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失的荒茫大漠到现在的成片绿洲,中国人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把干干的,一点都不长的的大沙漠,改造成变成青山绿地的森林,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说大话是完全不可能的。当我国提出要让毛乌素沙漠“实现大逆转”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时,外媒嘲讽说,想治理这么大的难治理的沙漠简直白日做梦。但是,中国治沙劳动人民将沙漠变绿洲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给世界治沙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马上消失的荒茫大漠到现在的成片绿洲,中国人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沙漠还曾是一个的天然大牧场,这里有绿地,水草肥美,有牛有羊,风景很美,视野也很辽阔,后来因为战争,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不合理的开垦和气候等原因,地表植被无法生存,地上的花草都死了,慢慢的土地沙化越来越厉害,至明清时形成茫茫大漠。

据史料记载,自唐朝开始,这片区域就有不少积沙,经过长时间的变更,到了明清,真正成为荒无人烟的沙漠。但是,有关资料表明,毛乌素沙漠的降雨250~400毫米,是适合植物生长的。

自1959年以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21世纪初持续不懈地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慢慢消失,慢慢恢复了绿地绿洲。

马上消失的荒茫大漠到现在的成片绿洲,中国人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展一系列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着力新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一直到现在,进行了大约半个世纪的努力,治沙终于有了可观的成绩:毛乌素沙漠化没有继续扩大,反而生态越来越好,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彻底消失。

毛乌素沙漠位于内蒙古和陕西之间,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这里将近600万亩流沙终于恢复了生机。

一直以来,陕北榆林都饱受风沙的侵蚀,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市郊半公里外全部都是流沙,一直到21世纪初,这里才逐渐看到了绿草的影子。

而如今,这里已经成了真真正正的“坝上绿洲”。目前,在榆林沙漠腹地上,已经建起了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造林保存面积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

榆林市先后投资上千亿元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沙漠治理,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整个榆林市境内每年沙尘天气已由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不足10天。

马上消失的荒茫大漠到现在的成片绿洲,中国人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加大了生态治理力度,全省森林覆盖率有28.8%提高到31%。与199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地面积减少189万亩,沙化土地减少30万亩,极重度,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952万余亩。

现在,再去看看这片沙漠腹地,会发现到处都是可耕种的田地,还有充满生机的草地,林地。而正因为有230万亩零散林地,150万亩农田林网,以及176万亩基干林带,往日狂风乱吹的黄沙才被这些植被死死的锁住。极大改善了整个榆林市生态环境,现在都变成了青山绿水,鸟儿常驻足嬉戏,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也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