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三十歲做金融先了解這些

金融圈概念很泛,從行業上有證券、基金、私募、銀行、保險等,從工種上更是沒有邊緣。可以說與各行各業都有交叉部分,以至於近兩年維持經濟穩定的政策已經“打到”金融風險管理的領域中。

想要三十歲做金融先了解這些

cfa

關於金融的具體概念,主要還要看行業與城市。

不同等級的城市,對金融的態度、開放程度、支援程度都是不可忽略的關鍵點,而且行業之間也會存在競爭,也會存在巨大的利益比。

是留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還是江河湖海老家縣城?

是從事信託、銀行、保險、證券還是租賃、事務所?

想過朝九晚五的安穩日子,還是西裝革履的奔波生活?

這樣三個維度,完全可以勾勒一幅未來職業發展規劃圖。

所以說,30歲考CFA做金融,有沒有可行性,這種問題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回答的。至少有三個案例,兩個建議,一個最好才能稱得上一個好的回答。

三個金融案例

之前認識幾個做金融的朋友,儘管聯繫不多,但作為案例還是有研究價值的。

1、本科金融專業,無留學經歷,但家庭情況不錯,有親戚開公司,所以說人脈廣,目前在二線城市做投資。年薪30上下,剛畢業沒幾年,各方面能力都在磨練。

2、本碩金融專業,留美高材生,上海本地人,這一點簡直秒殺路人。因為父母關係目前在某國有行分行工作,正在備考CFA一級考試,但大銀行組織框架死板,盤根錯節多,有考慮跳槽發展。

3、本碩財會專業,老家四線小城市,人有目標也有野心,已通過CFA考試並持證。目前在某基金公司做經理,保守年薪80萬,全年200多天在飛機上,情緒管控能力強。

一號靠的是家庭優勢,二號靠的是自身背景,三號完全靠努力與拼勁,孰是孰非,誰的路子對,沒有準確說法,怎樣的人生不還都是自己一個人走。

想要三十歲做金融先了解這些

cfa

兩個金融建議

金融行業,靠的就是高薪,加上每天出入高檔場所,見得都是有權有勢、有頭有臉的大人物,社會地位自然高,現在人人都開始吹捧金融行業,稍微有遠見的父母都讓自家孩子學金融。

這一行,門檻低,但對專業度要求高。

需要做好的心理準備就是,不管是想做金融還是觀望這行,工作技能與基礎知識一定要有。上文案例,哪一位不是金融本科,三號也是財會專業,至少經濟、法律等知識底子有。

行業從業證書要考,如證券從業、銀行從業、保險等,或者脫產備考CFA。

CFA的認可度在國內國外均是首屈一指,且因為英文考試,所以對考生的提升絕不僅限於專業知識,還有實踐、語言、閱歷、視野等各方面的拓寬。

目前國內近200家僱主對CFA持證人均有較高評價,且一些外資企業已將CFA作為招聘條件之一寫在招聘簡章裡。

一個最好

高頓CFA考試研究院馮主任曾表示,金融圈對金融人的考驗,不看年齡只看實力,這裡或許會有引路的前輩,但絕對沒有倚老賣老的“老人家”,誰能力強,誰就拿的錢多,這是行業法則。

所以最好是把基礎打牢,然後再來闖蕩江湖,否則你會輸得慘不忍睹,每一位金融人不打沒把握的仗,所以CFA考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5歲、30歲、35歲,都是人生新階段,只要敢想,只要能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沒有什麼可不可能。

CFA備考資料:

CFA官方教材(CFA Curriculum)(約3500頁)、CFANotes(約1500頁)、CFA一級中英文教材、CFA精要圖解、CFA協會道德手冊(Standards of Practice Handbook)、歷年MOCK以及考試專用計算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