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量 11人集體橫紋肌溶解!有醫院臨牀數據顯示,同類疾病半數以上都和運動超量有關

“魔鬼”拓展訓練,居然讓38名參與戶外拓展的員工中,11個出現了橫紋肌溶解。近兩日,杭州一家公司組織入職前拓展訓練,導致11名年輕的新入職員工得了橫紋肌溶解的新聞被頻頻刷屏。說起橫紋肌溶解,人們往往會將其和過量食用小龍蝦、水產品有關。但其實在這一日益多發的腎臟相關疾病中,臨床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運動過量有關。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副主任劉璠娜曾經對近年來該科收治的60名橫紋肌溶解症患者進行了梳理,結果發現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運動過量、超量是其發病主因。

運動過量 11人集體橫紋肌溶解!有醫院臨床數據顯示,同類疾病半數以上都和運動超量有關

200多種因素致橫紋肌溶解 運動過量和壓迫傷害最常見

劉璠娜表示,橫紋肌溶解症是由多種物理或非物理因素導致橫紋肌大量破壞、崩解,引起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肌細胞內成分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導致嚴重內環境紊亂的臨床綜合徵。該病僅僅累及橫紋肌即骨骼肌,對心肌和胃腸平滑肌一般沒有影響。其臨床特徵主要包括肌肉無力、疼痛和深色尿液,可引起全身無力、發熱、心悸、噁心、嘔吐,局部肌肉可出現疼痛、腫脹,嚴重的可出現少尿、無尿、高鉀血癥等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表現,甚至引起心跳驟停而導致死亡。

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的病因多達兩百餘種。其中物理性因素包括擠壓、創傷、過度運動、電擊、高溫或低溫等。最典型的病例就是地震、塌方等災難引起的局部肌肉擠壓綜合徵,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導致傷員死亡。

此外,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如長跑、負重訓練也可以引起該病的發生。而此次11名拓展員工出現的症狀,就有極大的可能和超量運動有關。

除物理因素外,包括藥物、毒物、感染、電解質紊亂、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及遺傳代謝疾病等非物理因素。最常見的、可引起橫紋肌損害的藥物有他汀類降脂藥,大劑量使用時尤其需要小心,需定期監測肌酶水平。

進食某些水產品也可以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包括小龍蝦在內的多種水產品均有記載,一般認為與水產品中存在的某種內源性毒素有關,其發生幾率較低,多於大量食用時出現,臨床症狀較輕,及時正規治療,多數患者預後良好。

運動過量 11人集體橫紋肌溶解!有醫院臨床數據顯示,同類疾病半數以上都和運動超量有關

運動為什麼會導致橫紋肌溶解?肌肉局部缺血缺氧就崩潰了

運動明明是好事,可怎麼就導致橫紋肌溶解了呢?

劉璠娜表示,其實運動和橫紋肌溶解之間的關聯是明確的。在大運動量發生後,局部高強度訓練造成的局部缺血,橫紋肌細胞缺血缺氧,肌肉組織A T P耗竭,大量乳酸堆積,當缺血肌肉再灌注時,肌細胞鈉和鈣離子超載等機制導致細胞腫脹,甚至細胞死亡,細胞完整性受到破壞,內容物釋放至細胞外進入血液循環,使肌紅蛋白經腎小球濾過至腎小管引起腎小管堵塞,嚴重時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但是,在一週後,甚至半年內,再次用同樣強度重複相同的離心運動,產生的肌肉損傷就非常輕微了,產生的肌酸激酶升高也不明顯。

除了運動超量後細胞缺血缺氧帶來的崩潰外,運動產生的熱量也足以損害細胞。“長時間運動時肌肉收縮過度,可致肌肉組織溫度升高,尤其在潮溼炎熱環境中因散熱困難發熱更明顯,高熱增加了能量的消耗。體溫每升高1℃,體內降解酶的活力可提高近10%,致使肌細胞損傷,肌膜完整性破壞,橫紋肌溶解、壞死。因此過量體育鍛煉和軍事訓練,尤其在悶熱潮溼的環境下運動容易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過量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的機制還包括在首次運動後,離心收縮會對肌肉產生較為嚴重的損傷,劇烈運動時肌肉組織經過長時間、重複的機械性收縮,骨骼肌細胞過度牽拉可致其結構受損。

