更多的是基于北汽新能源的战略,更多定位于开放和共享,我们更多的想为我们的共享汽车或者分时租赁的大客户提供一个产品+X的成套解决方案,作为主机厂背景恰恰可以把背景、合作伙伴与整个技术资源链接起来。”

作为重资产模式的产业,无人驾驶也是共享汽车未来的发力点之一。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化将推动共享,无人驾驶汽车出来后,现在占到整个出行成本60%以上的决定因素就会降下来,注重成本的人群就会选择共享汽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