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邊債券也有風險嗎?

在許多投資者看來,國債是“金邊債券”,收益最穩定。其實,投資國債如操作不當也可能“虧本”。若購買憑證式國債不到半年就兌付,除了沒有利息還要支付1‰手續費。這樣,投資者的本金就“縮水”了。持有半年至兩年的,則按0.36%計息,若持有者半年後急需用錢而提前兌付,扣去手續費,其收益率僅為0.26%,而半年期整存整取儲蓄的收益也有1.98%(按2008年12月23日存款利率表計算)。

投資債券存在的風險中最大的風險是利率風險。利率上升,債券收益下降;利率下降,債券收益上升。按照財政部規定,發行期內如遇儲蓄存款利率調整,尚未發行的憑證式國債票面利率,在利率調整日按3年期、5年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調整的相同百分點作同向調整。但發行期過後,國債利率就不與儲蓄利率同步了。如2006年6月1日發行的今年第3期憑證式國債,3年期票面年利率3.14%,5年期票面年利率3.49%,當時儲蓄稅後利率3年期為2.59%,5年期2.88%。但2006年8月19日央行加息後,3年期儲蓄稅後利率為2.95%,5年期為3.31%,憑證式國債收益優勢與儲蓄存款進一步縮小了。因此專家提醒,儘管憑證式國債收益固定,但並不是沒有風險。如果以前買的國債在到期之前,央行再次加息,則很有可能收益率低於同期儲蓄利率。因此購買時最好考慮到加息預期。

投資金邊債券也有風險嗎?

記賬式國債有銀行間櫃檯和證交所流通的兩種。對於記賬式國債的投資,投資者可有兩種選擇:一是在記賬式國債剛發行時買入,持有到期,則與憑證式沒什麼區別;二是在到期之前,持有者可根據國債市場變動情況,自由選擇賣出或買入記賬式國債。這種流動性是憑證式國債無法企及的。投資記賬式國債需要走出的一個誤區是並非持有到期才最合算。

投資金邊債券也有風險嗎?

對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記賬式國債來說,它的價格是波動的,受到利率變動、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個別期限較長的記賬式國債甚至會在上市初期被大幅炒作,之後幾年的收益提前“透支”。對那些持有國債期限不確定的客戶,選擇購買票面利率較高的記賬式國債,不僅每年能分得更多的利息,還可抓住價格上漲的機會賣出,獲得溢價收益。

投資金邊債券也有風險嗎?

理財專家認為,記賬式國債的二級市場價格波動也有規律,往往在證交所上市初期或出現溢價或貼水。穩健型投資者只要避開這個時段購買,就能規避國債成交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