運動過量 11人集體橫紋肌溶解!有醫院臨床數據顯示,同類疾病半數以上都和運動超量有關

數據

錯了,小龍蝦不是橫紋肌溶解最強“元兇”

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專家通過分析60例橫紋肌溶解病例,發現半數和超量運動有關

大學羽毛球校隊隊員,停訓了一定週期後,回覆訓練一上來就給自己加料連續蛙跳,結果當天就出現了醬油尿、肌肉疼痛等典型的橫紋肌溶解症狀。而類似的因運動過量而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甚至腎功能受損嚴重的案例,絕非少數。

劉璠娜所在的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專家通過對近兩年60例橫紋肌溶解案例進行彙總後發現,超過一半的橫紋肌溶解症患者,都和運動過量有關。“運動雖然是預防眾多慢性疾病的健康處方,但是運動過量之後,對於身體的危害也是相當巨大的。”

今年20歲的小劉是廣州某高校羽毛球校隊隊員,6月-7月的考試月,耽誤了他的不少訓練時間。為了備戰比賽,7月5日他就開始恢復了訓練。日常一般性訓練、恢復性訓練做完後,小夥子突然給自己的訓練開始加料練習,當天的加料訓練讓小夥子雙腿如灌鉛般承重才停止。

當晚回到家中後,小劉一直感覺自己肌肉痠痛,但他沒太當回事,直到隨後小便時發現小便呈醬油色時,他才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肌酸激酶指標正常參考值是:18 .0~198.0U /L,而小夥子的這一指標是34萬”,劉璠娜說,該指標畸高時,提示患者往往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肌紅蛋白釋放到血液裡,引起了肌紅蛋白數激增,一旦出血堵塞腎小管或者抑制腎小管細胞再生時,就會引發諸如急性腎損傷等情況。

得益於近年來美食小龍蝦對橫紋肌溶解的科普作用,人們對橫紋肌溶解的瞭解程度越來越高。但在腎內科臨床上,類似小劉這樣的案例並不在少數。“我們通過對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橫紋肌溶解病例進行統計發現,其中過度運動導致的佔比50%”,劉璠娜表示。

據悉,在全部60例病例中,年齡最小的14歲,年齡最大的90歲,男性患者40人67%,女性20人33%。除了過度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的比例最高外,患者因炎症或免疫系統疾病的也不在少數,而真正因小龍蝦等海鮮因素引發的橫紋肌溶解,極其少。劉璠娜透露,這些患者的主要表現為大的肌群肌肉疼痛,肌肉乏力、醬油色的尿等。其中因為運動過量最後導致進行腎損傷的也偶爾見到。

“大部分患者經過補液、鹼化尿液後會好轉,但還是有部分患者(12%)需要血液淨化治療,也就是需要進行透析。”

運動過量 11人集體橫紋肌溶解!有醫院臨床數據顯示,同類疾病半數以上都和運動超量有關

提醒

運動不宜超量

交叉訓練能較好避免這種病

劉璠娜表示,有鑑於熱衷運動的市民越來越多,怎麼合理運動,避免橫紋肌溶解及其帶來的腎臟損傷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建議平時加強鍛鍊,提高適應能力,不要突然做不停息的快速深蹲、俯臥撐、蛙跳等運動,平素運動較少、體質較弱的人在訓練時間、強度等方面都應循序漸進,加強適應性訓練”。她建議,在運動方法上,交叉訓練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橫紋肌溶解。“比如做200個深蹲,做200個俯臥撐,再做200個仰臥起坐。”

由於運動發熱也容易導致橫紋肌溶解,因此選擇運動的天氣、氣候也非常關鍵。“儘量避免在高溫、炎熱潮溼、陽光直射的天氣和環境下進行大強度運動,及時散熱,多喝水,充分補充電解質及維生素等。”

“喜歡運動是好事,但運動絕對需要量力而行。不要超過自己的承受範圍,長期沒有運動後,也不要突然加量運動”,她建議道。對於橫紋肌溶解,加強防範,做好宣教,一旦出現噁心、嘔吐、暈厥、肌肉疼痛、乏力、異常尿色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出品:南都採編指揮中心 統籌:南都科學新聞工作室

主持:陳養凱 採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張燦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