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学霸那么多在金融行业?

关于现阶段的中国发展,我们有太多衍生话题可以深入,唯独探讨起“优秀人之聚集地”老张频频摇头。

中国13亿人口大国,人才辈出,各行各业高手层出不穷,老张却让金融行业“怪象”吓到,他说有两件事像是在揭露中国优秀人才为什么会聚集金融圈。

一件事:参加高中母校讲座

这原本是赶巧碰上的事,奈何让老张狠狠动了一下脑筋。高中读的学校刚好赶上学校仪式,老张作为校友被邀请去了一场讲座,主讲人是算得上荣归故里、小有成就,现在也是在华尔街混出点名堂。

进行到一个投票环节(学生想从事的行业),唱票发现得票最多是金融,其次为互联网,主持人现场还抽了几位台下同学提问,从事金融的同学还真不少。这一现象令老张讶异了许久,高中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打金融的注意了?

为什么中国学霸那么多在金融行业?

cfa

二事件:参加线下朋友圈

此事过后,老张被一位八百年不联系的老同学邀请去了一个线下聚会。大咖云集、群英荟萃,他们或西装革履或气场十足,虽不尽然是清北复交,但绝大部分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甚至各国海龟都能凑成一桌,专业排名也大多全国T10。

转了一圈,老张发现这些大大小小混得好像都不错的人,基本都在金融,哪怕是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也都在做金融,工科理科,数学管理,经济财会,甚至学美术搞设计的也都来做金融。

这怕是要天下大乱了,怎么全中国优秀的人都来做金融了?

金融好在哪,怎么个好法?

人人都说金融多金,高薪又体面,但这也都是大众的说法,真正的美好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感受到的。金融行业的规模、产品以及涉及领域,发展到哪里又有怎样的势头?整个金融行业的从业者生存状态怎样?众所周知的薪资涨幅?

老百姓能接触到的,只能是“经济形势不好,需要稳定”、“金融风险缺口变大,需要观望”、“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P2P前景可观,可这一行就是不好进”一些话题。真正金融圈的人、金融圈的话题他们很难遇见、听见,不在一个频率上,何来对话?

可金融圈还是那么兴旺发达,日夜疯狂,不正是因为越来越多人去了金融。

老张一位互联网朋友不乐意了,说金融才不是什么朝阳行业,现在最火的是互联网,对人才吸引力最高的是互联网。也不尽然,我是发现做互联网的人思维都比较复杂,内心世界也比较丰富,他们善于在心里造房子、编故事。

金融不同,它是在外面造房子,金融者的思维偏简单,往往只是甲乙方的深度对话,他们善于在现实世界造梦、解梦,他们的人际网非常发达。没了网络,互联网人一分钟也活不了,可就算没了手机,金融人一样吹尽牛逼、谈天括地。

这就是锋芒毕露的金融人,他们可能是学霸,也可能是某某家,最终走向人生重点的时候,他们一定带有满世界的野心,走进另一个世界。

许多演员和名人都有副业,房地产、投资、服务业等染指多个领域,据我所知的有任泉正式息影从事火锅行业,张泉灵正式从央视离职从事金融业,那些个一边演电视一边做投资的大佬们,谁都不知道他们有多少资金来源。

甚至,体制内也有不少人早已踏入金融圈内,你大叔大妈早已不是当年的大叔大妈了。

人才为何集聚金融?

为什么中国学霸那么多在金融行业?

cfa

第一、中国的大经济环境

市场需求决定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影响市场需求。大环境下,市场对人才从文转理,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唱响大江南北,很多家长甚至抱着“不给孩子补理科就是害了孩子”的想法,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去理科班。

文科的就业环境确实不比理科的多样化与广泛性,这是客观事实,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纠正,那理科的选择除了计算机、互联网不就是金融财会了么?

互联网的渗透,各行各业产生链接效应,而金融被衍生出来的附属产品与领域正在逐渐被认可。国内经济环境,跟随全球化与全面对外开放两大主观性政策步伐,正一步步努力发展出有特色的、自己的经济之路来。人们慢慢对经济恢复了信心,而资本积累的过程里,少不了对金融的探索,生活条件好了,手里闲钱才会多,人们也才会衍生出投资的想法。

这一点,确认中国高端金融人才存在匮乏度。

 第二、外来思维方式渗透

不得不提一下,目前国际金融思维不断渗透,各国之间许多理论已经不分你我,一些国际证书与考试正一步步取得国内雇主的认可。如CFA证书、CFA考试,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通过的人数,引进与培养出来的人数,很好的证明例子。

特许金融分析师成名于国外,扬名与国际,现已被国内市场认可。为跟上时代节奏,中国市场逐渐拉近与国际间的差距,将包括但不限于人才标准等抬高至国际水平,这是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它无形中将职场高度提升、将人生目标扩大。

作为外来物,很多人被其“迷惑”且“降服”,无可厚非,它包含的工作技能、知识等均是国际水平,一边让国人认清自己的渺小,一边将国内金融人“改头换面”。

还有一说,金融圈能让优秀人获得更多、得到更多。

在金融圈能得到能力得发挥、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能短时间内拉开层级之间距离,俯瞰是中国人最享受的姿势之一。其他行业中,高低人才之间的差距也就在十几万以内,而在金融圈,少说百万,多则千万,甚至一些人脉广、能力强的金融圈身家过亿也是事实。

金融圈有着无可比拟的概括性。

它之所以能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因为高门槛与高专业度。证券从业、银行从业均是上岗之保障,它能让人提起征服的欲望,也能让人不减追求的兴趣,这是一个行业的魅力所在,而且它也是包容的,法律、分析、投资、公关等应有尽有。

行业之“怪象”到底是市场之福,亦或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处,老张不语。可能多年之后的中国金融又是另一种景象,而现今的繁华想来也是社会趋势之一,他老张依旧是高顿CFA考试研究院老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CFA备考资料:

CFA官方教材(CFA Curriculum)(约3500页)、CFANotes(约1500页)、CFA一级中英文教材、CFA精要图解、CFA协会道德手册(Standards of Practice Handbook)、历年MOCK以及考试专用计算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