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吃的記憶

“梁家河·大學問”專欄: 監獄人民警察朗誦《梁家河》

音頻朗誦:李夢雯(陝西省紅石巖監獄警察)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習近平

「有声」吃的记忆

習近平的胃開始接受以前從未消化過的東西。

剛到梁家河時,習近平他們吃了一段時間的派飯,食物有玉米麵饃饃、豆麵饃饃,這些都是鄉親們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吃飯的時候,老鄉家裡的小孩站在一邊,眼饞地看著。

下鄉生活和知青們在北京的生活差距很大,但他們的生活仍比當地老百姓好。在梁家河,鄉親們把每年所產糧食的半數以上交給了國家,完成國家的公購糧任務後,剩下的糧食平均分配下來,每月人均口糧僅20斤,還不及知青供應口糧的一半。為填飽肚皮,鄉親們就以糠窩頭、苦菜、蕎麥葉等來充飢。

隊裡一度借張衛龐家的灶,派人給知青們做飯。主食是土豆、玉米麵窩頭以及黑豆錢錢飯。下飯的往往是用白菜、蘿蔔醃製的酸菜。

後來知青們開始自己做飯,大多數時間他們吃野菜糰子、玉米糝子。偶爾也吃小米乾飯。沒有菜,就跟老鄉要一點兒酸菜,以至於酸菜成為習近平想念的美味佳餚。他說:“直到今日,我對陝北的鄉村飯菜還很有感情,就拿酸菜來說,多時不吃還真想它。”

直到自己做飯,知青們才知道把食物吃進嘴裡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這不易首先體現在柴火上。因為柴火不夠,知青們常吃夾生飯。

打柴本身對知青就是一大難題。山上光禿禿的,沒有樹,甚至沒有灌木,到哪裡打柴呀!

當地老百姓在平時就注意收集柴火。牛拉屎了,用手掬了,扔在土牆上曬乾,就能燒火。山洪暴發時,人們揮著一柄兩三米長的“勺子”,冒著生命危險在河裡撈些洪水衝下來的樹枝。老鄉們還爬上崖畔,砍一種叫“狼牙刺”的灌木。這種柴耐燒,但許多人也因此墜亡或致殘。打柴,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卻流著血,含著淚。

知青們爬不上山崖,也對付不了那些帶刺的灌木,就到山上摟茅草。看著摟了很多,但填到灶膛裡,一點火,幾分鐘就燒沒了。他們六位知青摟的茅草,竟燒不熟一頓飯。後來,隊裡批准他們用儲存下來的玉米稈燒火,才解決了他們的燒柴難題。

捱餓是經常的事。晚上躺在炕上,他們經常會聊起吃的,越聊越餓。當時的一份資料顯示,一年後國家取消了知青的糧食供應,有40%的知青糧食無法自給。

回憶起那時餓肚子的經歷,習近平說:“‘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到農村插隊,曾有三個月沒見過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裡寄來幾塊錢,我和同窯洞居住的同學買了幾斤石槽子裡冷凍的豬肉,回來還沒燒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鮮美!後來我們說別再吃了,再吃就沒得煮了。這種窮日子我們都是經歷過的。”

隊裡有時會把小麥磨成面提供給知青,給他們改善生活。鞏政福記得,一次做農活,習近平帶了白麵饃上山,中午吃飯的時候,看到老鄉吃的都是糠做的窩頭,他不好意思吃,就把白麵饃分給婦女,自己餓了一頓。

習近平在梁家河還吃過一頓白米飯,那是習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僅有的一次。當時的陝北,大米很稀罕,逢年過節都吃不上。那碗米飯是李印堂送給他的。

李印堂在銅川當工人,和習近平很要好。有一回,他回家時帶了一點大米,讓母親蒸了給習近平嚐嚐。印堂媽細細淘了米,蒸了一碗白米飯,讓印堂趁熱給習近平端過去。過了幾天,已經調至關莊公社工作的王憲平回到梁家河,習近平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黑子,我前幾天吃上白米飯了!”“嘿,你咋吃上這好東西了?”“印堂家給我送來一碗,可把我吃香了!”習近平說著,還好像剛吃過一般。

習近平感受著這來自梁家河的溫暖。“我餓了,鄉親們給我做飯吃;我的衣服髒了,鄉親們給我洗;褲子破了,鄉親們給我縫……”習近平對時不時來串門的王憲平說。

這溫暖,溫暖著青年習近平。

(選自紀實文學《梁家河》)

「有声」吃的记忆

音頻製作:李夢雯

END

【有聲】往期回顧

新時代監獄的窗口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